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仁
啟功研究的當代意義
最近我寫了一篇《啟功先生的文化價值》的文章,主要觀點是啟功先生的文化成就能夠橫跨學術與藝術兩大領域,且在很多具體領域中,都達到當代頂級水平,是名副其實的全能學者和藝術家。再加之他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因而堪稱是一位“間世”的文化大師,其文化意義也將超越當代的局限,影響到更久遠的將來。
如果這一觀點成立,就給我們帶來一個新課題:即如何做好“啟功研究”的工作,以推動我們的文化事業。
如在書畫領域。啟先生的書畫,尤其是書法,雖然有很多難以言傳的高妙之處,但實際上卻有一條最基本的法則和底線:即堅守本色之美,亦即以雅俗共賞、賞心悅目、娛情悅性之美為美,具體說來,即以雅潔、高華、和諧、雋秀、飄逸為美。而實踐這一美學原則的途徑,就是踏踏實實地繼承傳統,扎扎實實地打好基本功,在通融傳統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家之風。為此他曾明確地反對那種“浮煙漲墨”式的、只能給人以壓抑感的畫風,曾云:“常見畫費九牛二虎力,浮煙漲墨塊塊黑石頭。吾病心胸氣悶已經歲,那堪再壓木炭千層樓?!保ā稛o款雪景牧牛圖》)也曾委婉地反對某些刻意標新立異、其實是不知所云卻號稱“現代派”的書法:“璀璨斑斕,陸離光怪。瞻前顧后,稱曰現代?!保ā度毡粳F代派書法展覽征題》)而我們現在的書畫創作確實存在嚴重的浮躁之風,有些書畫家急功近利,不肯在基礎上下功夫,或自知如此下功夫很難超越別人,便急于走終南捷徑,刻意標新立異,片面地以奇為美、以怪為美、甚至以丑為美。為此還提出很多理論,如強調什么“視覺沖擊力”,為了彰顯個性就要“拉開距離”,并片面強調“筆墨當雖時代”等等。如果不滿這種風氣,它們會反唇相譏,稱你為保守派。不錯,書畫藝術是視覺藝術,講沖擊力也要看如何沖擊,如果沖擊到只剩驚悚、駭目,那還有什么美感可言?漢字自古以來就是由那些有限的部首、部件構成,如果為了凸現所謂的個性,便任意地拉開與傳統的距離、與他人的距離,那將把漢字肢解扭曲到什么程度?“筆墨”確實“當雖時代”,但違背傳統規律的“筆墨”并不是引領“時代”的筆墨,即使是力主這一主張的石濤,也曾忠告人們“畫家不能高古,病在舉筆只求花樣”,此語正可用在當今某些人的身上。我想,學習、研究啟先生的書畫,首先要學習他為書作畫的態度,學習他對優秀傳統的堅守及在此基礎上的合理創新,這對醫治當前書畫界的浮躁之風無疑是一幅良藥。
又如在詩詞創作領域。目前對現當代古典詩詞創作的研究還相當薄弱。研究古典詩詞的,認為這不屬于自己的時代;研究現當代文學的,認為這不屬于自己的文體。這與當前舊體詩詞創作極度繁榮的現狀很不相稱。而我們研究現當代的舊體詩詞創作不外乎兩方面:即如何將繼承與創新相結合。而啟先生在繼承與創新、雅與俗相結合方面都取得卓越的成就。他的高雅之作格律嚴謹,語匯典雅,對仗工整,用典考究,尤其是那些借助雙關象征手法的詠物寄托之作,可謂臻于極致,也為當代如何以傳統手法來表現時事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他那些看似俚俗的作品,其實都充滿了大智慧,新意境,新思想,尤其是那些幽默詼諧之作更是獨樹一格,堪稱是對中國詩詞發展史的一大貢獻。但有些人卻認為啟先生的幽默只是一味的俚俗,這是一種誤解。這就證明在這方面確實存在討論的必要,通過這樣的討論將會對發展當代詩詞風格的多樣性起到積極的作用。
又如在文物鑒定領域。文物鑒定現在幾乎成為絕學,啟先生雖然寫過很多文物鑒定的論文,但這門學問必須建立在大量“經眼”的基礎上。啟先生當年與幾位鑒定大師一起經眼過數以萬計的古代書畫,寫下大量的鑒定意見,這都是寶貴的、活生生的教材,我們應該好好整理研究。由此我們還可以引申出一個更深刻的話題。眾所周知,啟先生對作他的假畫、假字有時只能抱一種無奈的態度,但對盜用他的名義在書畫鑒定上作假作偽則不能容忍。現在有些“鑒定家”公開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付錢才鑒,付錢即真,這種現象決不會發生在啟先生身上。不僅鑒定如此,寫字也如此。他為教育、文化、公益部門題字一貫分文不取,對企業部門所付的潤筆也都交學校處理,并把其中很大部分都拿出來濟困助學。他淡泊名利,更淡薄錢財,他的字幾乎有求必應,故流散在社會的數量當居當代書法家之首。這也是他深受各界人士普遍喜愛的原因之一。這也提示我們,學習、研究啟先生,不但要學習、研究他的藝術和學術成就,還要深入學習他的道德品行,這樣才能把“啟功研究”引向更深入的層次,也才能更好地達到“啟功研究”的目的。
此外還有可更深入研究的領域。比如,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能否再培養、“復制”出像啟功這樣的人才?如果這樣的教育體制不能輕易地改變,我們怎樣才能培養出像啟先生這樣全才的文化大師?這也為教育界提出一個嚴肅而有意義的課題。
總之,啟功先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啟功現象”,這一現象包含了很多值得探索研究的課題,我們應該以此為契機,挖掘他在當代的社會意義,以全面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的建設和發展。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
(謹以此文紀念啟功先生誕辰100周年)
book=21,ebook=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