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杜言
沈陽蘇家屯區:創建省級新型城鎮化示范區
文/廖杜言
今年以來,沈陽市蘇家屯區科學謀劃省級新型城鎮化示范區創建工作,制定出臺了《創建沈陽經濟區新型城鎮化示范框架方案》,傾力打造“文化、生態、宜居、宜業、宜游”的山水田園、幸福城區。
優化空間布局,創新發展模式。探索實踐“中心城區—新城新市鎮和重點建制鎮—特色產業村”的三級節點城鎮組團發展體系。一是建設中心城區一級城市組團。圍繞桃仙國際機場和沈陽高鐵,形成由渾南新城核心區、渾河商務城、臨空國際城的“大渾南金三角”城市組團發展新格局,建成沈陽南部綠色低碳環保獨立新城。二是建設新城新市鎮和重點建制鎮二級城鎮組團。形成渾河商務城、沙河新城、佟溝新城、姚千新市鎮4個新城新市鎮以及陳相、十里河等重點鄉鎮組團式發展格局,提高承接核心城區的輻射能力和帶動農村發展能力。三是打造“特色產業村”三級村屯組團。合理規劃農村新型社區,重點打造32個以種植采摘、滑雪溫泉、民族風情農家樂園、農產品加工等為特色的產業村屯和特色產業莊園,促進農村人口實施就地城鎮化。
優化產業布局,增強發展活力。優先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實現會展商務、物流商貿、旅游休閑、物流配套加工和都市型現代農業五大主導產業循環聯動。一是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以渾河商務城和臨空國際城為“雙核心”引擎,努力打造東北知名的物流商貿中心、會展商務中心和旅游休閑中心。二是加快發展新興工業。以沈營產業帶和沈本產業帶為重點,打造臨空制造、物流加工、高新技術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業,使其成為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能耗低的低碳產業示范區。三是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依托永樂農業經濟區輻射帶動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發揮東部自然資源優勢,著力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向規模化、設施化、特色化發展。
優化環境布局,提升發展品質。把綠色、環保、生態貫穿于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中,傾力打造“山水田園,幸福城區”。一是打造宜居生態環境。樹立生態立區理念,集中3年時間開展“綠化家園”行動,重點實施水系改造、污水處理廠建設、生態恢復及退耕還林等工作。二是完善重大基礎設施。加快完成三四環連接線即迎春街改造,加快丁香街南延線建設,實施沈水科技創新區的整體開發,其中新客運樞紐站將在年內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提升區域人文環境。開展“揚文明風采,塑城市形象”活動,充分挖掘域內馬耳山佛教文化苑、沈陽機車博物館的鐵路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促進人與自然、城市與鄉村、經濟與社會的和諧統一。
優化體制布局,提供發展保障。創新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發展的新體制機制,逐步消除體制機制障礙。一是完善城鄉投融資體系。加大財政對城市公益性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鼓勵示范區組建投融資平臺并采取多種形式籌集建設資金,爭取各類金融機構貸款,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二是突破農民變市民的體制機制障礙。探索城鄉人口新的管理辦法,探索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低保邊緣戶救助和城鄉醫療救助制度,逐步擴大廉租房的保障范圍。三是創新行政管理體制。設立渾河商務城管委會等三大功能區,推行經濟區管理模式,將鄉鎮政府轉變為街道辦事處,提高“小政府、大服務”的工作效率,建立了“權責明晰、分級負責、主動高效、督察評價”的工作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