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中順
崇信縣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群眾最關心的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業新技術推廣、扶貧開發、土地復墾、梯田建設、水電路建設等開展監督,為推動崇信農業產業化健康、穩步發展夯實了基礎。一是堅持走訪基層代表,傾聽基層代表對農業產業化及民生工程建設的意見建議,加強對農業產業的監督。僅2011年,崇信縣人大常委會領導下基層18次、走訪基層代表96人(次),征集到基層代表對農業產業化、民生工程建設方面的意見建議13條,涉及梯田建設、土地復耕、提高養殖技術、提高種植蔬菜技術、提高果園管理技術、增加農田灌溉面積和加大對牛、果、菜產業的扶持力度及資金投入等,經常委會研究后,轉交有關部門辦理。二是堅持對農業產業開發進行專題調研、視察活動,確保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質量與速度。常委會每年選1~2個農業產業項目作為調研、視察的主題,對產業開發的現狀、存在的問題、發展思路、意見建議開展全面調研視察。2010年對全縣林果產業進行調研,2011年又對草畜產業進行了調研,針對農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效益不高、由于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搞勞務組織動員農民投工投勞難度較大、農業產業規模較小和效益不高等問題,提出了“提質增效、壯大規模、強化管理、集中突破”的建議。為此,縣上提出了“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在提質增效上實現新突破”的發展思路,要求牛產業要以小區建設、基礎母牛保護和秸稈轉化利用為突破口,新建養殖小區7個,玉米秸稈轉化利用率達到90%;狠抓果園管理,集中開展“果園管理質量年”活動,建辦標準化示范園3萬畝,新植果園1萬畝;新建日光溫室100座 ,蔬菜拱棚2500座,種植蔬菜6萬畝,實施13個村新農村建設和舊村改造示范點,配套建好電、水、路等基礎設施。三是加強執法檢查,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對涉及農業產業化方面的種子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農業技術推廣法、安全生產法、食品安全法、藥品管理法、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甘肅省農民承擔費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進行了執法檢查,有效遏制了假農藥、假種子等傷農害農事件的發生,為全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