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興元
預算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把“強化國家宏觀調控”目標放到第一條總則里面。那是有問題的。宏觀調控不是越加強越好。宏觀調控搞得不好,就把經濟搞死了。只強調宏觀調控,著眼于短期操作,眼中只有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行不通的。相比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競爭政策更重要。產業結構轉型,所有制結構的轉型,都是需要的。那怎么辦?那就是修改預算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中現行的措辭。加強國家宏觀調控,那不是往往就更加加大財政部門的權力了?我看就是??梢砸髮⑺某伞翱茖W實施財政政策”,溫和一點。然后“保障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目標還需要保留,其后或其前可以加一條“維護納稅人權利”,因為《預算法》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要體現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
實際上,預算收入的取得本來需要由憲法、財政基本法或者稅收基本法做出基本的規定。這憲法當中沒有就此做出規定,另外兩種法律在我國不存在。預算收入的取得是要通過立法的方式,也應該作為原則放進去。至少要把通過立法取得預算收入作為一般規則確立下來,不以立法方式取得的應限于例外。但是,在我們現在的法律當中,通過立法規定各種預算收入是例外,不是例外立法方式成為一種常規。至少這兩個比例關系要調整。
第四條規定,預算分為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障預算。你看看,為什么要寫“公共預算”,難道政府性基金和預算外收入等等就不是公共預算了,難道國有資本經營方面增加的利潤上繳就不是公共預算了?所以這個“公共預算”的概念有問題的。要改為“一般公共預算”。
還有,《預算法》還需要考慮就中期預算做出規定。像申請破產的美國加州斯托克頓(Stockton)市,它的中期預算計劃非常細致,按5年,每年滾動更新。比如說去年通過的中期預算計劃涵括2012~2016年,今年通過的中期預算去掉2012年一年,涵括2013~2017年。這種中期預算非常重要。但是,這種中期預算我們的《預算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中一點都沒有反映。
我們中國是準財政聯邦制框架。一個省就像歐洲一個國家那么大??梢员M量讓各省對省內的貧困地區提供轉移支付,中央提供一些配套性轉移支付,由此強化省級政府對本轄區內部各級政府的預算監督作用。比如,在美國,地方政府是各州的創制物,各個市鎮實行自治管理,但是它們的預算都要報到州里接受合規性檢查。
此外,預算的基本原則方面還可以增加一些。比如維護個人基本權利的原則,輔助性原則和法定授權原則。輔助性原則是指把政府事權交由最低必要級次的政府級次來履行。廣義的輔助性原則還指涉市場或社會能夠承擔的事務,政府不予承擔。法定授權原則,即政府的權力是被立法授予的。在歐洲憲法草案中,維護個人基本權利原則、輔助性原則和(法定)授權原則是三大基本原則。政府的權力來源、國家與社會的關系和政府間關系都從中派生出來。這也適用于預算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