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輕工業學校 周 平

30多年來,我國改革開放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目前,我國正從一個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快速轉變,這就需要大量高技能的產業工人和技術能手做支撐,而以培養高技能從業人員為己任的中國職業教育面對如此劇烈的變化顯得適應不足。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使得職業教育的社會需求、培養目標、培養方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職業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職業教育戰略轉型已經成為更快更好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職業教育的轉型,教師的實際動手能力、技能操作教學能力成為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非常重要的職業素養和亟待提高的關鍵能力,本文,筆者就職業院校教師操作技能提升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受市場經濟和西方價值觀的影響,一些教師的思想觀念和師德素質水平有所下降。
2.部分教師對學生了解不夠、進而造成其管理學生的能力偏弱。
3.許多專業課教師來源于工科院校,缺乏教育理論背景,教育教學技能不足,需要進一步培養。
4.真正達到“雙師型”水平的教師嚴重缺乏。
在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當中,教師的思想觀念和師德素質水平的穩步提高是基礎,真正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關鍵所在。這是由我國目前的特殊國情所決定的:一方面,我國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需要大量高技能的產業工人做支撐。另一方面,近些年,由于教育事業的高速發展,高校的大量擴招,許多過去在企業由職業院校學生承擔的現場技術員的崗位都被高校畢業生取代,職業院校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就體現在操作技能的高低上,而且,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生產企業的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對設備操作人員的素質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沒有經過職業院校的嚴格訓練,很難快速上手,適應工作。因此,培養高技能產業工人的重擔就責無旁貸地落在以培養高技能操作能手為己任的職業院校身上。
“雙師型”教師實際上是根據職業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對專業課教師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已經成為中職學校發展的迫切需要。在職業學校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對深入開展產學研結合,制定符合就業市場需要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計劃,編寫契合生產實際的校本教材,學校的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大幅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教師的教學科研都會產生非常積極廣泛的影響。
1.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從人事、資金等方面加大對教師操作技能的培訓力度,幫助職業院校落實“雙師型”教師的引進、管理問題。同時,繼續大力舉辦國家及省級的中職學校優秀骨干教師技能培訓,全面提高中職學校教師教學和技能操作水平。
2.“雙師型”教師隊伍主要靠從校外引進不現實,依靠外聘兼職教師雖然可解燃眉之急,但也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不利于學校自主教學能力的培育,教學管理難度加大,外聘教師與學校校園文化不相容等。因此,職業院校要立足于開拓思路,廣開渠道,強化“雙師型”教師的自主培養。
(1)校企合作是提升教師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徑。
首先,學生操作技能的學習是為就業服務的,因此,操作技能的特點決定其在培養過程中不能脫離企業現實。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來到企業應該馬上適應企業工作環境,成為企業生產骨干,但遠離真實生產場景的課堂教學,很難達到這一要求。其次,職業教育是服務經濟建設、實現廣泛就業的教育,因此,校企合作顯得尤為重要。校企合作時,學生可以到合作企業實習,在真實生產環境下,接受職場環境熏陶,建立良好職業道德理念,掌握實用操作技能,學校與企業可以建立“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合作關系,開展針對企業難點的課題研究,共同攻克企業技術難關。職業院校的教師還可以去合作企業實習操作技能,接受生產實踐洗禮;學校也可以聘請合作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到校兼職任教,讓學生迅速了解最新的生產實踐信息和操作工藝方法。通過校企合作,學校專業課程建設、教學以及校本教材編寫都可以與企業密切結合,企業一旦嘗到了合作辦學的甜頭,就會為了自身的需要積極為學校提供專業信息及人力、物力等相關幫助,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學校向企業源源不斷提供智力與人才支持,企業為教師和學生提供生產實習場地,教師直接參與企業產、研、銷各環節經營活動,及時掌握新知識、新技術和新工藝,同時也增強了教師的實踐和教科研能力。因此,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非常良好的培養平臺,通過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需要指出的是,校企合作辦學,開門辦學,可以引導教師走出去,在社會實踐中不斷錘煉技能,提高能力素養,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得到充分鍛煉。但這樣操作也可能出現教師因脫離教學崗位時間較長引起教學素養下降,因此,學校應有相關配套措施,制定專業課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的有關規定,規定中明確在編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生產性鍛煉的時間、任務、待遇、要求等,使這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教師在校外實訓也可以做到無后顧之憂,這樣操作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有效防止個別教師放松自我修養造成專業理論知識和教學技能的下降。
(2)采取確實有效措施,努力加強對在職專業理論課教師技能操作能力的培訓和培養,在不斷提高學歷層次和理論水平的同時,制定規劃,要求他們每年有一定時間到企業生產、管理一線或學校實訓基地進行實踐鍛煉,包括動手能力訓練,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加強理論和考證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和理論水平,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勵督促專業理論課教師通過艱苦實踐,考取相關專業的技術操作資格證書或教育部組織的教師專業技能培訓合格證。選派優秀中青年教師到國家重點建設骨干教師培訓基地進行業務進修和專業技能培訓,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師傳授專業操作技能的水平。
(3)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鼓勵和鞭策廣大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積極學習操作技能,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積極考取職業技術證書,以適應職業院校發展的迫切需要。
(4)積極組織各種類型的技能校本培訓和考核競賽等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操作水平。
(5)廣開門路,在充分利用校內實驗實訓基地進行教學建設的同時,積極開拓和利用校外實訓基地對專業課教師進行在職操作技能培訓。在課堂教學和校本教材的編寫中盡可能結合企業生產工藝流程,采集生產一線工藝方法和數據融入教學環節;引導教師在指導學生實訓、實驗、課程設計時努力探索與企業的真實需要相銜接,通過校內外實訓基地、實驗室等的建設提高,鍛煉教師的教科研和產品研發能力;采取措施,積極鼓勵督促教師對外開展專業技術服務。
3.吸收一些技術師范院校的研究生和優秀本科畢業生充實師資隊伍,。這些畢業生熱愛職業教育,重視實踐,初步具有“雙師”素質,他們很多人取得了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在職業學校任教,留得住,用得上。
4.接納兼職教師。國外職業學校及國內民辦職業學校的兼職教師比例很高,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學到最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提高教學質量;而且也有利于專業調整,更好地適應專業變化的需求;同時,還有利于減輕學校的經費和福利負擔,降低辦學成本,提高辦學效益。當然兼職教師比例也不是越高越好,而應依各校情況而定。可以建立兼職教師人才庫,加強對兼職教師的管理,調動他們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教學作用。但是要注意擇優選聘,注意與校園文化的融合,更要注意充分發揮外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揚長避短,既為填補本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空白,更為以后學校發展奠定基礎。
綜上,專業課教師操作技能欠缺,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不足是影響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性問題,值得引起職業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