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南京市 練紅寧
從“本報”到標明“某某某報”的轉變
□ 江蘇省南京市 練紅寧
3月以來,細心的讀者發現,南京的《揚子晚報》《現代快報》《金陵晚報》《江南時報》等報的報道中,不僅“本報訊”改為“某某某報訊”,或署名的“本報記者”變身“某某某報記者”,而且文章中出現相同的情況,寫上了報名全稱。我認為這是與時俱進的體現,是適應網絡時代要求的改革創新。
互聯網時代的新聞信息傳播快,一篇好的文章一下子就充斥互聯網,然而由于網絡傳播中人們對著作權保護的認識不足和難度較大,常常出現一些網站在轉載作品時,不僅把作者和首發作品的原創媒體遺漏或故意去掉,以致有的作品續轉過程中,原創作者和原發媒體成了無名英雄,甚至張冠李戴成別人或其他媒體的作品,使原創作者和原發媒體的權益受損。而這一改進的意義,在于既讓人們提高了對著作權保護的認識,又找到了應對網絡轉載問題的保護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