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洪杰


摘要:誠信是為人處事的基礎和根本,在當今社會大環境影響下,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越來越嚴重,圖書館開展讀者誠信管理,有利于喚起讀者樹立誠信的意識,緩解因違規違紀而受到的經濟處罰所帶來的不和諧因素,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發展。
關鍵詞:誠信;高校圖書館;讀者管理
誠信,指的是誠實守信用。他是一切道德規范建立的基礎。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相互交往的基本原則,也是一個人立身處世之本。誠實信用是我們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早在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強調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古人語:“人無誠信不立,家無誠信不和,業無誠信不興,國無誠信不寧,”對于誠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當今社會正面臨誠信的危機,假貨泛濫成災,騙子橫行猖獗,假話連篇累牘等等,失信現象滲透到了社會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小到家庭大到社會。學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應試教育大環境下,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從小學到中學升學率貫穿了整個學校。學校、家長關心的是否能夠進一步深造。而忽視學生自身的德育建設。從而造成部分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評價能力不夠,對社會現象不能有一個正確全面的認識與判斷,易被社會消極現象所迷惑,失去誠信觀念,私利作祟,把個人益放到首要地位,不為他人考慮,嚴重缺失社會責任感。當務之急。高校應把學生的誠信教育放到德育教育的首位來抓。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一部分,是大學生課外活動的重要場所,學生的不良行為和愛好,會嚴重影響圖書館工作的正常開展。誠信管理在圖書館工作的開展,有利于提高學生(以下簡稱讀者)思想道德建設,促進圖書館和諧發展。
1 讀者在圖書館中的誠信缺失的表現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圖書館的誠信指的是讀者在接受圖書館服務過程中,應自覺接受圖書館的各項規章制度,要誠實守信,履行承諾。否則視為讀者失信。讀者在利用圖書館過程中失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 到期圖書不能如期歸還。為了圖書能夠正常周轉,維護其他讀者的借閱權利,提高圖書利用率,圖書館根據讀者閱讀實際情況。明文規定讀者借閱圖書的期限,由于種種原因,讀者不能如期歸還圖書,
1.2 亂涂亂畫時有發生。讀者在閱讀圖書過程中,為了自己的方便,遇到自己需要的或者是認為很重要的內容,便在圖書上做各種標記,以便以后自己查閱,把圖書館的規章制度拋到了九霄云外。
1.3 亂擺亂放現象屢見不鮮。在當今圖書館開架借閱情況下,為了書架的整齊避免圖書活書變死書現象的發生,圖書館明文規定禁止亂擺亂放,然而,讀者在借閱過程中有的不能正確使用圖書替代牌或者甚至不用,有的讀者見到暢銷圖書,隨便移動圖書位置,以便下次方便自己借閱,從而造成圖書亂架現象嚴重,
1.4 毀書丟書現象也常有發生。讀者在查閱資料過程中,發現自己需要的內容,由于誠信的缺失,便摳掉自己需要的內容,從而造成圖書資料文獻不完整性,更有甚者,發現自己喜愛的圖書,毀掉圖書條形碼,或破壞圖書加工某一項內容,就認為可以滿天過海,想占為已有,誠信的缺失,自私的表現,最終落個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的下場。這種現象尤其新讀者發生比較常見。
2 超期罰款弊端及誠信在圖書館中的應用構想
為了維護圖書館工作的正常開展,圖書館針對讀者在圖書借閱過程中,出現的違規違紀現象,都設立了相應的經濟處罰條例。圖書館工作人員在執行過程中,由于涉及到讀者自身利益,讀者往往帶有抵觸情緒,誤認為圖書館以此為創收,易引起讀者誤解,造成尷尬的局面發生。譬如我館在執行過程中就發現類似情況,圖書有亂涂亂畫現象,員工對其進行象征性處罰,讀者拿出伍元錢甩在工作臺說:“你們不是想要錢嗎,給你們不用找了”。罰款制度執行一方面誤導給讀者“一切向錢看”或“錢是萬能,能解決一切問題”的錯誤思想;另一方面也影響了圖書館與讀者和諧,造成圖書館的良好形象大大折扣,得不償失;同時,圖書館作為罰款主體資格遭到質疑。對于讀者“超期”罰款及圖書損壞罰款制度的執行,在圖書館已經屢見不鮮,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也可以在其法定權限內委托符合相關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顯而易見,圖書館不具備罰款主體的資格。通過以上分析,罰款制度的執行,圖書館和讀者不能搭成一致共識,不利于圖書館的發展,筆者就此提出了誠信在圖書館的應用構想。
2.1 誠信劃分原則
誠信劃分規則的設定是以讀者是否遵守圖書館的各項規則為依據。誠信度指的是讀者對圖書館規章制度誠實守信的程度。他是衡量誠信的重要標尺。對于新注冊的讀者,本著“以人為本,人人面前平等”的原則,無論職稱,學制以及在學校即將獲取學歷如何,都視為讀者誠信度初始為50分。根據讀者在圖書館表現情況,依據設定標準進行增減(見以下附表),以確定讀者的誠信度。讀者誠信度設定上限最高分為150分,下限為0分,沒有負值。變成負值的將通知學校,并取消在校借閱資格。
2.2 讀者誠信度等級權限。讀者來圖書館就是來借閱圖書。為了維護圖書館正常工作開展,讀者的誠信度應與讀者的借閱圖書權限相掛鉤(見以下附表3)。從而以誠信來約束讀者在圖書館的不良行為的發生。提高有利于圖書館發展的積極行為出現頻率。
2.3 推行誠信管理讀者的幾點思考:
第一,加強誠信建設,多方面,多渠道宣傳誠信教育。圖書館要營造良好誠信氛圍。注重館員人文素養及館德館風建設,倡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營造圖書館“以誠信為榮、以失信為恥”的良好氛圍。對讀者的誠信道德起到導向和推動作用;對讀者要加強正面宣傳灌輸,以做報告、張貼宣傳報等多渠道多形式加以宣傳,使其對誠信教育有深刻的理解,體會到“誠實守信,可行天下大道,一事失信,易毀全部人生”的道理。第二,逐步加強和完善誠信讀者管理制度。“誠信度”制度的執行有利于激勵讀者參加到圖書館工作當中來,充分開發利用圖書館的有效資源,維護圖書館正常秩序。避免了圖書館罰款制度無法可依,有利于圖書館與讀者和諧發展,加強讀者參與圖書館建設的積極性、能動性。誠信度管理在圖書館還是一種新型工作創新模式,要在執行中不斷完善。第三,誠信管理與多種措施相結合。誠信度的執行,為了緩和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矛盾,避免在工作開展中尷尬,同時也是為讀者自身發展考慮。誠信度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是在執行過程中要靈活運用。譬如:圖書丟失,僅僅用扣分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應扣分和其他強硬措施相結合,避免或減少類此事情發生。為此在處理問題上要做到不同問題不同對待。
結束語
德萊塞曾經說過:“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大學生作為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誠信讀者管理在圖書館中的應用, 有利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 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 馬蓉.學生誠信檔案與高校國書館讀者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10,(18):67
[2] 肖翔.用“積分制”進行高校讀者管理的思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