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亮
(鄭煤集團公司,河南省鄭州市,450042)
兼并重組煤礦工農關系管理方法探析
宋曉亮
(鄭煤集團公司,河南省鄭州市,450042)
煤炭企業集團對兼并重組礦井管理工作艱巨,當前兼并重組礦工農關系復雜,支出混亂,分析了問題產生的根源,探討了新時期工農關系管理模式和方法。
兼并重組 工農關系 煤炭企業 企業管理
煤炭兼并重組是通過資源配置對行業內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管理得好將壯大企業規模,管理不好就會背上沉重包袱。鄭煤集團對兼并重組礦實施“真投入、真控股、真管理”,全面接管兼并重組礦井的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兼并重組129家企業,所轄礦井總數達187對,管理難度非常大。整合礦井涉及6個縣市,百余鄉村,情況復雜,如何對兼并煤礦工農關系進行統一有效管理,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兼并重組礦井大多屬于村集體、個人投資,規模較小,分布較廣,以“多、小、散、亂”為基本特征,一般以村為基本單元分布,兼并前重組礦井承擔工農關系項目繁多,數額龐大。以鄭煤集團鄭新公司管理的56個礦井兼并重組前支出為例,工農關系支出性質可劃分為補償、補助、捐贈和其他4項,支出項目達42種,見表1,涉及金額8613萬元,重組礦井承受工農關系費用較重,在噸煤成本中占10%以上,在管理上也比較混亂。

表1 兼并重組礦井工農關系費用支出項目
中共十七大提出城鄉一體化思想,即要建立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我國工農關系、城鄉關系政策開始向“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政策轉變。國家加大財政的支農力度,建立了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制度,并且在2006年取消了農業稅等各種費用,減輕了農民負擔。但對農民的“多予少取”制度影響到農村財政金融政策,鄉、村級財政吃緊,地方政府對農村發展的投入來源渠道減少,農業和農村由于自身的弱質性和投資效益低下很難獲得更多的發展資源,農民事實上成為農村基礎投入的一個重要承擔者,而這部分資金來源杯水車薪。為了謀求地方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當地企業對農村事業進行支持已成為必然。
小煤礦的產生有復雜的歷史原因,很多小煤礦是在鄉、村集體經濟基礎上產生,也有部分小煤礦是從個人權力基礎上產生,地方勢力參與小煤礦經營也時有發生。小煤礦產生淵源和裙帶關系造成小煤礦的獨立自主經營權限受到干擾,加之當前多數地區經濟發展仍然具有典型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特征,使各種工農關系費用支出成為常態。兼并重組工作之所以受到地方阻礙,一個原因是主體關系的性質變化導致煤炭企業和地方的關系相對疏遠,當地群眾擔心重組后煤炭企業支農力度減小、補農政策中斷。
工農關系協調牽涉面很廣,涉及壓煤村莊搬遷、環境保護治理、土地占用復墾補償等內容。從工農關系費用項目中可以看到,補償項目從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國家法律法規中可以找到賠償責任主體,但補償標準不夠細致,有些項目在具體賠償數額計算中無法可依,如耐火材料廠燃氣隧道窯在鄭州礦區普遍存在,但搬遷補償標準文件中沒有規定價格,莊稼污染程度與減產損失也沒有參考依據。補助、捐贈類項目有些是沒有法律依據的,部分應當由政府財政支出的項目由企業承擔了,在具體捐贈支出上也違背了國家捐贈程序。其他涉及工農關系費用類支出有些也違背了公司自治原則。宏觀上看,國家沒有專門規范工農關系方面的法律法規,一些地方政府為促進地方企地和諧穩定而出臺過一些指導性文件,但大都是泛泛而談,缺乏具體的操作性。法律法規不健全使得工農關系支出不規范,出現很多漏洞,會給少部分權力尋租者提供尋租機會,應引起重視。
除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政策和政府財政支出結構、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以工補農”中職責外,建立現代企業工農關系制度和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是一個重要前提。鄭煤集團公司采用集團公司—區域子公司—兼并重組礦井三級管理模式,每級建立有工農關系協調機構,并配備工農關系協調人員,用大礦理念管理小礦,在制度上進行了詳細規定,不同級別分配有不同責任。區域子公司及兼并重組煤礦建立有效的聯系機制,保持工作互動,協助處理工農關系事件,防止事態擴大。區域子公司在簽訂工農關系協議時以監督見證單位身份簽字蓋章,每季度末上報集團公司備案,避免和減少了工農關系費用濫支。
人文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之本。由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狀態不同導致的沖突,是兼并重組企業中發生矛盾概率最高的,要用自身優質企業文化理念滲透進入兼并重組礦井各個管理環節中,改變原來私營煤礦工農關系思維模式。各級協調人員要有保護國家財產的心態意識,要有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尊重農民勞動成果和民俗的高尚情懷,堅持合法經營,樹立企業良好形象。
由于國有資產入股重組煤礦,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已成為重組煤礦管理的重點,政府應當從政策上利用行政權力給予支持和強制規范,嚴禁進行行政攤派和收取履行正當職務費用,為企業創造一個公平合理的法制環境。企業財務管理上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執行,對外工農關系支出應當納入企業年度預算管理,在工農關系費用項目支出中,必須進行區別處理。
排污費、占地費、綠化費和道路維護費等符合國家收費政策的項目,由兼并重組煤礦按照國家及地方規定的收費標準或所在區域直管礦井標準報區域子公司審查同意后支出;裝車費由兼并重組煤礦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實際情況,參照所在區域直管礦井標準進行協商重新確定,報區域子公司審查同意后執行,實行最高噸煤裝車費控制,堅決取締名義上的裝車費。其他屬捐贈贊助性質的項目,要按照《公益事業捐贈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執行,特別是嚴格按照國資委頒發的捐贈規章制度執行;除國家有特殊規定的捐贈項目之外,對于有關社會機構、團體的攤派性捐贈,企業應當依法拒絕;超過規定的捐贈數額必須經國資委備案同意后實施。
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打破了原來地方工農利益分配格局,但煤礦和農村之間的工農矛盾從根本上說是非對抗性的,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認真謹慎對待,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和新農村建設,加強企業周邊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認真履行社會責任。要加強聯系,融洽工農之間的感情,相互理解和支持,在法律范圍內力所能及為對方解決困難和問題。要以預防為主,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煤礦和農村要發揮各自優勢,增強互補功能,以煤帶農,以農促煤,在經濟上結成“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共同體,求大同,存小異,減少矛盾產生的根源。要合理安排當地農民剩余勞動力,如由當地村組負責煤炭裝車就可以實現這一點。要拉長煤炭產業鏈條,使當地農民能發揮特長從中間環節中收益,如開發煤矸石產品。要合理吸收農民入股,增加農民收入。要打破煤炭銷售壟斷,以合理的價格保證當地農民用煤需求。要積極開展工農共建“雙文明”活動,達到企地共建雙贏目標。
工農關系是一個政治經濟學范疇,體現出國家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而采取的整體性制度安排。正確認識和處理工農關系,始終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課題,是共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統籌兼顧處理好兼并方、被兼并方、地方政府以及當地老百姓4個方面的關系,不斷地探索新經驗、新方法、新途徑,還要進一步更換新思維、新視角、新姿態,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工作中講有力度、行有依據、補有尺度,才能使煤炭企業與地方建立新型的工農關系。
[1] 呂秋菊.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方式探析[J].中國煤炭,2011(9)
[2] 鍾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農關系、城鄉關系的轉化[R].北京:當代中國研究所,2011
[3] 王暉.我國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難點分析及對策思考[J].中國煤炭,2011(6)
[4] 耿紅敏.淺議重組企業如何實現文化融合[J].煤炭經濟研究,2011(4)
[5] 鄭凱,淺談如何構建和諧煤炭企業[J].煤炭經濟研究,2011(5)
[6] 燕泰翔.中國工農關系演進與農業發展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0
[7] 王衛紅,豐存斌.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實現煤炭資源和諧整合[J].前進,2010(7)
Discussion on worker-peasa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of M&A coal mine
Song Xiaoliang
(Zhengzhou Coal Industrial Group Co.,Zhengzhou,Henan 450042,China)
The coal enterprise group management work hard at M &A coal mine.At present,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of workers and peasants,spending chaos.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discusses new management method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ers and peasants in the new period.
mergers and reorganization,coal enterprises,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ers and peasants,management
TD-9
A
宋曉亮(1981-),男,河南林州市人,畢業于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本科學歷,經濟師,現在鄭煤集團公司從事壓煤村莊搬遷和工農關系協調工作。
(責任編輯 張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