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會接受檢察長辭職能否同時決定代理檢察長
某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變動,該縣人大常委會在決定接受檢察長辭職的同時,立即決定一名副檢察長代理檢察長。這一人事決定權的操作程序是否合法?業內意見不一。有人認為,檢察長辭職,本級人大常委會依法只有接受辭職權,并沒有最終批準權,因此,在未經上一級檢察長提請該級人大常委會批準之前就決定代理檢察長,程序超前,不合法理。也有人認為,決定代理權是人大常委會的法定職權,既然已經依法決定接受了現任檢察長的辭職,人大常委會依法立即決定一名副檢察長代理檢察長,未嘗不可。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人大常委會劉家華撰文認為,人大常委會接受檢察長辭職同時決定代理檢察長實為現實與法律的碰撞。人民檢察院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由于其職能的特殊性,因此在檢察長職務產生和變動時,法律作出了比法院院長職務產生和變動更加嚴格的程序: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須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和人民政府領導人員,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辭職,由大會決定是否接受辭職;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辭職,由常務委員會決定是否接受辭職。常務委員會決定接受辭職后,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備案。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辭職,須報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同時根據人事任免權內涵和各省級人大常委會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條例的規定,在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未決定接受辭職前,辭職人不得先行離職。而檢察長辭職,本級人大常委會依法只有接受辭職權,并沒有最終批準權。因此,在未經上一級檢察長提請該級人大常委會批準之前就決定代理檢察長,程序超前,不合法理。因此時檢察長在未經上一級檢察長提請該級人大常委會批準之前依法不能離職,無需人大常委會決定代理檢察長,決定代理檢察長的時機未到。我們也知道,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須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規定主要是保證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依法履行職務,免受不正當干擾。而現實中根據黨管干部的原則,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出辭職絕大多數是根據上級黨組織的人事安排在任期內職務異動而提出的,甚至在同級人大常委會未決定接受辭職前已先行離職而履新職。人大常委會既然已經依法決定接受了現任檢察長的辭職,人大常委會依法立即決定一名副檢察長代理檢察長,是為了保證檢察院工作的順利開展的需要,否則會造成群龍無首的局面,不利于法律監督工作的開展。當然,我們希望一切嚴格依法辦事。針對黨組織的人事安排的客觀需要,上級黨組織在人事安排時只要在時間上有足夠的保證,上下兩級人大常委會最多在4個月以內就可以依法完成黨組織的人事安排,并保證檢察院工作的順利開展。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人大常委會莊根森撰文認為,人大常委會接受檢察長辭職同時決定代理檢察長并不違法。地方組織法第二十七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辭職,由常務委員會決定是否接
受辭職。常務委員會決定接受辭職后,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備案。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辭職,須報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第四十四條第九項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因故不能擔任職務的時候,從本級人民檢察院副職領導人員中決定代理的人選;決定代理檢察長,須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和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根據地方組織法的規定,人大常委會接受檢察長辭職與決定代理檢察長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人大常委會接受檢察長辭職能否同時決定代理檢察長法律沒有規定,但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在對有關地方組織法的法律詢問的答復,對人大常委會接受檢察長辭職同時決定代理檢察長的做法是認可的。2004年地方組織法第4次修改后,由喬曉陽、張春生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釋義及問題解答》中,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1990年10月15日在對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1990年8月20日:“我區某旗檢察院檢察長辭職,旗人大常委會接受辭職,同時決定一位副檢察長代理檢察長。根據地方組織法的規定,檢察長的辭職,須報經上一級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大常委會批準。在上一級人大常委會未批準原檢察長辭職以前,檢察長的職權由誰行使?”的法律詢問,作出答復:“在上一級人大常委會批準原檢察長辭職以前,原檢察長應繼續行使職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1995年3月6日在對浙江省人大常委會1995年2月14日:“我省淳安縣檢察院檢察長因生活作風問題向縣人大常委會提出辭職。縣人大常委會接受其辭職,并任命一位副檢察長為代理檢察長。依照法律規定,檢察長的辭職要報經上一級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大常委會批準。該市人大常委會剛開過會,批準辭職要等近兩個月的時間。目前,繼續由原檢察長行使職權有一定困難,在上一級人大未批準原檢察長辭職前,可否由代理檢察長行使檢察長職權?”的法律詢問,作出答復:“在上一級人大常委會批準原檢察長辭職之前,如果原檢察長不能繼續行使職權,可暫時由常委會任命的代理檢察長行使職權。”人大常委會接受檢察長辭職同時決定的代理檢察長還可暫時行使職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1995年3月6日對浙江省人大常委會的這一答復,不僅肯定了該縣人大常委會接受檢察長辭職同時決定代理檢察長的做法,還同意該縣人大常委會任命的代理檢察長,在上一級人大常委會批準原檢察長辭職之前,如果原檢察長不能繼續行使職權,可暫時行使檢察長職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這一答復,以浙江省淳安縣人大常委會接受檢察長辭職同時決定代理檢察長為例,從實踐上對地方組織法第二十七條和第四十四條第九項的規定進行了闡釋。立法法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可以對有關具體問題的法律詢問進行研究予以答復,并報常委會備案。喬曉陽、張春生主編的地方組織法釋義與解答精選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有關地方組織法的法律詢問的這些答復,是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認真研究,并按照嚴格的審批程序作出的。這些答復,所具有的權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大常委會接受檢察長辭職同時決定代理檢察長為何引起爭議?問題就出在對“檢察院檢察長因故不能擔任職務的時候”的不同理解。有的人認為,只有檢察院檢察長“缺額”時,人大常委會才能決定代理檢察長。所以主張“人大常委會接受檢察長辭職后不宜直接決定代理檢察長,應待上級人大常委會批準后方可依法決定代理”。這樣的理解是片面的。地方組織法第四十四條第九項規定中的“因故”,不僅僅包含“缺額”這種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1986年4月9日在對安徽省人大常委會1986年4月4日:“縣檢察長離職學習是否應選新的檢察長?”的法律詢問,作出答復:“經與最高檢察院研究,縣檢察院檢察長離職學習期間,可由縣人大常委會決定由一位副檢察長為代理檢察長,至檢察長學習結束時為止。”從這一答復看,在檢察院檢察長沒有“缺額”,只是“離職學習”的這種情況下,人大常委會也可以決定代理檢察長。也就是說,“因故”還包含檢察院檢察長“離職學習”這種情況。所以說,“因故”,不僅僅包含“缺額”這種情況,“因故”也可以包含“人大常委會接受檢察長辭職上一級人大常委會批準檢察長辭職之前”這種情況。綜上所述,本級人大常委會在接受檢察長辭職后上一級人大常委會批準該檢察長辭職之前就同時決定代理檢察長的做法,并沒有違反法律的規定。
人大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