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澤淵
(云南圣愛中醫館,云南 昆明650031)
腰腿痛是以腰部和腿部疼痛為主要癥狀的傷科病癥。主要包括現代醫學的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椎管狹窄癥等。腰腿痛在祖國醫學歸屬“腰痛”、“痹癥”范疇。其病因為風寒濕邪、跌撲、勞損而致氣血凝滯,筋脈不利,并與腎氣不足,腰膝不利有關。《諸病源侯論·腰腿侯》說“腎氣不足,受風邪之所為也,勞傷則腎虛,虛則受于風冷,風冷與正氣交爭,故腰腿痛”。可見,外傷和風寒濕是導致腰腿痛的外因;氣血不足,腎精虧損導致筋骨萎弱才是腰腿痛的內因。腰腿痛的病情可長可短,癥狀時輕時重,反復發作,給患者工作、生活、學習帶來很大的痛苦。筆者對50例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湯加味治療,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65歲;病程最長5 a,最短3個月。
1.2 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頒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擬定。
筆者根據“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和“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的中醫理論,在臨床上采用身痛逐瘀湯加味治療,取得一定療效。處方如下:秦艽10 g,川芎15 g,桃仁10 g,紅花6 g,甘草6 g,羌活10 g,沒藥10 g,當歸30 g,炒五靈脂10 g,制香附15 g,懷牛膝15 g,地龍15 g,雞血藤膏粉20 g,黨參20 g,通大海6 g。隨癥加減:氣血嚴重不足加口芪30 g,枸杞15 g,熟地15 g,炒杭芍15 g;腎氣不足加炒杜仲15 g,炒巴戟天15 g,炒川斷15 g,骨碎補15 g;畏寒怕冷加桂枝15 g,肉桂10 g,炒菟絲子15 g,淫羊藿10 g;心煩口苦加炒黃柏12 g,炒梔子10 g,茵陳10 g,黨參易條參。全方用冷水浸泡30 min,武火煎開后改文火煎15 min,每劑藥連續煎3遍。將3遍藥液混合后平均分為8份,每天服4次,2 d服完。每次服藥時須兌服1/8的雞血藤膏粉。服藥期間忌食香燥及特甜食品,并保持大便通暢。同時,配合針灸、推拿按摩治療。
3.1 療效標準 治愈:腰腿痛癥狀完全解除,活動自如,能正常生活學習及日常活動;改善:腰腿痛癥狀解除,有殘留的腰腿麻木感覺,受涼勞累后加重,但生活能自理;無效:腰腿痛癥狀改善不大,行動仍困難,生活不能自理。
3.2 治療結果 本組經治療治愈:32例,改善:1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
目前治療腰腿痛的方法很多,有手術、微創、保守治療等,各有適應癥和優缺點。但一般患者常選擇微創手術或保守療法。中藥內服外用,配合推拿按摩,也可收到滿意療效。身痛逐瘀湯加味,具有活血行氣、祛瘀通絡、利痹止痛功效,是補氣、活血、祛瘀、通絡的要方。方中加入黨參則力專行走,周行全身,大補元氣而療痿廢;加入雞血藤膏功補兼施,既補血又活血,祛瘀與養血同施,活血而無耗血之慮,補血又無滯血之憂,苦而不燥,溫而不烈;加入通大海意在清腸通便,將臟腑及經絡中淤阻排出體外,使經絡更加通暢無阻。隨證加減,可起到溫經止痛,祛寒除濕,活血化瘀,通經活絡,補肝強腎的作用。配合推拿按摩,可改善血液循環,松解粘連,促進炎癥吸收,并激發人體的調節功能,促進軟骨、關節代謝以恢復平衡。內外結合,可達到標本兼治,不易復發的目的。后期還要進行腰背鍛煉:可采用倒走,床上腰及四肢背伸發,腰部墊藥枕。還可用熱水泡浴或泡足,對于全身血管可以起到促進循環、緩解疲勞,減輕疼痛等作用。但這種方法對于已經患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糖尿病患者的病足是不適用的。因為過熱后,組織耗氧量增加,血管擴張,血流跟不上會加重缺氧導致壞死。因此病腳只能用溫水洗,切忌用熱水泡。
此外,平時要避免受風寒及過度勞累,做好血管保養。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患者及吸煙者易患下肢動脈硬化癥而致腰腿痛。“三高”患者要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抽煙者要戒煙。有研究顯示,通過嚴格戒煙,大約80%的患者可以明顯改善臨床癥狀,延緩病程進展。以上體現了中醫“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