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芯茹
做活民生新文章
文/陳芯茹
目前,我省農村低保家庭中有精神病患者4.5萬人,占農村低保家庭常年病人的39%。農村困難家庭的精神病人,尤其是重癥精神病人,不僅容易造成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社會問題,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如何幫助這些困難家庭減輕重擔、擺脫困境、對精神病患者進行康復治療,是一項亟待破解的民生難題。遼寧省省長陳政高在年初省人代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把啟動農村精神病人集中托管試點作為今年全力抓好民生工程的重點實事之一。桓仁縣委、縣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敏銳捕捉政策機遇,大膽創新工作思路,探索出一條由民營專科醫院提供專業化服務、由民政部門負擔生活費用、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醫療費用的精神病人托管新路徑,以“社會化運營”的方式先于全省做活農村精神病人集中托管這篇“民生新文章”。
利用閑置資產,引入民間資本。桓仁縣城鄉低保及低保邊緣戶家庭中共有精神病患者258人,精神病人家庭需要家人對精神病人進行日常生活照料,不僅限制了該類家庭勞動力外出務工,嚴重困擾了他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而且對周邊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桓仁縣地處偏僻,距離精神病患者治療機構路途遙遠,高額的交通和治療費用,致使該類家庭經濟上、身心上不堪重負,因病返貧和致貧的現象屢見不鮮。為徹底解決精神病患者的托管和治療問題,最大限度地解放農村生產力,構建和諧家庭,提升精神病人家庭的幸福指數,根治因此帶來的致貧和返貧問題,桓仁縣抓住全省實施農村常年病人集中托管和農村敬老院整合的契機,利用閑置的八里甸子鎮敬老院面向社會招商,吸引民間資本,專門成立了由常務副縣長任組長的專題小組,經過考察論證,2010年3月,縣政府與民營精神病專科醫院——遼中縣精神病醫院達成合作協議,將八里甸子鎮敬老院整體出讓給遼中縣精神病醫院,用于建設桓仁縣常年病人(精神病人)托管中心。遼中縣精神病醫院投資600萬元進行改造,當年4月,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床位100張的縣精神病人托管中心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2011年5月,再增加投資1000萬元啟動了二期工程,新增托管綜合樓6000平方米、床位500張。
發揮政府主導,提供優惠政策。為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桓仁縣將精神病人托管中心建設列為全縣招商引資重點項目,享受與實體經濟項目一樣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在收費上,為托管中心建設減免了行政事業性收費;在投入上,將土地出讓金地方留成部分,以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的再投入方式,全部投回到托管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中。為確保托管中心順利運行,按照每名托管對象每月500元生活費標準,將入住的精神病患者應享受的各項民政救助資金作為托管期間的生活費用支付給托管中心,不足部分由縣民政局統籌解決。截至去年底,共向托管中心轉移支付低保金及五保金58萬元,其中2010年19萬元,2011年39萬元;以米糧等實物方式貼補生活費折合人民幣20萬元左右。將托管中心確定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單位。2011年,縣衛生局通過新農合報銷托管對象醫療費用共計240余萬元,轉移支付專項醫療救助資金19萬元。
實施規范化管理,提高集中托管效能。由于接收的托管對象均是農村低保戶家庭中的精神病患者,不同于民政傳統中的“三無”、“五保”老人,他們既有子女又有土地,還有低保收入,因此桓仁縣民政局嚴格界定了托管對象的范圍、托管審批程序。首先,將托管對象的條件界定為農村五保戶、低保戶家庭中的精神病患者,且監護人因病人拖累無法外出務工者。其次,把關入住審批程序。由患者監護人提出托管治療申請,填寫《托管治療審批表》,提供戶口簿、身份證、低保證、五保證等相應證明材料;經患者戶籍所在村村委會、鄉(鎮)政府調查核實并簽署意見后,上報縣民政局,由縣民政局作出審批決定。第三,嚴格明確托管責任。被批準為托管對象后,由托管中心與托管對象的兩名監護人或托管對象所在村委會、鄉(鎮)政府簽訂托管協議,明確托管責任、義務和相關法律責任。
堅持以人為本,提供專業化服務。托管對象入住后,托管中心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常規治療和專業康復治療。在生活照料方面,不僅衣、食、住全部承擔,而且一日三餐科學調配,合理膳食;確保每周洗一次澡,三天洗一次頭,定期剪指甲、理發。在護理方面,對新入托患者、特殊重癥患者及病情經常反復的患者,實行24小時不離視線的重癥監護。在治療方面,以口服藥治療為主,配合精神科專業治療。對所有病人都進行經絡氧治療、行為矯正治療等常規治療;再對不同類型病人進行區別治療。在康復方面,對即將治愈的患者進行工療和農療,通過組織患者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農務勞動和手工勞動,為其治愈后重返社會培養一定的勞動能力和融入社會的生存能力,避免與社會徹底脫節。
經過近兩年的運行,桓仁縣農村精神病人托管取得明顯成效。全縣困難家庭的精神病人得到周到的日常照料和有效的康復治療,解放了困難家庭的勞動力,增加了困難家庭的收入,提高了困難家庭的生活水平。同時,就近入住托管中心還減少了精神病人外出治療費用,減輕了縣鄉財政及病人家庭的經濟壓力。百姓不花錢,政府少投錢,民營醫院提供專業化服務,桓仁縣農村困難家庭精神病人在精神病人托管中心得到妥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