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也有了新的要求,尤其在旅游業的發展方面也有了更高的需求,溫泉旅游憑借其自身的養生、健身、休閑、時尚等特點已經成為很多游客的不二選擇,因此本文將結合現階段溫泉旅游在我國發展的具體情況,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提出幾點合理化建議,以期為發展和完善我國溫泉旅游業提供有益的指引。
關鍵詞:溫泉旅游;發展;探索
在現當代社會,旅游已成為人們生活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旅游經濟和旅游業日益發展的今天,政府等有關部門提高了對旅游發展的重視,并積極采取很多有利的措施促進旅游業的發展,而現代溫泉旅游作為把溫泉和旅游結合起來的一項重要的旅游項目,在我國經歷了十幾年的歷煉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在我國各項產業建設中屬于一種朝陽產業,因此,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研究溫泉旅游的發展方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經濟意義。
一、溫泉旅游在我國發展的現狀
溫泉旅游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中已經經歷了十幾年的時間,它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另外,由于溫泉旅游具有自身的文化性特征,在融入我國民族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的同時,也使我國的溫泉旅游有了自身的特色,有助于開展我國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品牌的旅游行業,另外,在發展溫泉旅游發面,我國也擁有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的優勢,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可以開發和利用的溫泉共有3000處左右,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河北省、云南省、四川省、廣東省等地,但在實際的溫泉旅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即資源分布不均、開發不合理、市場定位不準確等問題,這都需要我國各地區在發展溫泉旅游時充分考慮到地理、交通、市場等多方面的綜合因素的影響,從而建立起完善的溫泉旅游開發體系和保障機制。
我國在溫泉的開發方面已經有了很久的歷史,但是利用溫泉發展相關的旅游業卻是在1949成立了新中國之后,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后,我國逐漸發展對外貿易,與世界接軌,加入WTO,在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也積極引入西方先進的理念和開發模式,面對國際化的市場競爭環境,我國溫泉旅游業的發展不僅面對著種種機遇,同時也面臨種種挑戰,因此,只有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國溫泉旅游業,才能提高我國旅游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為我國發展休閑經濟創造有利的條件。
二、現階段我國溫泉旅游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近幾十年,我國溫泉旅游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但在溫泉旅游的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上仍與其它發達國家和地區有著一定的差距,溫泉旅游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少文化特色
經營者在進行溫泉旅游開發和展開時,更加注重的是經濟效益,而忽視了文化在旅游業發展中的作用,現如今,很多溫泉旅游業把服務對象設定在高收入群體上,把它作為一種高消費和奢侈性消費的活動,并且把一些溫泉旅游場所安置在室內,或者設置在高消耗的室外資源鄰近處進行,卻缺乏例如“文化圖書館”、“民俗風情館”等具有文化內涵的設施,很難讓游客感受到文化氣氛,這些都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溫泉旅游發展的服務范圍。
(二)沒有與生態建設結合起來
我國擁有豐富的溫泉資源,但在各地分布和發展不均,這就導致很多溫泉旅游開發地的管理不善,在溫泉旅游開發時沒有健全的機構對其進行監督和管理,往往造成一些生態破壞的現象發生,例如很多經營者和開發商一味追求商業利益,而忽視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和地理因素,導致地下水遭污染和破壞、農田受損、農作物收成不佳、地形結構受影響等,這些都不利于溫泉旅游和當地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三)缺乏品牌意識和營銷意識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各項經濟活動都在發展具有自身企業特色的企業品牌,但是溫泉旅游業在企業品牌的建立和宣傳的力度上仍顯薄弱,很多溫泉旅游區并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特色優勢進行宣傳和包裝,這就導致其發展僅僅局限在周邊的地域,無法深入拓展,缺乏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
三、如何發展并完善溫泉旅游業
(一)加強溫泉旅游中的文化建設
溫泉旅游具有其自身的文化性特征,尤其對于我國這樣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來說,更需要充分利用起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風情,去發展和打造文化性的溫泉旅游業。現如今,隨著市場化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經營者只注重經濟的發展,而忽視了文化特色在溫泉旅游業中的重要作用,實際上,溫泉旅游中的文化特色與旅游業的健康發展息息相關,有著直接的聯系,溫泉旅游的實質就是讓游客在旅游景點有一種情感文化方面的體驗,使游客在充分體驗美景、健康身心的基礎上,也可以在旅游過后收獲更重要的文化體驗和精神體驗。
(二)建立品牌意識
現如今溫泉旅游的發展正處于激烈競爭的時代,而其中品牌形象的建立是每個企業進行商業競爭的核心要義,它作為誠信的有力載體,是一種無形的價值資產,只有打造出有特色的商業品牌,才能開拓溫泉旅游的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例如在珠海的一個溫泉旅游區中,它不僅提出了“御溫泉”的概念,并且還提出了相應的“御泉道”和“溫泉養生療法”等,其核心品牌的建設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御”字上,這就有利于它的溫泉旅游打破自身的局限、擴大規模、打造一個具有民族性的國際品牌。
(三)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旅游之路
“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當今各項產業的重要發展戰略,而溫泉旅游作為一種自然旅游,更應承擔起其“綠色”、“環保”的使命,在溫泉旅游建設和開發的始終都要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把實用性和藝術性相結合,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也保護環境,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最大限度地提高溫泉的利用率,例如可以把仍有余熱的溫泉水當作自來水提供給游客,讓其利用這些水淋浴、清潔衛生等。
結束語:
旅游業是一個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也有了相應的要求,在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不斷增加的今天,旅游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溫泉旅游以其養生、休閑、時尚等特點常常被人們所青睞,在我國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在現今社會發展并完善溫泉旅游事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時代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戈,趙學良,王玉力,孫曉峰. 遼寧省海城市西荒地地熱資源及其醫療價值初探[J].資源調查與環境,2008(1).
[2] 王艷平,金麗. 界面增長:提高旅游體驗總量的重要環節——構筑溫泉旅游"更·寬衣"環節為例[J].旅游學刊,2004(05).
[3] 李莉. 福州溫泉旅游產品組合開發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8).
[4] 陳曦,黃遠水. 國內溫泉旅游研究進展與啟示[J].旅游研究,2009,1(2).
[5] 方法林. 基于IPA評價的溫泉旅游者感知實證研究——以南京湯山溫泉為例[J].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4(4).
作者簡介:魏連成(1979-),哈爾濱商業大學旅游烹飪學院高校教師系列在職研究生,大慶職業學院人文科學系旅游專業教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相關專業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