賈迎茂
輸尿管結石是泌尿外科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當出現嵌頓時,可能引起腎后急性完全性梗阻,患側就會出現持續性腎絞痛,甚至出現輸尿管積水、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癥[1]。目前,對于輸尿管結石的治療,手術是相對較為有效的治療方式[2]。本研究中,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間,我院診治的60例輸尿管結石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采用經尿道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結石,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將結果匯報如下,以供臨床參考。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間,我院診治的60例輸尿管結石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采用常規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和觀察組(采用經尿道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每組各30例。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并結合相應的輔助檢查結果,符合WHO相關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確診為輸尿管結石。3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31.4~72.1歲;3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30.7~71.6歲。在年齡、性別和原發病等方面,兩組患者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治療方法 采用常規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
1.2.2 觀察組治療方法 采用經尿道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硬膜外麻醉狀態下,患者采取截石位。在輸尿管鏡的直視狀態下,將輸尿管鏡插入膀胱,于患側輸尿管口,將輸尿管導管置入,在自動液壓灌注下,沿著導管置入輸尿管鏡,對結石的大小、形態、周圍粘連等情況進行觀察,使用功率為1.0J/10Hz的鈥激光光纖,采用低頻率、低能量方式進行碎石。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臨床療效判定標準[3]:①治愈:完全排除輸尿管結石,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復查時沒有結石影像,尿常規恢復正常。②有效:部分排除輸尿管結石,臨床癥狀明顯緩解,與治療前相比,復查時結石明顯縮小,尿常規得到了明顯改善,但還沒有恢復到正常。③無效:治療后結石沒有排除,復查時結石沒有改變或者改變不大,臨床癥狀也沒有改善,尿常規WBC>10/HP、RBC>10/HP。總有效率=治愈+有效。
1.3.2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和復發率。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組間采用t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76.6%),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升高(100.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細結果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和復發率的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并發癥的發生率和復發率都明顯降低,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細結果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例,%)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和復發率的比較(例,%)
輸尿管結石是泌尿科發病率相對較高的臨床疾病之一,好發于輸尿管的三個生理狹窄處[4]。對于輸尿管結石,如果不及時治療或者治療不當,炎性的長期刺激會造成輸尿管水腫,不同程度地影響著腎功能[5]。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也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但是對于結石嵌頓的炎性肉芽包裹、低密度和定位困難的結石,其治療效果相對較差。
近年來,經尿道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輸尿管結石,被逐漸應用于臨床,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鈥激光是以釔鋁石榴石晶體中的鈥為介質的一種脈沖式固體激光,波長2100 nm,發射時間為0.25 s,瞬間功率10 kW,組織穿透深度不足0.5 mm[6]。通過光導纖維傳輸,進行碎石,適用于軟組織的切割,以及各種成分和密度結石的粉碎。
總之,對于輸尿管結石患者,通過鈥激光進行碎石治療能夠顯著提高臨床療效,而且并發癥的發生率和復發率都較低,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1]朱黃輝.鈥激光輸尿管鏡下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196例.河北中醫,2009,31(10):1493-1494.
[2]宋業平.經尿道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處理復雜輸尿管結石. 上海醫學,2008,31(5):359-360.
[3]楊登科.不同微創方法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比較分析.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2010,4(1):41-45.
[4]楊斌.經尿道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輸尿管結石.中國醫藥指南,2009,7(24):21-22.
[5]彭英峰.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療效觀察.山東醫藥,2009,49(22):44-45.
[6]鄧助朋.輸尿管鏡鈥激光和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比較.中外醫療,2010,2(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