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遇有頭疼腦熱小毛病時,不去醫(yī)院看病,而是自己到藥店買藥吃。這種看似不經意的行為,卻隱藏著用藥安全的隱患。醫(yī)學專家指出,藥品是一種特殊商品,對適應證、用法、用量等都有著嚴格的要求。
●方法不當
用藥方法不得當,會引起意想不到的藥物不良反應。
在網站工作的小劉,經常滴眼藥水。最近,她感到頭暈、惡心、眼花,而且越來越嚴重。小劉去醫(yī)院看病,醫(yī)生確定她是因為眼藥水流進口腔引起了藥物不良反應。專家說小劉滴眼藥水的方法不正確。正確的方法是,先壓住淚囊部位,然后再滴眼藥水。
北京世紀壇醫(y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靜說:頭暈、惡心、不想吃飯,甚至上腹疼痛,是典型的藥物不良反應癥狀。眼藥水中都有藥物成分,如氯霉素、阿托品等,如果使用不當,流入口腔,就能造成藥物不良反應。
正確使用眼藥水的具體方法應該是:首先,頭向后仰,眼睛向上看。以向左眼滴眼藥水為例,用左手的中指輕輕按住鼻梁和眼內角之間的淚囊部位。這樣,可以防止眼藥水過早從淚點流入鼻淚管,再流入口腔。同時,用左手食指往下拉左眼瞼,右手拿眼藥水瓶,距離眼睛大約一厘米,將眼藥水滴入眼內一兩滴。注意,眼藥水應滴到眼睛結膜的下穹隆內,不要直接滴到角膜上。然后,松開左手食指,閉上左眼3分鐘。最后,松開左手中指。如果是滴一些毒副作用比較強的眼藥水,就更要注意按壓住淚囊了,否則很容易發(fā)生藥物全身毒副反應。
吳靜主任說:哮喘患者使用的藥物很多是噴霧劑。如果長期用后不及時漱口,藥物就會通過口腔吸收,一方面可以造成口腔真菌感染,另一方面會造成胃腸道真菌感染。而真菌感染嚴重時,可以危及生命。
●選擇、使用誤區(qū)
自主用藥易陷入選擇和使用誤區(qū),造成諸多用藥安全隱患。
人們在生活中使用量最多、面最廣的是抗生素類藥物。據科研人員調查,我國藥店銷售前10位的藥物中,有1/3是抗生素類藥物,但至少有30%的普通人群錯誤地把抗生素作為“萬能藥”,發(fā)生感冒、腹瀉等疾病,都錯誤地使用抗生素。
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教授肖永紅說:抗生素只能治療細菌性感染疾病,而傷風感冒、兒童腹瀉等疾病90%以上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對于這些非細菌性感染疾病,服用抗生素是沒有效的,臨床上也不需要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此外,還有一些患者,盡管wQQtYWI+HD+q6zE91i3HMug+HgVnrEy61G5gZIlEPhE=使用單一藥物的方法恰當,藥品也沒有質量問題,但依然無法避免藥物的傷害。例如,一名腎病患者入住山東省千佛山醫(yī)院治療,醫(yī)生為其精心制定實施了治療方案。就在他病情好轉時,肝功能卻突然異常,其肝細胞受到了明顯損傷。而在醫(yī)院內用藥中,沒有會導致肝功能異常的藥物。
對此,該醫(y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黃欣說:經過仔細詢問患者,醫(yī)生才知道他在住院治療期間,還喝著從院外拿的中藥湯劑。由于中藥成分比較復雜,可能與其所用的西藥存在一些潛在的、不良的相互作用。
專家提醒:即便中、西藥處方都是合理的,但是否能同時用藥,必須先要弄清藥物之間是否有相互作用。因此,只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科學用藥,才能保證療效和用藥安全。而一旦患者自主用藥,就難以避免無形中加大的用藥風險。
●錯誤現(xiàn)象普遍
用藥錯誤現(xiàn)象,在普通人群與慢性病患者中相當嚴重和普遍。
有調查發(fā)現(xiàn),人們不能合理用藥的首要原因,就是頭腦里缺少合理用藥這根“弦”。
不少人已經形成了“小病自主吃藥,大病才去醫(yī)院就醫(yī)”的觀念,并養(yǎng)成了自主隨意用藥的習慣,即使一些長期用藥的特殊患者也是如此。
例如,有一個做過腎移植的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抗排異反應的藥物。正常情況下,他的血藥濃度最高不會超過200個單位。然而,有一天檢測結果卻高達266個單位。在排除了飲食等因素后,藥劑師們發(fā)現(xiàn)原來患者在亂吃藥!
山東省千佛山醫(y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趙霞說:這個患者因為腹瀉,就擅自吃黃連素,導致抗排異反應藥環(huán)孢素血藥濃度升高。很多藥學病歷顯示,患者的血藥濃度異常大部分是因為自主用藥,結果給自己帶來了傷害。
此外,黃欣還指出了一種錯誤的用藥方法,就是患者為縮短輸液時間自主調快輸液滴速,這也增加了用藥安全隱患。
黃欣說:輸液的滴速會影響到藥物的療效。另外,對于有些患者來說,輸液滴速太快容易引起心衰等危險。
●看不懂說明書
藥品是特殊商品,必須嚴格遵循相應的規(guī)范。
山東省千佛山醫(yī)院的藥學人員歷時半年,對社區(qū)內300名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進行了用藥知識和藥品說明書解讀能力的調查。
調查發(fā)現(xiàn),盡管大多數(shù)慢性病患者都在長期用藥,但其中許多患者卻看不懂所用藥品的說明書。調查顯示:有超過一半的人,不理解中成藥藥品說明書中的“功能主治”;超過兩成的人,不理解藥品說明書中“用法、用量”的含義;超過三成的人,不理解藥品說明書中的“不良反應”;有四成的人不理解藥品說明書中的“藥物相互作用”;有將近j成的人,不理解藥品說明書中的“禁忌”。
對于上述調查結果,專家們強調指出:為了自身安全,患者要注意學習正確用藥知識,至少要看懂藥品說明書,了解適應證、用法、用量等,并照此嚴格執(zhí)行,才能減少一些用藥安全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