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杰
(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7)
高等院校中開設足球選項課的大約占80%,但是,課程設置周期短、學時少,課程結構不合理,目前尚缺乏理論課教學。足球選項課學生中女生大約占30%,但任課教師性別結構失調,大都為男性教師,對女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學生選課的動機大部分出于對足球運動的喜愛,也有少部分為了應付考試,還有極少的一部分是受其它因素的影響。目前,足球選項課的教學方法單一化、共性化。教學內容安排側重于技、戰術,但學生希望多安排實戰訓練和足球競賽規則與裁判法。有較多院校成立了足球俱樂部,但缺少教師指導,學生的參與性不強,嚴重影響了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開展。大部分教師年紀較輕,學歷水平正在提高,但職稱不高,缺少大師。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不高。教師對學生考試成績的評價過分側重于技術,平時成績比例過高,教師給分也較隨意。足球場地質量普遍較差,經費投入少,足球競賽活動開展太少,嚴重地減弱了校園足球文化的氛圍。
針對上述這種現狀,高等院校的足球選項課必須改革,提出相應對策,從而改變現狀。
高等教育包括本科、專科教育和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階段的體育,各個學校都具有自己的特色。總體而言,這個階段體育的內容以各種運動項目為主,基本上體現的是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以及身體各方面的條件,每個學生在選擇活動內容時有較大的自主性。另外,此階段的體育內容還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生活化與實用性的特征。力求與將來終身體育相銜接。定期開展校內足球聯賽以及校際間的足球聯賽,可以實現足球的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娛樂功能、文化功能、輻射功能、經濟功能等,實現足球的教學目標 ,促進學生、教師的相互交流,引起領導的重視,推動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品德,傳播體育文化,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等,最終確立足球運動在大學體育中的重要地位,為足球選項課在高等教育中的普及、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時,也要加強組織和管理,避免受傷、斗毆、矛盾、沖突等現象出現,減少負面作用,確保良性運行,如圖1。

圖1 足球聯賽的功能
開展足球聯賽,必然會促進足球場地和足球俱樂部的建設,還會擴大足球運動的群眾基礎,特別是會增強大學生的熱情和興趣,足球的教育功能、健身功能、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也會與日俱增。但足球運動的一大特點,就是它同時也是一項對抗激烈、拼搶兇猛的運動,在比賽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發生身體接觸,激烈碰撞時,甚至容易受傷。因此,領導、老師為了減少學生造成身體的傷害、甚至惡性事件的發生,不主張開展足球運動或比賽,甚至限制學生參加,以至遏制了學生參加足球運動的積極性,甚至剝奪了他們參加比賽的機會,因此,很多高等院校都不舉行足球比賽。我們應該揚長避短,更新觀念,支持、鼓勵學生參加足球運動,認真組織和指導大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發揚“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奧運精神,使足球運動發揮它應有的魅力,爭取做到既有利于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又有利于足球的發展和普及。有條件的高等院校,要成立專門機構,指導大學生的足球運動。足球運動要求人數多、時間長、運動量大,是一個群體性、合作性很強的運動項目。如果沒有組織機構進行組織和指導,要正常開展活動的難度也較大,必將使學生對足球的一腔熱情化為烏有,甚至打擊他們的積極性,降低他們熱愛足球的程度。只有通過組織機構,才能合理安排時間、場地、賽程等,規范各種行為,讓足球愛好者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學校和領導的重視,從而促進足球選項課以及足球運動在高等院校正常、有序的開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體育課程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改革與發展。目前,新一輪課程改革又如火如荼地開始了。當今,體育課程改革有著共同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如圖2。
優化課程結構、改革教學方法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課程的人文化、生活化、統整化、彈性化。在這里統整化和彈性化是辯證的統一,大的方向統整化,具體操作過程彈性化。課程設置問題亟待改革。

圖2 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足球選項課的課程結構優化是指,如何正確處理課程各部分內容之間的關系或比例。足球選項課的課程目標決定了各部分內容在課程結構中的作用與價值,正確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有利于足球選項課課程功能的實現。
調查結果表明:高校足球選項課理論課缺失。關于體育理論課與實踐課的關系,我們經常強調的是理論對實踐的“依賴”,卻往往忽視理論對實踐的“超越”,因此,在強化實踐意識的同時弱化了理論意識。其實,源于實踐的理論,并不僅僅是對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更重要的是對實踐活動、實踐經驗和實踐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規范性矯正和理想性引導。足球理論課不是可以沒有,而是更應該值得重視。各高等院校要創造條件,開辟多媒體教室,足球教師要精心準備多媒體課件,把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和教學方法引入足球理論課課堂,不要讓足球理論課流于形式。
素質教育要求改變過去體育課程過于注重傳統體育知識與技術的狀況,加強體育課程內容與學生健康和生活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活經驗,精選終身體育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實現體育課程內容的現代化、生活化和適應性。在教學時,要特別重視因材施教,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根據一節課學生思想集中的不同程度安排教學內容的輕重緩急。日本教育家梶田叡一從目標實現的形態角度,把各個領域的目標縱向分為三大類:

表1 梶田叡一的教學目標分類
足球選項課要實現上述教學目標,必須結合各個高等學校的實際,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體育教學方法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方式、途徑和手段的總和。根據調查結果,發現高等學校足球選項課適合以情景、競賽活動、探究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以下教學方法值得借鑒:

圖3 足球選項課教學方法
《漢語大辭典》對評價的解釋:衡量、評定其價值。沒有評價,就沒有認識,也就沒有進步。體育教學評價是現代教育和科學發展的產物,它與人們一般所理解的體育教學常規檢查和評定有所不同,而是有一套較為系統完整的科學理論和方法,同時,它也是一個調查、評定、調整循環往復、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足球選項課的教學評價是一般教學評價在體育學科的具體運用。它是依據一定的足球教學目標及其有關的標準,對整個足球選項課教學過程進行系統的調查,并評定其價值和優點缺點,以便于揚長避短、不斷完善的過程,是測量、評定、反饋、調整四個環節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統一過程。
科學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具有信息反饋功能、動機強化功能、考察鑒定功能,同時,教學評價也是教學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環節,是加強課程建設的重要舉措。可以通過觀察法、問卷法、訪談法、測驗法等形式來搜集評價信息,更新評價理念,擴展評價內容,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激勵先進、進步,幫扶落后,共同進步,真正把評價的診斷性、激勵性、反饋性、教育性、考核性等特征體現出來,有據可依,公平合理,構建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
根據不同的標準,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對足球選項課的教學評價有不同的分類,如圖4。

圖4 足球選項課的教學評價
調查結果顯示,高等院校足球選項課的教學評價存在很多問題:第一,重視終結性評價,輕視診斷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第二,評價內容不夠全面;第三,重視主觀評價,隨意性較強;第四,對教師的評價不夠科學。針對上述問題,結合高等院校足球選項課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1.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的辯證統一。
診斷性評價用在教學活動的開始,可以通過“摸底”測驗等形式,這樣,便于編班分組,安排教學進度計劃。形成性評價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相長。終結性評價用在教學活動完成之后,為決策提供依據。這三者要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不可偏廢任何一個方面。
2.定性評價、定量評價的辯證統一。
無論是對足球教師還是對足球選項課的學生的評價,在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兩個方面,很多高等院校都存在重視一方、忽視另一方的問題,不能做到兩者的辯證統一。定量評價,增強了評價的科學性,但是,足球選項課有它自身的特殊性,特別是存在著人文因素,如學習態度、教學態度、思想品德、心理素質等就需要用定性的方法來判定,只有做到兩者的辯證統一才是科學的、合理的。
3.自評、他評的辯證統一。
高等院校足球選項課的教學評價注重教師和學生相互的評價,忽視同行、領導、專家和教師之間相互的評價以及參與者對自身的評價。實際上,教學評價是整體工程。所以在對高等院校足球選項課進行教學評價時要綜合考慮。處理好部分和整體的關系。要重視師生相互的評價,也不能忽視同行、領導、專家和教師之間相互的評價以及參與者對自身的評價。內部參與者、外部參與者都要加入進來,建言獻策,找出經驗,發現不足。下面是一個足球選項課自評和他評的網絡關系圖:

圖5 足球選項課教學評價參與者的關系
高等院校的足球選項課程必須在教學目標的確定、課程結構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和課程的組織實施、教學評價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地改革,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加大對足球選項課的經費投入,加強場地建設和管理,提高場地利用的效率。要建立足球俱樂部等學生組織,成立專門機構加強管理,開展豐富多彩的足球運動,特別要重視足球聯賽的作用,發揮其功能。在足球選項課的教學中,要因材施教,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運動游戲法、運動競賽法、情景教學法、發現法、小群體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等院校要做好年輕足球教師的培養和進修工作,不斷加強與完善師資隊伍建設。制定相關的扶持政策,解決足球教師課外輔導和開展活動的課酬補助問題,增加足球教師評聘職稱和課題立項的機會,充分調動足球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從根本上促進高等院校足球運動的開展。高等院校領導要改變觀念,充分認識到足球運動對促進相互交流、加強團隊合作、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與良好的品德有潛隱的積極性作用,對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有著重要的作用。
[1][美]艾倫·C·奧恩斯坦,等.課程:基礎、原理和問題[M].科森,主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0—131,236—238.
[3]足球教材編寫組.球類運動·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4]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5]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紀文清.足球選項課運用“領會教學法”的實驗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6.
[8]凌會俊,錢杰.現代化高校體育課程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
[9]劉鷗.高校足球選項課對學生體育鍛煉能力的影響[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0(4).
[10]茍俊龍.普通高校足球選項課繼續深入改革的瓶頸[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2).
[11]關學雷.遼寧省普通高校足球選項課教學現狀及改革設想[J].渤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
[12]周璋斌.論普通高校足球選項課教學過程的最優化[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5(1).
[13]莫祥德.普通高校公共足球選項課教學探討[J].瓊州學院學報,2008(5).
[14]李洋.論普通高校足球選項課教學改革與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36).
[15]劉中革.足球選項課身體素質訓練研究[J].沈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4).
[16]張忠.高校女生足球選項課的實踐探討[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1(5).
[17]方福榮.淺談普通高校足球選項課教學[J].安徽體育科技,2002(2).
[18]陳磊.異步教學在足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模式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8(4).
[19]周騫.淺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足球選項課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 ,2009(2).
[20]夏堯遠,湯慧炎,胡依心.論高校足球選項課“小場地”教學法的可行性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2(5).
[21]楊玉偉.學導式教學方法在足球選項課中的應用研究[J].沈陽大學學報,2002(2).
[22]張杰.足球選項課教學中快速傳接球能力的培養[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
[23]梁永慶.公共體育足球選項課基本技術教學的探討[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
[24]趙祚福.對大學體育足球選項課培養學生足球裁判能力的思考[J].皖西學院學報,2006(5).
[25]周昊.普通高校足球選項課教學初探[J].科技信息,2009(12).
[26]袁峰.混合比賽教學法在高校足球選項課中的實驗[J].湖北體育科技,2009(2).
[27]杜忠杰,季可心.對足球選項課考核內容運用綜合評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實驗效果觀察[J].遼寧體育科技,1999(1).
[28]王志剛.普通高校足球選項課考核研究[J].武漢冶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2).
[29]倪宏竹.普通高校足球選項課學生專項發展評價參照體系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11).
[30]李衛平.二年制足球選項課教學的實驗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