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佰明 祁艷波 鈔 虹 錢學艷 李繼媛
齊齊哈爾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教研室,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
預防醫學雙語教學效果評價與分析
金佰明 祁艷波 鈔 虹 錢學艷 李繼媛
齊齊哈爾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教研室,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
目的 通過對臨床專業預防醫學雙語教學的效果評價與分析,從而提高與完善雙語教學在預防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對開展預防醫學的2009級臨床醫學實驗班采用階段性測試、問卷調查及小組訪談等方式收集相關信息。結果92.16%的學生認為教師的口語比較標準,90.2%的學生認為教師中、英文應用比例及銜接較好,66.7%的學生能聽懂或基本能聽懂,98.04%的學生對雙語教學比較滿意,雙語教學前后測試成績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預防醫學雙語教學取得了初步成效,可適當推進預防醫學雙語教學的力度與規模,但在教學方法與手段、課堂互動及中英文比例與銜接等方面需進一步加強。
預防醫學;雙語教學;效果評價與分析;教學改革
醫學臨床專業實施雙語教學是適應我國高等醫學教育國際化趨勢發展的需要,是培養具有國際合作意識、國際交流能力與競爭實力的高級醫學人才的重要途徑[1]。預防醫學作為一門醫學應用學科,實施雙語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相關專業知識與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在英語文獻的閱讀、解析方面得以充分體現。雙語教學實際上是一種務實的素質教育,但鑒于我國目前的雙語教學沒有有一套規范的思路與模式,筆者在2009級臨床醫學實驗班中進行了預防醫學雙語教學的初步嘗試,并對雙語教學的效果進行綜合評價,發現雙語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不足,為進一步提高與完善本學科雙語教學質量提供依據。
預防醫學授課的2009級臨床醫學專業實驗班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51份,回收有效問卷51份,有效率為100%。
雙語教學前、后的測試,其內容形式為:預防醫學專業英語詞匯、專業英文句子翻譯、短篇文獻閱讀解析等;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學生對雙語教師的滿意度、教學方法與手段、專業知識與專業英語掌握情況等。
采用EPI 3.1建立數據庫,SPSS 13.0進行χ2檢驗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09級實驗班學生51名,其中,男生14名,占27.45%,女生37名,占72.55%;51名學生均為英語考生,其中四級通過45名,通過率為88.24%,六級通過24名,通過率為47.06%。
通過對雙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英語水平、中英文銜接、重難點講解、教學方法與手段、師生互動以及學習方法等方面的效果進行評價,結果見表1。

表1 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效果評價[n(%)](n=51)
主要針對學生在雙語教學過程中,個人在教學進度,教學效果滿意度、英語能力及專業知識等方面的效果進行評價,結果見表2。

表2 學生對雙語教學效果的評價[n(%)](n=51)
2.4.1 學生對雙語教學專業知識掌握的情況 51名學生中,有3.92%(2/51)的學生表示完全能聽懂雙語教學的內容,有29.41%(15/51)的學生認為能夠聽懂80%以上的內容,有33.33%(17/51)的學生表示能夠聽懂60%~80%的內容,有33.33%(17/51)的學生表示僅能夠聽懂60%以下的內容。
2.4.2 學生雙語教學前后專業英語掌握情況 對雙語教學前后學生專業英語測試成績的構成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32.435,P<0.001),表明雙語教學實施前后學生專業英語成績存在著一定差別,意味著雙語教學對專業英語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結果見表3。

表3 預防醫學雙語教學前后專業英語測試成績分布情況(n=51)
大多數(74.51%)學生認為教師的英語口語發音與專業水平良好,側面反映了近年來本院在教師英語能力培養上的成效,教研室每年都會選派教師參加外語培訓班的學習,強化教師的專業外語與口語水平。黑明燕等[2]報道,大多數學生認為使用雙語教學是否會影響學生對專業課的興趣之關鍵在于雙語教師的英語水平。彭偉蓮[3]的研究顯示,我國醫學專業人員的英語水平限制了其與國際間的信息和學術交流,為此,還應繼續加大對教師英語能力的培養力度。教師中英文比例及銜接“良好”評價的比例為64.71%,表現的中規中矩,尚需一定程度的提高,這就需要教師在課程設計等方面做好充足的準備;授課重難點把握、教學方法與手段運用以及師生互動等方面評價良好的比例略有偏低(50%左右),在這些方面亟需改善,應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做到生動、形象、直觀,要充分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用英文討論與交流,從而激發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興趣。68.63%的學生對布置預習、復習、思考與討論等方面給予“良好”的評價,每次進行雙語教學前,教師都將雙語教學內容涉及的關鍵詞匯、概念的材料分發給學生,學生就有足夠充分的時間進行預習。且對于一些重難點內容、疑難單詞、重要概念重點加以解釋說明,從而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
學生對雙語教學效果的認同方面,鑒于預防醫學自身的特點,專業術語較多,相對起來不易理解:80%以上的學生對雙語教學的總體效果、專業課程的學習以及專業英語水平的提升等方面給予了很高的評價,60%~70%的學生對教學進度與綜合英語能力提升方面給予較高的評價,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學生對雙語教學還是比較認同的,另外側面也反映了雙語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雙語教學在本科教學的效果還是令人滿意的;54.9%的學生感覺雙語教學會增加學習的壓力,另有50.98%的學生對雙語教學表現出不是很感興趣。雙語教學是一種中英文不斷切換的一種教學思維模式,學生要想達到知識理解與接受的滿意程度,就得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在雙語教學的預習、復習上,自然會感到壓力所在。如果雙語教師在課堂設計環節上準備不足,可能會導致雙語課堂趣味性的缺乏,學生聽起課來會感覺到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學生便失去了對雙語教學的興趣。作為雙語教師,一定要將雙語教學課堂成為一種既能傳授知識,又充滿趣味、激情活力的課堂。如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教學方式及教學手段的改進來提高學生對雙語教學的學習興趣成為授課教師重點考慮的問題[4]。
雙語教學實施前后學生專業英語測試成績的構成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說明雙語教學實施前后學生專業英語成績存在著一定差別,側面反映雙語教學有助于專業英語能力的提高。雙語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把英語作為一種交流的語言來學,加強和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使他們能夠利用英語語言掌握專業知識,養成英語思維的習慣[5]。鑒于雙語教學確實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專業英語能力,應加大推行預防醫學雙語教學的力度,同時鼓勵學生大膽用英語交流,通過學習醫學英語、閱讀醫學專業英文文獻以增強學生基礎英文水平,這樣才能達到雙語教學本身的目的和要求。
綜上所述,通過對臨床專業開展預防醫學雙語教學的效果評價與分析,預防醫學雙語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例如在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興趣、課堂師生互動,以及中英文的比例與銜接等方面問題突顯。通過雙語教學,筆者體會到了雙語教學過程的難度和復雜性,預防醫學雙語教學尚屬嘗試研究階段,只有對雙語教學模式的不斷實踐,才能探索出適合預防醫學自身發展的雙語教學模式,逐漸使預防醫學雙語教學步上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
[1]劉建,鄭玉.7年制醫學專業課雙語教學效果評價[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6,22(5):317-319.
[2]黑明燕,曠壽金,劉備戰,等.醫學本科生對臨床專業課雙語教學的理解和要求[J].實用預防醫學,2003,10(3):425-427.
[3]彭偉蓮.關于醫學雙語教學的思考[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3,13(13):151-152.
[4]劉小敏,甘潤良,梁曉秋,等.病理學雙語教學問卷調查與效果評價[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1):71-79.
[5]曹前,駱文龍.高校雙語教學的思考[J].現代醫藥衛生,2006,22(5):782.
R-05
C
1674-4721(2012)05(c)-0124-02
金佰明(1982-),男;籍貫: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學歷(學位):碩士研究生;專業:預防醫學;職稱:助教;研究方向:預防醫學。
2012-03-29 本文編輯:郭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