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守國 周 成

L-15 飛機是中航工業洪都研發的雙座雙發噴氣式高級教練機,按照教練機系列配置,著眼滿足為第三代戰斗機輸送飛行員的使命, 并兼顧今后為第四代作戰飛機培養飛行人才的需求。 經批準, 筆者參加了飛行院校領導和航空理論專家調研體驗L-15高級教練機活動。 通過理論培訓、 模擬器飛行、 座艙實習及體驗飛行, 對其有了一定的感性體驗與深入了解。
初夏的鄱陽湖碧空如洗, 這是江南難得的飛行好天。 在L-15 首席試飛員楊耀的帶教下,筆者在該空域進行了40 分鐘的綜合特技飛行, 涵蓋了各種典型機動動作,最大載荷5.2 g,速度最小為220 千米/小時,最大近800 千米/小時,隨后操縱飛機平穩著陸。 作為參與過教-8 飛機研制全程與首批改裝,參加了L-15 首次論證會并就三代高教機研發思路與戰技性能發表過建議的一名飛行員心情格外激動。飛慣了前蘇聯和國產一、二代高級教練機,也曾駕駛過意大利S-211、德國風扇-600 兩型教練機,但L-15 給筆者的體驗無疑是極具震撼力的。 我既為L-15 出色的飛行性能所感嘆,更為中國航空工業研制出世界級水平的高級教練機而喝彩。

從作戰飛行人才培養的視角,筆者認為,該機飛行特性具有以下突出優點:
1)氣動特性好。 最大升力系數和最大升阻比大,平飛速度范圍廣,可控迎角可達30 度。
2) 操控品質優。 采用三代戰機手不離桿“HOTAS”操縱系統,桿、舵、油門操縱效率高,飛機狀態跟隨性好。
3)機動能力強。 因升阻比和推重比均較大,L-15飛機的水平、垂直機動性能都相當出色,加力起飛后飛機達到一定速度可直接做半斤斗翻轉, 而頂點高度低于1000 米,滾轉速率高,反應稍慢橫滾就變成了多次橫滾。
4)起降性能佳。起飛與著陸滑跑距離均很短,著陸接地速度適中, 有利于構建起與教-8 和三代戰機合理銜接,保證科學順暢的飛行訓練體制。
5)安全余度大。操縱系統采用四余度設計,動力系統采用雙發方案,電源、液壓、燃油、起落架等系統,均采用可靠的備份設計,并裝有先進的“零-零”火箭彈射救生座椅,有利于保證飛行安全。
6)“一平三下”布局合理,人機界面友好,信息齊全,功能良好,有利于及早適應三代戰機座艙布局與認讀習慣。
7)前后座艙視野良好,正前方前艙下視角達16度、后艙6 度,采用具備一定防鳥撞功能的氣泡形整體座艙系統,配置了先進、舒適的座艙空調系統,有利于提高飛行教學質量與效益。

L-15 飛機為串座、雙發、兩側邊條下進氣,前三點式起落架,中等展弦比機翼,前緣襟翼,全動平尾,單垂尾。 飛機采用了第三代戰斗機氣動布局常使用的大邊條、翼身融合體布局、前緣襟翼等設計,顯著提高了飛機敏捷性和大迎角高機動能力以及降低了起降速度,飛機的最大升力系數超過1.9,最大升阻比超過11。飛機的氣動特性和第三代戰斗機蘇-27、F-16等相當。 飛機配備兩臺渦扇發動機,發動機控制采用全權限數字式電子控制(FADEC)系統,前、后艙油門桿輸出電信號通過FADEC 系統控制發動機,系統具有自動控制和監控功能。
與很多三代戰機一樣,L-15 飛機采用三軸、四余度、全時全權限、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對飛機的平尾、副翼、方向舵和前緣襟翼進行控制,系統由飛行員操縱裝置、飛控計算機、伺服作動器、傳感器、 控制/顯示裝置及前襟驅動裝置組成,兼有雙余度模擬備份。 系統具有控制增穩、放寬靜穩定性控制、中性速度穩定性、極限狀態限制(限制過載、迎角、滾轉速率、方向舵偏角)、模擬備份控制、直接鏈控制、人工配平、自動駕駛(保持姿態、航向、氣壓高度、自動導引、自動改平等)、前緣機動襟翼控制、機內自檢測、控制與顯示、后艙超控前艙等功能。
L-15 飛機的綜合航電系統由總線控制管理分系統、任務子系統、雷達(B 型選裝)、機電管理分系統、激光捷聯慣性/衛星組合導航系統、大氣數據計算機、多功能顯示器等組成, 其中多功能顯示器和許多三代戰機一樣采用“一平三下”配置,便于飛行員養成與第三代、 第四代先進戰斗機一樣的注意力分配和轉移習慣。 綜合航電系統能集中控制、綜合顯示與管理,保證與飛行員有良好的人機接口;能自主導航,將飛行引導到目的地,并保證飛機返航;能對空中目標和地面目標進行攻擊訓練; 使飛行員保持與外界的通訊以及機內通話; 能對飛機狀態進行輔助監控與管理; 具有數字地圖導航功能; 預留空空/空地精確制導武器接口; 預留嵌入式虛擬任務訓練接口;具有一定的擴展能力。
L-15 飛機現采用“一機兩型”配置,其中L-15A型配裝兩臺AI-222K-25 非加力發動機,用于飛行學員的高級訓練,進一步提高飛行技能,掌握一些基本空戰武器的使用和基本作戰機動動作, 進行部分戰術訓練;L-15B 型配裝兩臺AI-222K-25F 加力發動機,并加裝雷達、電子對抗系統、數據鏈、嵌入式訓練系統等, 用于飛行員戰斗入門訓練(Lead-in Fighter Training)及戰術訓練,并可執行第三代戰斗機同型教練機的部分課目訓練, 即伴隨教練機(Companion Trainer)的部分任務。 除訓練功能外,L-15 飛機既具有對地攻擊的功能,又兼有對空作戰能力。 飛機外掛能力不小于3000 千克,共有7個外掛點,可掛載航炮、空空導彈、訓練彈、航空炸彈、火箭發射器、反跑道彈、精確制導空地彈、副油箱等。

與國外新一代高級教練機雅克-130、M-346、T-50 等相比,L-15 飛機毫不遜色, 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設計理念先進。 L-15 飛機設計采用“低成本模擬先進戰斗機、降低訓練體系成本和教練/作戰/保規模一體化”的先進理念,將L-15 高級教練機設計打造成既有戰斗機的機動性又有教練機的安全性;既考慮整體訓練效能又兼顧體系經濟效益; 既能平時承擔訓練、演習任務又能戰時打擊“低、慢、小”等目標; 是一款高效費比的教練機和較高性能的作戰飛機。 現有數據分析表明:L-15 飛機在最大爬升率、穩定盤旋過載、 最大瞬時盤旋角速度, 均優于雅克-130、M-346、T-50 等新型高級教練機,具有與國外現役第三代戰斗機幻影2000、F-16、蘇-27 等相近的機動性能。因此,L-15 飛機除可擔任高級訓練和戰斗入門訓練外,還可當作戰飛機使用,并且可以在對抗訓練中扮演部分假想敵角色(如F-16)。
2)設計定位準確。 L-15 飛機設計定位是:前接基礎教練機,后接三代戰機,前瞻四代戰機,用于填補高性能高級教練機的空白, 這種設計定位非常準確。L-15 飛機的高級訓練包括高級技術訓練、戰斗技術和戰術基礎課目訓練, 可使飛行學員掌握高亞音速飛機、 超音速飛機的高級駕駛技術、 武器操作技術、初級戰術。 L-15 飛機的戰斗入門訓練目的是:讓新飛行員在駕駛第三代戰斗機之前, 通過技術和戰斗/戰術課目的訓練以及武器系統管理訓練, 熟悉戰斗機信息設備、飛行儀表和機載武器的使用,學會進攻性、防御性的組合戰術機動飛行,掌握從錯綜復雜的信息源中綜合各種信息的技能。
3)注重經濟效益。 目前L-15 飛機采用的“一機兩型”配置既可避免教練機出現“低職高配”(性能和技術水平難以滿足訓練要求)現象,又可避免教練機出現“高職低配”(性能和技術水平超出訓練需要)情況,這樣精打細算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提高了L-15飛機的效費比。
4)注重集成創新。中航工業洪都通過國、內外合作,廣泛汲取當今航空工業發展新成果,使L-15 飛機總體技術水平與雅克-130、M-346 和T-50 相當,躋身世界一流, 使我國教練機研發水平實現了跨越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