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基水電熱力有限公司 通訊車間 陳國良

近年來,隨著礦區通訊業務的快速發展,固定電話業務通訊局(站)間的數字中繼線路、數據業務傳輸網絡已被光纜所取代,現代通信業務的傳輸主要依靠光纜進行。本文,筆者結合實際生產情況,總結分析了一些光纜線路施工維護中的常見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處理措施。
在制造和施工過程中,很多因素都可能導致光纜外皮損傷。外皮輕微的損傷沒有傷及纖芯,線路可以正常運行。對沒有傷及纖芯的光纜,其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大大降低,對于這種情況的外皮損傷,在實際施工中可采取熱補或熱縮套的方法處理,以確保其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熱補是用電烙鐵或噴燈,將光纜外皮破損點熱熔或吹熔,事先選取一塊比破損點稍微大點的光纜外皮敷上,使之熔為一體。此方法僅適用金屬防潮層沒有破損的情況下。若金屬防潮層破損,應采用熱縮法,用熱可縮套管或熱縮帶進行包扎修復。破損嚴重的光纜必須截斷,重新做頭接纜。
在施工過程中,張力、彎曲、擠壓以及安裝半徑過小的光纜或光纜長期受力使之存在殘余拉力,都會導致光纜線路衰減。運行中受外界震動、蠕變溫度等因素產生的張力、彎曲以及潮氣產生的氫氧基都有可能產生信號傳輸光纖損耗,使線路衰減整體增大。目前,光纖在1.3 μm 波長上的損耗達0.34 dB/km,在1.55 μm 波長上的損耗為0.18 dB/km,一旦光纖受到以上因素影響,衰減將有可能增大。如果線路衰減出現明顯增大,用光時域反射儀(OTDR)在1 550 nm窗口測試線路表衰減情況,測試曲線平直均勻,接頭處臺階無明顯增大,原因如下。
1.光纖溫度特性差。光纖的溫度特性,是指在高、低溫條件下對光纖損耗的影響,一般是損耗增大。應在工程設計時,務必選用溫度特性良好的光纖。施工中如遇到幾種溫度指標的光纜,應根據敷設方式、使用地段進行配盤。
2.進水以及潮氣侵入產生的氫氧基與石英材料本身的缺陷和所含雜質反應產生損耗。這些問題將造成光纖在1 300 nm窗口、特別是在1 550 nm 窗口衰減增加,且有遞增趨勢,對已判斷存在這一類故障的光纜線路,如果衰減增幅超過線路衰減設計余量,應更換該段光纜。
在施工中,生拉硬拽光纜,野蠻裝卸,甚至在光纜盤嚴重損壞的情況下將光纜拉出,最有可能造成光纜損壞,此外敷設過程出現光纜打結、拉伸變形、外皮劃傷等也會損壞光纜。彎曲半徑過小使光纜外護套管或光纜加強件打折,光纜扭絞、背扣,導致金屬防潮層開裂,光纜纜纖芯變形。以上因素都會使光纜受到損傷,產生物理變形,從而使光纖受到擠壓引起局部損耗甚至斷纖。用0TDR測試往往會在非接頭位置出現局部損耗。另外一種情況是在同一光纜中的所有光纖應當長度相同(需要有一定的測量精度),如果不同,可能表示有一根或多根光纖斷裂,意味著有斷點。實際施工中光纜受到外力沖擊時,光纜外皮會有損傷痕跡且變形明顯,可以先用工具將變形處小心復原。有時光纜受到外力沖擊時,光纜外皮并沒有明顯損傷痕跡,解剖光纜后會發現套管明顯變形,光纖受到過擠壓。施工過程中出現外力沖擊光纜問題時,應該用OTDR進行測試,觀察判斷在該沖擊點處是否有臺階或斷纖產生,若有,待臺階消除后應用熱縮管縮封加固沖擊點處。對不可恢復的臺階或斷纖,則需在沖擊點位置重新做頭。
光纖連接后,光傳輸經過接續部位可以產生一定的損耗量,被稱為光纖連接傳輸損耗,即接頭損耗。一般情況下,光纖接頭損耗可以做到0.08 dB以下,但在實際施工中,往往達不到要求,原因如下。
1.被連接的兩根光纖其本身的幾何、光纖參數不完全相同,導致接頭損耗增大。由于光纖生產廠家不同、批次不同,光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配。實際工作中要盡量選擇同一廠家、同一批次、參數相同的光纜,降低光纖的連接傳輸損耗。
2.在熔接技術中,制備端面至關重要,它是低損耗連接的首要條件。要求光纖端面為平整鏡面,端面垂直于光纖軸,同時要求邊緣整齊,無缺損、毛刺。當切割刀使用較長時間后,切割質量會下降,如果每次光纖端面制備過程中都需多次切割才能符合端面制備要求,就要考慮更換刀面或切割刀。
3.熔接參數設置不當,造成熔接質量下降,接頭損耗變大。應依據接續環境的不同和接續光纖種類的實際情況,要相應調整熔接機的熔接參數,使接續達到最好水平。
4.事件疊加造成接頭損耗居高不下。這一般是由以往事故搶修增加的接頭與原有接頭位置較近或故障點附近幾十米內還有其他故障點存在所造成的。OTDR測試時,反映到OTDR曲線上判斷為同一個事件,即事件疊加。
5.收容盤內光纖盤放不當。在光纜線路測試工作中,有時會出現光纖損耗在l 310 nm窗口正常、而在1 550 nm窗口光纖損耗非常大的情況,造成此類問題主要原因是接續盒內收容盤光纖盤放半徑過小,光纖受擠壓、拐急彎,產生彎曲損耗所引起。當收容盤內光纖盤放直徑小于2 cm 時,光纖的損耗在l 550 nm 窗口會急劇增大。可打開接續盒,重新盤放,避免出現直徑小于2 cm的小圈兒以及光纖受擠壓、拐急彎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