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濃,美濃,景美情濃!”這個地方的名字真好聽。“落種盡人事,收成看天時。”一句傳統的客家諺語,道盡了美濃這座客家小城的性格與風情。美濃位于高雄市東北處,在客家六堆中屬于右堆。在這塊形如一只坐蛙的土地上,擁有近四千公頃良田,透過當地客家人的辛勤耕種,讓美濃稱為南臺灣重要的糧倉之一。有了好米,就能做出美味的客家板條,走在美濃街上,到處都能看到賣板條的小店,干的湯的都好吃,特殊的油香味,讓游人對美濃留下了深刻的味覺印象。
我們到達美濃已經是下午兩點,太陽高照,氣溫飆升,街邊一家小小的冰室吸引了我們——泰涼冰室。
古早味紅茶冰是他家的招牌,透明的塑料杯里裝了滿滿的幾塊冰和紅茶。看著沒什么食欲,深吸一口才發現,這個冰看起來是一整塊的,其實是打綿了的泡泡冰,比內地的沙冰口感更細膩,還有股奶油味,配上煮過的紅茶。一口下去透心涼,神清氣爽,后味甘甜,真好喝。我們的美濃初印象,就是古早味紅茶冰。
到了美濃,就是來嘗客家菜的。客家菜什么最有名?姜絲炒大腸、板條、黑豬肉……
老古的家是美濃一家老牌飯店,整個裝修像茶室一般,外面的花園也有座位,室內擺設了許多植物和根雕、木雕作品。客家菜以量大、味重出名。端上來的菜把白色大盤裝得滿滿當當。
姜絲炒大腸,這道在各種臺灣美食節目里出現過的客家菜。一上桌就萬眾矚目,奶黃的大腸和姜絲、蒜葉炒在一起,只看外形很難想象其味道。趕緊塞一筷在嘴里。原來客家人用濃烈的酸醋來掩蓋大腸的豬腥味,若咬到姜絲還有點辣味。所以姜絲炒大腸吃起來大腸Q彈酸爽,微辣。很是開胃,一盤大腸一會兒工夫就見底了。
黑豬肉真的是黑的,有點像我們過年時候吃的醬肉的樣子。但是味道就大為不同了。黑豬肉很有嚼勁,本身是淡的,廚師只是將其煮熟切片,端上桌后飄著濃濃的肉香,沾上一點特質的醬料,送進嘴里還是一塊有靈魂的豬肉。肉香一點都沒有被蘸醬掩蓋,濃郁的肥肉,軟糯不油膩,Q彈的肉皮在嘴里跳躍,口感非常豐富。
另外櫻花蝦板條、冬瓜封、宮廷蒸排骨……也都是地道的客家美味。這一餐的最后,我吃到了馬英九最愛的紅豆餅,就是臺灣人所說的車輪餅。雖然不是新鮮剛剛出爐的,外面的餅皮有些濕軟了,但是我還是被里面的紅豆餡料深深征服了。找不到恰當的形容詞,只能再說一次:“真的很好吃!”
此處還只是臺灣美食的冰山一角。要來談論臺灣美食,光是辦桌就能說上一天一夜,臺灣的海鮮也是出了名的好吃。若要按照地區來寫一寫臺灣美食,一本書都寫不完。
最后,小編隆重介紹一種臺灣我最愛的飲料——臺啤。臺灣啤酒真好喝,還不會醉。臺灣酒廠出品的果味臺啤,有鳳梨和芒果兩種口味,酒精含量2%,喝起來像果味汽水一樣,但是又沒有汽水這么甜。作為平時走累了、逛累了之后的解渴飲料也好,吃飯時候的酒水也好,都是不錯的選擇。去臺灣記得嘗一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