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 吳進瓊 賀文愛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古 珊
OPAC web2.0圖書館館藏書目查詢系統(下面稱為OPAC)的應用和推廣,為圖書館讀者帶來不少的便利,也減少了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許多手工勞動。圖書館館藏書目查詢是一項承上啟下的工作,凡是讀者到館借書大都須要經過登錄OPAC后才能找到圖書的相關信息,工作人員的還書操作也必須經過OPAC來完成,因此,OPAC程序的速度不但影響讀者查找圖書的進程,也影響著圖書是否及時入館并與讀者見面。現階段,我國圖書館事業的快速發展,OPAC這種高效節省的管理模式已廣泛引進到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中,并成為當今圖書館界普遍使用的軟件。但是俗語說“金無足赤”,再完善的軟件也有不夠完善的地方,而這不完善之處卻又使用者帶來不少的麻煩。OPAC不夠完善的地方在于:當讀者借閱書籍、預約成功或推薦新書成功后,沒有更為方便的方法提醒讀者其借閱的圖書即將到期、預約的圖書已經到館、所推薦的新書已經上架等等,所以OPAC的某些功能——讀者手機短信提醒功能必須優化,從而達到以最佳的服務來服務讀者。尤如某學者所言,高校圖書館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機構,其基本任務是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對文獻信息的各種需求,圖書館要體現“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工作宗旨[1]。既然如此,優化OPAC的功能已經刻不容緩。
如何合理優化OPAC系統中的讀者手機短信提醒功能,解決讀者必須經過經常登錄“讀者服務登錄系統”才能知道已借書籍何時到期,預約圖書和新書推薦何時到館情況等重復操作而造成的費工誤事的問題,在減少讀者因誤時而造成還書時必須先交一定的滯納金后才有資格借閱其它書籍的同時,又能讓圖書館的紙質文獻資源的流通渠道暢通,以最優質的服務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是每個圖書館技術人員必須思考的問題。
當前如廣西大學圖書館圖書館借閱流程一般情況是,先登錄OPAC web2.0館藏書目查詢系統查找圖書的相關信息,如書名、出版年,作者等,最主要的是要找到欲借圖書的索書號及該書所陳列的位置,以便到所在位置取書到服務總臺借閱。借閱圖書成功后,該圖書的應還日期就會出現在讀者信息查詢系統模塊中。具體操作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借書成功流程
如上圖所示,讀者借書成功后,如果經常登錄OPAC的讀者服務系統,了解所借圖書的數目和應還日期,并如期把圖書歸還圖書館,那么圖書的流通渠道就暢通,讀者也不必交繳冤枉錢,其他急需的讀者也能及時借到此書。
大多數讀者非常關心圖書館工作。當他們發現有儲藏價值的新書或急需某種圖書而圖書館沒有該館藏時,往往通過讀者服務登錄系統推薦給圖書館,由圖書館訂購此類新書。但是,至于新書何時到館上架,讀者只能經常登錄OPAC的讀者服務登錄系統才能第一時間知曉。具體操作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新書推薦流程
圖書館的紙質圖書都有庫本,絕大部分圖書存有流通復本。庫本圖書只允許讀者在所存庫室查閱,只有流通復本才可以借出所存庫室乃至讀者方便閱讀的場所。如果在OPAC查到該書已由本館借出,已無圖書可借,而讀者又十分需要此書來閱讀,只能通過預約此書來借閱。如果預約成功,圖書到館后,預約者優先獲得借閱權。但如果想知道預約圖書到館的時間,讀者必須經常登錄OPAC的讀者服務登錄系統。圖3即為預約圖書流程。

圖3 預約圖書流程
上面三個流程都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對讀者而言,讀者需要了解相關的信息,必須得經常登錄“讀者服務登錄系統”查看,歸還圖書誤時還得繳納一定的滯納金,如果讀者借不到圖書又無法查到某些重要的信息,從而影響工作效率;對圖書館而言,也不符合必須優化讀者服務的業務流程的需要,必將嚴重影響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影響讀者對本館資源的利用。
為適應圖書圖書館OPAC自動化的發展,提升工作效率,有必要增加新的功能,并對圖書館“讀者服務登錄系統”業務流程進行調整。調整后的“讀者服務登錄系統”中的借還圖書、推薦新書和預約圖書的流程如圖4所示:

圖4 借還圖書、推薦新書和預約圖書的流程
和前面的流程相比,在系統中增加了新的手機短信提醒模塊,就免除了讀者務必隔三差五的登錄“讀者服務登錄系統”查看信息的煩惱,在沒有達到每人擁有一臺電腦的現階段,讀者每登錄一次“讀者服務登錄系統”,就得跑一次圖書館,費時耗力。有了手機短信提醒功能,讀者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收到信息,為采取相應措施并及時處理相關事務創造了有利條件,大大節省了時間,也減輕了讀者的經濟負擔,整個流程得到優化,效率提升,也提高了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基于一切為了讀者的原則,針對方便讀者使用的要求,在不改動原有OPAC書目查詢系統結構的情況下,增加了手機短信提醒功能,提出了借還圖書、推薦新書和預約圖書實現的流程和思路,如圖5所示:

圖5 手機短信提醒功能的實現思路和流程
當讀者借閱圖書、預約圖書或推薦新書成功后,讀者可以通過登錄“讀者服務登錄系統”和提醒“手機短信提醒”服務兩種方法獲悉圖書應還日期、預約圖書到館時間及新書上架的日程。此種功能的實現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服務個性化的要求,提高了圖書館的管理水平,使圖書館的有限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手機短信提醒是讀者已經借閱的圖書即將到期、或者已經預約的圖書館已經到館或者是讀者向圖書館推薦的新書已經到館上架,讀者所使用的手機服務運營商通過短信提醒讀者相關的信息以便讀者及時辦理相關手續的一種服務。這種服務可以省去讀者反復登錄“讀者服務登錄系統”的低效甚至是無效工作環節,進而縮短了舊書的上架周期,也暢通了無論是新書還是舊書的流通渠道,提高紙質圖書的利用率。
用戶界面是指對軟件的人機交互、操作邏輯、界面美觀的整體設計。友好的用戶界面讓軟件的操作變得舒適、簡單、自由,它充分體現軟件的定位和特點。在設計手機短信提醒模塊應用界面時引入用戶智慧,將用戶的思想與館藏資源聯系起來,產生良性互動,實現共贏[2]。手機短信提醒用戶界面如圖6所示:

圖6 手機短信提醒功能用戶界面
手機短信提醒功能用的戶界面主要由導航選擇區也叫功能模塊區、個人信息區和結果顯示區組成。導航選擇區置于左上角,結果顯示區位于中間,其內容包括參數設定和功能按鍵等。當讀者點擊導航選擇區的“手機短信提醒”功能時,結果顯示區就會出現“開通手機提醒”或“關閉手機提醒”功能。如果讀者選擇“開通手機提醒”功能,輸入手機號碼后并“提交”后,手機號碼就已經被綁定,如果號碼輸入有誤,還可以更改。當不需要該功能的時候,可以“關閉手機提醒”。界面友好,操作簡便。
如果手機提醒功能的應用能實施,將會給讀者、給工作人員乃至圖書館都帶來巨大的效益。但是開通手機短信功能,必須協調好以下幾個部門之間的關系。
①首先要處理好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關系。圖書館要保護好讀者的信息,不泄露讀者的手機號碼,讓讀者放心。
②要處理好圖書館與手機短信運營商之間的關系。因為任何手機短信都必須經過手機運營商的運作才能實現,所以圖書館應與移動、聯通或電信公司密切合作,確保短信發送準確無誤。
③更要處理好圖書館與學校、學校與移動、聯通或電信公司的關系。因為手機短信運營商不可能免費幫助圖書館發送短信,圖書館的經費又非常有限,難以劃出一部分的經費來支付這些短信的費用;如果由讀者來支付,雖然一學期就那么兩三次,也就是兩三角的錢,遠比超期幾天所付的滯納金少,可是由于心理作用,短時間內讀者還是不太愿意支付這幾角的錢,他或許選擇經常登錄“讀者服務登錄系統”來了解相關的信息。因此很有必要由學校調撥專門的經費,既然學校的經費是為了服務學生,那么這筆開銷也就名證言順了。學校可以設立專門的賬戶,這個賬戶內保存著每位在校生的信息。只要圖書館的自動控制系統在圖書館規定的讀者該歸還圖書館書籍的日子前幾天向某一讀者發出提醒圖書即將到期的信息,移動、聯通或電信公司的系統就會自動地從學校的專門賬戶中扣除該短信的費用。至于每條短信的費用,學校可以與移動、聯通或電信公司共同協商,價格應該比平常短信服務費用便宜才比較合理。還可以爭取短信運營商的免費支持,因為這些短信的費用并不高,短信運營商每拉到一個客戶的收益要比短信的費用不知多多少倍,只要運營商免費贊助手機短信提醒功能,也相當于為他們做廣告宣傳,他們將會爭取到很多學生客源,而這些客源又是非常強的電話、短信和手機網絡消費群體。
④還應該處理好學校與學生讀者之間的關系。因為學生經常變換手機號碼,如果讀者的綁定手機號碼與賬戶中的號碼有誤,營運公司劃不出來信息費,必然會影響到以后的正常運轉,所以學校的賬戶中應有一個學生能修改電話號碼的入口,以便始終保持收到短信的學生讀者的手機號碼與被扣賬戶中讀者的號碼及姓名一致。
OPAC web2.0圖書館館藏書目查詢系統通過增加手機短信提醒功能模塊,使圖書館的讀者個性化服務不斷優化。采用手機短信提醒功能省去了原有的讀者反復登錄“讀者服務登錄系統”來查閱所需信息的環節,不僅能提高借閱圖書成功的速度,縮短圖書流通的周期,更重要的是滿足讀者及時借閱圖書的要求。但是在手機短信提醒功能開發過程中,開發思路必需嚴謹,邏輯清晰,并與讀者反復討論和溝通,明確讀者的需求,開發出簡單易操作的手機短信提醒功能。手機短信提醒功能操作簡便,所需費用不高,而且,OPAC Web2.0便于讀者使用,體現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和讀者的參與性的特性也更加鮮明[3]。因此,OPAC web2.0圖書館館藏書目查詢系統的手機短信提醒功能在圖書館的管理服務工作中具有推廣前景。
[1]趙小娟.高校圖書館的網絡化建設與發展[J].現代情報,2003(8):94-96.
[2]徐少同,李書寧,徐文賢.OPAC 2.0發展研究[J].圖書館論壇,2007,27(5):86-89.
[3]余金香,李書寧.Web2.0時代OPAC發展研討[J].圖書館雜志,2008(8):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