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市溫州商會成立于2000年9月,2003年12月在杭州市民政局注冊登記,取得社團法人資格,主管部門為杭州市人民政府國內經濟合作辦公室,商會于2006年3月經批準建立了黨支部。
杭州市溫州商會下設兩家直屬行業分會和直屬(溫州)市區分會、洞頭分會,聯合五家在杭州的溫州各縣(市)商會和兩家區級商會(蕭山區溫州商會、余杭區溫臺商會),共同將溫州品牌和溫州人精神在杭州發揚光大。目前商會理事有141名,其中正、副會長54名,會員企業近2000家,還有部分個人會員;內設八個工作委員會:法律維權工作委員會、項目拓展工作委員會、財務管理工作委員會、會員服務工作委員會、宣傳聯絡工作委員會、對外聯絡工作委員會、公益事業工作委員會、金融服務工作委員會。秘書處配備專職秘書長(大學學歷)和3名專職工作人員(大專以上學歷2人)負責處理日常工作。
杭州市溫州商會成立以來,商會領導注重班子建設,團結一班人依照《商會章程》規定,制訂和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商會制定了八個工作委員會和秘書處工作職責,以及會長相關工作會議、會長辦公會議等會議制度,加強商會核心領導班子建設的規定、辦公室工作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印章使用管理規定、誠信自律規定等制度,做到依法辦會、照章辦事。并通過自愿報名、無記名選舉的方式產生常務副會長等核心領導班子,在會員中樹立了較高的威信和好評。
從2009年5月起,商會實行副會長輪值制、每月安排四名副會長參加輪值,還建立了臺賬記錄輪值情況。商會目前使用的辦公場所面積達330平方,辦公室、會議室等設施完備,電腦等現代化辦公功能齊全,為在杭溫州人創造良好的環境。自2009年換屆以來,商會采取“以息養會”的辦法,除會費外,每月有4萬元固定收入,保證了商會工作的正常開展。商會內部管理規范,近三年內,商會班子成員及會員單位沒有發生個人違法亂紀行為和不良信用記錄。會員信息資料齊全;商會已建立網站、開通微博、QQ群,自有刊物“溫州商人報”,已出近70期。目前,新創刊“杭州溫州商會雜志”首期即將發行。
近年來,商會緊緊依靠廣大會員,以服務杭州經濟社會建設、服務廣大溫籍工商業者,促進杭溫兩地經濟合作為宗旨。以商會為平臺,積極開展杭溫兩地和全國各地溫州商會的信息交流,組織舉辦各種論壇、講座、培訓班,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民間社團工作的新路子,富有成效地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充分利用杭州的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和市場優勢與溫州民間資本優勢、輕工產品優勢和善于闖市場優勢相結合,廣泛開展與政府、民間的合作交流。立足于服務會員的宗旨,根據會員們的要求,商會在子女求學、就醫、工商、金融、法律和與有關部門聯系等方面提供各種服務,幫助會員解決了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難題;還成立了由常務副會長為主任,會員律師組成的法律維權工作委員會,專門為會員維權解困,近期,還舉辦了銀企座談會、企業法律風險規避再認識講座和開展現場法律咨詢服務,同時,多次組織攝影比賽、賽龍舟等豐富的文化交流活動,不斷增強商會的凝聚力和提升會員的整體素質。
商會 2009、2010、2011 年連續三年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在杭異地商會先進單位”,連續三年被杭州市工商聯(總商會)評為“綜合先進單位”。商會黨支部被杭州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評為“五好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并被政府有關部門譽為“在杭異地商會的旗幟、標桿”。商會會員企業新湖集團、新明集團、瑞立集團、南大集團、博風集團等也分別獲得“最具影響力”、“最具科技創新”、“最具創業楷?!?、“最具愛心公益”、“商會榜樣企業”、“最佳社會責任”、“十大風云浙商”、“十大年度經濟人物 ”、“誠信中國創新發展突出貢獻人物”、“成長之星企業獎”、“回鄉投資獎”、“風云浙商會長”、“誠信溫商”等一系列稱號和獎勵。
商會黨支部從成立以來緊密聯系商會工作實際,支持商會工作開展與商會領導坦誠相處,并贏得商會班子的信任和支持。組織黨員走訪會員,對有困難的會員進行幫助,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還針對商會組織的特性確定“協助商會、服務會員、提高商會凝聚力”作為黨支部創先爭優活動的主要內容。近幾年來,支部重視黨員隊伍建設,從最初的3名正式黨員發展到現今14名正式黨員、6名預備黨員,還有不少會員寫了入黨申請積極向組織靠攏。
慈善公益事業是一項崇高而偉大的事業,商會引導會員樹立“致富思源、富而有愛”的思想觀念,為社會奉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關心社會公益事業,僅商會捐款一百余萬元、捐物八十余萬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會員企業積極奉獻愛心,據不完全統計累計捐款達1815萬元,捐物300萬元。近期,商會組織會員捐款用于成立“溫商愛心公益基金會”,現首期已募得捐款770萬元,基金會注冊和運作已在進行中。
新一屆領導班子在陳承守會長的帶領下,借助商會平臺、提供信息、整合商會會員資源,讓更多的會員企業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加強彼此多方的合作,是增強商會凝聚力的途徑,通過這種合作為會員提供商機,為商會提供經費創收、開拓創新、關注民生、回報社會,實現商會進一步為提高“誠信溫商”、“文明商會”、“規范建設商會”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的發展目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