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煥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唐山研究院,河北省唐山市,063012)
冀中能源邯鄲礦業集團陶二礦選煤廠屬礦井型無煙煤選煤廠,經多次改造后,現原煤入洗能力1.20M t/a。選煤廠采用無壓三產品重介旋流器+粗煤泥C S S分選+煤泥濃縮壓濾聯合工藝,洗水閉路循環。根據煤質變化,原煤入洗量為230~300t/h,主要產品有洗大塊、洗中塊、洗小塊、洗粒煤和洗末煤等品種,適用于冶金、電力、建材、化工、造氣及民用等行業。目前,選煤廠煤泥數量占入洗原煤的15%~22%,且有持續增大的趨勢,選煤廠現采用濃縮壓濾工藝回收煤泥,未設煤泥浮選環節。為了充分利用煤炭資源、保護環境,提高選煤廠經濟效益,陶二礦選煤廠決定增設煤泥浮選系統。

圖1 改造前煤泥水流程
選煤廠現有煤泥水處理流程見圖1,所有磁選機尾礦經分級濃縮旋流器組分級濃縮后,旋流器底流自流進入直徑2.1m的C S S粗煤泥分選機,C S S溢流經高頻篩脫水后篩上物摻入洗末煤;C S S底流經高頻篩脫水后,篩上物作為粗煤泥產品出廠堆存,篩下水返回磁選尾礦桶。旋流器組溢流和C S S溢流高頻篩篩下水自流進入濃縮機回收煤泥。
煤泥水采用兩段濃縮工藝,煤泥水先進入一段濃縮機(直徑24m)沉淀澄清,濃縮機溢流作為循環水復用,底流再給入二段濃縮機(直徑20 m)。二段濃縮機基本作為尾煤快開壓濾機入料緩沖池,生產中基本不出溢流,底流用快開壓濾機脫水回收煤泥。
為研究煤泥的可浮性,對選煤廠現有壓濾煤泥采樣并進行試驗,按照G B/T 477-2008《煤炭篩分試驗方法》規定對煤樣進行小篩分試驗,試驗結果見表1;按G B/T 4757-2001《煤粉(泥)實驗室單元浮選試驗方法》進行小浮選試驗,礦漿濃度80g/L,捕收劑用柴油,起泡劑用G F油,試驗結果見表2。
由表1可見,入浮煤泥粒度細、灰分高,入料灰分為47.24%;入料中除+0.5mm粒度級灰分較低為12.04%,小于要求的最終精煤灰分15%外,其余各粒級灰分均大于15%;隨粒度減小灰分大幅增加,-0.045mm粒級含量高達57.31%,灰分為62.24%,說明煤泥不易浮、矸石存在泥化現象。

表1 小篩分試驗結果

表2 小浮選試驗結果

表3 順序評價試驗結果
由表2可見,藥劑總用量1000g·t-1時,隨藥劑油比(柴油∶G F油)增加,精煤產率和灰分均呈下降趨勢。要求精煤灰分小于15%時,煤泥可浮性為極難浮。可推斷增設浮選后,要求浮選精煤15%以下時,精煤產率不低于40%,尾煤灰分在60%以上。
根據is O 8858-2《硬煤—浮選試驗第3部分:釋放評價》試驗方法對入浮煤樣進行順序評價試驗,結果見表3,根據試驗結果繪制產率-灰分曲線見圖2,根據曲線可查出不同精煤灰分下的浮選精煤理論產率。
由表1可知,隨粒度減小,灰分大幅增加,表明矸石存在泥化現象,這與實際生產情況相符。入浮煤泥中-0.045mm細粒級含量高達57.31%,灰分高為62.24%,為減輕高灰細泥對浮選精煤的污染,最終采用直接浮選工藝。
根據入浮煤泥中細粒級含量高、粒度細的特點,最終確定選用快開壓濾機作為浮選精煤脫水設備。快開壓濾機與傳統隔膜式精煤壓濾機相比,特點是快速打開多塊濾板,卸料時間縮短,處理量大大增加,設備選用臺數減少,產品水分較真空過濾機低,對煤泥變化適應性較強。浮精脫水設備選用K X G Z 350/1600-U型精煤快開壓濾機2臺。

圖2 順序評價試驗結果
浮選設備選用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生產的X J M-K S 24型浮選機,該機適應能力強,集礦漿預處理和浮選機分選于一體,與常規浮選工藝配置相比,能有效降低廠房布置高度和長度,浮選機礦漿處理能力600~850m3/h,干煤泥處理量可達80t/h,滿足入浮礦漿量和煤泥量的要求。
本次改造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補套浮選車間及相關設施,二是單獨回收矸石磁選機尾礦,避免高灰細泥再次入浮惡化浮選分選效果。
矸石磁選機尾礦單獨回收系統改造在現有主廠房內進行,需增加濃縮旋流器組和振動弧形篩各1臺,矸石磁選機尾礦經濃縮旋流器組濃縮分級、振動弧形篩脫水后,弧形篩篩上矸石粗煤泥給入C S S底流高頻篩最終脫水后摻入粗煤泥產品,旋流器溢流和弧形篩篩下水入濃縮機。
補套浮選車間位于主廠房西北側,主體采用鋼結構,樓板采用混凝土現澆樓板。浮選車間二層與主廠房之間設聯系通道。精、中磁選機尾礦經現有濃縮旋流器分級和濃縮后,旋流器組溢流和C S S分選機溢流高頻篩篩下水利用現有管路自流進入浮選入料緩沖池,經泵給入浮選機進行分選,浮選精煤泡沫自流入精礦緩沖桶后由泵打入快開壓濾機脫水,浮精產品經刮板輸送機和帶式輸送機轉載出廠落地,壓濾機濾液自流進入循環水池(也可流入濃縮機);浮選機尾礦添加絮凝劑后自流進入現有直徑24m高效濃縮池澄清,利用現有煤泥水系統回收尾煤,循環水復用。改造后煤泥水處理流程見圖3。

圖3 改造后煤泥水處理流程
新建浮選車間內設備順利投入生產。生產采樣時,由于矸石磁尾回收系統設備已安裝完畢但尚未投入使用,所有磁選機尾礦均進入煤泥濃縮旋流器。浮選機生產采樣結果、相應精煤灰分下浮選精煤理論產率和浮選數量效率見表4。

表4 浮選生產采樣結果及效率
由表4可看出:
(1)浮選精煤灰分達到了設計要求,通過藥劑用量調整可控制在15%以下。
(2)浮選機工業生產效果整體上優于實驗室小浮選試驗結果,相近精煤灰分時,浮精產率和尾煤灰分高于小浮選試驗。
(3)浮選機浮選效率大于80%,取得了良好的分選效果。
改造后,補套浮選后,提高了全廠精煤產率。入浮煤泥占入洗原煤按保守值15%計算,浮精產率按40%計算,則可增加精煤產率6%,年增加精煤7.2萬t,經濟效益顯著。同時,增設浮選后,進入濃縮機的煤泥總量最低減少40%,為降低洗水濃度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減輕了尾煤壓濾車間設備壓力。
浮選系統正常、高效運行是提高資源利用率、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陶二礦浮選系統的生產實踐表明,該廠浮選系統工藝設計合理,設備運行可靠,提高了精煤產率,有效回收了精煤資源,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為無煙煤選煤廠煤泥浮選提供了有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