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內科常見急腹癥,該病發病急、并發癥多、病程長、預后差、復發率高、病死率高達20%[1]。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及飲食習慣的改變,急性胰腺炎發病呈上升趨勢,這就要求我們醫護人員做好急性胰腺炎的防治工作。因此,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指導,幫助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避免誘發因素,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
1.1 一般資料 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符合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3]。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齡21~70歲,平均(36±8)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畢業18例,高中12例,大專及以上30例。農民14例,工人18例,知識分子13例,干部15例。急性水腫型39例,急性壞死型21例。
1.2 方法
1.2.1 分組與方法 將60例患者隨機分兩組,觀察組30例,對照組3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程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2 教育方法 觀察組自入院第一天開始,除按急性胰腺炎護理常規外,還有2名高年職主管護師組成胰腺炎教育小組對患者制定相應的健康教育表,責任護士根據教育表內容對患者進行從入院到出院的系統、動態、連續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每日不少于30 min,包括治療、飲食、活動,同時進行心理干預。對照組則按急性胰腺炎護理常規進行護理和相關知識與技能的教育。
1.2.3 教育內容
1.2.3.1 疾病相關知識的指導 向患者講解急性胰腺炎的相關知識,讓其了解此病的病因,影響病情的因素,疾病控制的方法及急救措施,告知急性胰腺炎的誘發因素如膽道疾病、大量飲酒、暴飲暴食、肥胖、高脂血癥、藥物、感染等,了解引發急性胰腺炎的藥物如磺胺、噻嗪類藥物、糖皮質激素、農用殺蟲劑[4]等,指導其醫囑用藥,反復講解遵醫囑行為的重要性,不亂投醫,不亂用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1.2.3.2 心理指導 由于患者突然發病,病情嚴重加上各種管道(胃管、鼻空腸管、導尿管、靜脈留置管等),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由于治療——費用高,長期禁食對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問題,如恐懼、悲觀、情緒低落,與患者多作語言與非語言溝通,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明確、有效的、積極的解釋并舉例本科治療胰腺炎的成功病例,給患者帶來康復的希望。
1.2.3.3 飲食指導 禁食是治療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措施,疾病早期暫禁食3~5 d,給完全胃腸外營養治療,隨后飲食按“全流質——半流質——普食”逐步過度,對酒精性胰腺炎患者首要的是戒酒,暴飲暴食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規律飲食,高脂血癥引起的胰腺炎要長期服降脂藥,進低脂清淡飲食,多食蔬菜,合理膳食結構,避免飲食不當引起胰腺炎反應性反跳,加重病情。
1.2.3.4 用藥指導 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使用生長抑素等需要輸液泵維持靜脈注射3~5 d,由于減少胰液分泌,服用生大黃,大承氣湯等導瀉劑促進腸道內有毒物質排出和促進腸蠕動恢復,應告知患者及家屬所用藥物的藥名、作用、劑量、途徑、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1.2.3.5 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 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的恢復不僅需要患者堅持不懈的努力,還需要家屬的大力配合,從飲食、運動、情緒上給予支持和監督,肝、膽、胰腺疾病忌憂郁、煩惱、生氣,否則使免疫功能低下,易反復發作。因此在做好患者健康教育的同時,做好家屬的健康教育工作,也是一項重要的護理工程。因此應讓家屬主動參與有關的治療護理,以便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2.3.6 出院指導 出院前要因人而異,針對不同患者,不同病因進行不同指導,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急性胰腺炎的發病誘因,囑患者應戒煙、戒酒、忌暴飲暴食,進清淡飲食,避免勞累,堅持降糖降脂治療,指導患者自我觀察,如出院后出現腹部腫塊、腹痛、腹脹、嘔吐等立即禁食禁水來院就診。并通過電話聯系或家庭隨訪的方式與患者保持長期聯系。
1.3 評定方法 對兩組患者進行對疾病知曉度,遵醫行為,健康信念,生活方式狀況,心理狀態,及服藥情況并評價患者在出院6個月后復發率。
2.1 兩組患者在疾病知曉度,遵醫行為,健康信念,生活方式狀況,心理狀態,及服藥情況的比較結果(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結果(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情況比較(例,%)

表2 兩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2.3 兩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復發情況比較結果(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復發情況比較(例,%)
遵醫行為差是急性胰腺炎患者復發的重要原因,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的系統教育過程,使人們了解增進健康知識,自覺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以改善、維持和促進個體及社會的健康狀態,提高生活質量[5]。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后,患者能積極治療膽道疾病、戒煙、戒酒、維持低脂肪和少量多餐的進餐方式,不使用易引發胰腺炎藥物,出院4~6周不舉重物和過度疲勞,不情緒激動,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定期隨訪,防止并發癥。
從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實施健康教育特別是遵醫行為,自我護理相關知識,能有效的預防急性胰腺炎的反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黃志強.現代腹部外科學.長沙:湖南科技技術出版社,1994:584-593.
[2]吳新滿,康林,李勝棉.對復發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實施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護理實踐與研究,2005,2(1):3-4.
[3]葉任高,陸再英主編.內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66-471.
[4]杜錫榮,劉麗華.程序化健康教育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臨床護理雜志,2008,10,7(5):5-6.
[5]趙燕.疾病護理工作中的護理教育.中國民康醫學雜志,2005,17(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