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金增 真正
民政局長的“福利工程”
文/盧金增 真正
“當年劉治溫清正廉潔,為人正派,也確實為百姓做了不少實事。”在記者走訪中,熟悉他的人這樣說道。
“客觀地講,以前我對自己要求還是很嚴格的。”劉治溫在后來反思走向犯罪歧途的根源時這樣說。
據個人簡歷記載,劉治溫1953年出生,大學畢業后,1984年調到臨邑縣縣委辦公室工作;1990年4月起調到德州地委辦公室先后任秘書、科長、副主任。憑借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在政治上進步很快,2005年11月,劉治溫登上了德州市民政局局長的寶座,一坐就是整整6年。
“劉治溫漠視國家政策,違規違法,大肆貪污,權錢交易,他不倒不足以平民憤。”2009年6月,德州市紀委、反貪部門不斷接到關于劉治溫違法違紀問題的舉報,網上也大量出現舉報帖子,內容有條有據。
根據群眾舉報以及網貼中提供的大量線索,德州紀檢部門和檢察機關順藤摸瓜,劉治溫貪污受賄的問題很快浮出了水面。
2011年年初,劉治溫被德州市紀委“雙規”,同年5月移交檢察機關。在查辦劉治溫問題的工作中,其妻姚洪芬、德州市社會福利院職工趙成軍也相繼落網。
2011年2月15日,在第一次法庭審理中,劉治溫對檢察機關首先指控的貪污罪極力進行狡辯:“這12萬元公款,我并未打算不歸還,也沒有指使過會計銷賬、平賬,只是時間太長,我忘記了。”
經審理查明,2007年4月和2009年5月,時任德州市民政局局長的劉治溫曾指使會計,安排人先后從民政局賬外資金賬戶上取出兩萬元和10萬元,分別匯入妻子姚洪芬和女兒劉某的賬戶,直至劉治溫“雙規”期間,他才將此款向德州市紀委交出。
其中,對匯到妻子姚洪芬信用卡上的兩萬元,劉治溫狡辯稱此卡是自己以妻子名義辦理的,是他陪上級領導出差買禮品時花掉的。而在檢察院接受審訊時,他和妻子曾一致供述稱,這兩萬元是用于妻子赴京看病用的。對此,在當庭質證有關證據時,劉治溫再三說自己原來記憶“有點亂”。
對匯給女兒的10萬元,劉治溫辯解是當時女兒結婚急需用錢,才打電話讓會計給女兒匯的,自己從未打算不還。其辯護人亦稱,他并未指使他人銷賬、平賬,應認定此屬性質較輕的挪用公款罪。
經查證,德州市民政局曾一直有個俗稱“小金庫”的賬外資金賬戶,只有局長、分管局長和財務人員高某3人知曉。“小金庫”由高某具體掌管,劉治溫從沒有讓他人經手過,局里其他人更無人知曉。
“上面的資金主要用于劉局長批準的一些不能入單位大賬的開銷支出,他說從中支取我就支取,他支出的錢也沒有歸還過。”高某在接受調查時說。雖然“小金庫”沒有賬目,但對包括劉治溫涉案的12萬元在內的各項支出,高某都進行列表登記,對有關憑據都進行完整保存。在鐵證面前,劉治溫無法自圓其說。“對該部分公款,劉治溫有能力歸還而不歸還,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檢察機關以涉嫌貪污罪對劉治溫指控。法院對劉治溫貪污12萬元的行為予以確認。
為了使自己對福利中心工程建設能夠全面掌控,劉治溫可謂絞盡腦汁、機關算盡。就連施工方都看不下去的三無產品,劉治溫仍堅持使用。不僅如此,在建筑物資的使用上,他還“掛著羊頭賣狗肉”,以次充好。在工程招投標上,他也是一個人說了算。“從前我也想過要嚴于律己的,但身處這個位置上,好多事就身不由己了。在私欲驅使下,我忘記了當初為民謀福利的諾言,利益、錢財沖昏了頭腦,直至落到無可挽回的地步……”案發后劉治溫吐露心聲。
貪污“小金庫”12萬元只是劉治溫經濟犯罪的冰山一角。大量群眾舉報則集中在劉治溫在德州社會福利中心建設工程中, 一手遮天,大肆收受錢財權錢交易。
“在福利中心工程中,你參與負責基建了嗎?”
“我沒有介紹過一個承包商。有關招投標文件都是由基建工作人員寫成報告,經分管局長同意后,才讓我簽字,但我從來沒有直接選擇過建設單位。”
這是法庭上,劉治溫與公訴人的一段對話。然而,事實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據了解,德州市社會福利中心工程于2008年破土動工,是該市民政局下屬的福利院、救助站、軍休所等所有二級事業單位的綜合辦公地點,有大小9棟樓房,實際投資達3億元。直至2010年3月劉治溫調離民政局局長崗位時,該工程仍未徹底竣工。
“縱觀劉治溫的巨額職務犯罪行為,大多是集中在2008年之后發生的。為了使自己對福利中心工程建設能夠全面‘掌控’,劉治溫可謂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承辦本案的檢察官介紹說。
按國家政策,投資此類工程必須通過招投標程序來確定施工單位,還需要具備相關資質條件。而在劉治溫的主持下,該市民政局卻研究決定,對建筑物資的采購,不招標,自行確定供貨商。有的物資,如地板磚、木門等屬三無產品,遭到施工方的拒絕,但劉治溫仍堅持鋪裝。內外墻涂料、保溫材料的品牌、價格寫的是大牌子,但產品卻是無名小廠的。更有甚者,對900多萬元的園區綠化配套工程、600多萬元的電梯等,他不搞投標,強行給了關系商家。
“也就是說,整個工程都是由民政局說了算,也就是劉治溫他一人掌握著承包商的‘生殺大權’。”承辦此案檢察官說。
在劉治溫受賄過程中,其妻姚洪芬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劉治溫在德州市財政局的家屬院內居住,這里門衛保安管理很嚴,不是熟人很難進去。2009年中秋節,水暖安裝商曹某去劉治溫家送禮,進大門時被該家屬院門衛擋住不讓進,只好撥打劉治溫的電話才得以放行。當曹某進了劉家時,劉治溫說了幾句話就出家門了,曹某只好將掏出的裝有1萬元現金的信封留下,并對姚洪芬說:“過節了,你自己看著買點東西吧。”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許多建筑商、供貨商為了向劉治溫行賄,大都把賄金先交給其司機趙成軍,再由趙成軍轉交給劉治溫的妻子。至于是誰送的、因何事而送,姚洪芬也不怎么問,只是對一捆捆的百元大鈔來者不拒。
2009年,趙成軍的姑父在河北秦皇島經營廣東佛山某瓷磚專賣店,經趙成軍幫助運作,在社會福利中心工程瓷磚供貨招標中中標。然而,數批瓷磚送到工地后,大量貨款卻拖著不給。于是,姑父湊齊了10萬元現金送給趙成軍。趙成軍迅速來到劉治溫家中,把10萬元現金遞給姚洪芬,叮囑說:“這是瓷磚公司給劉局長的錢,想在回款方面讓劉局長幫忙照顧照顧。”事后不久,劉成軍姑父的貨款便給付到位。
“這是一張40萬元的銀行卡,是給劉局長的提成。”2010年1月的一天,武城縣某機關干部李某把姚洪芬約到財政局家屬院附近的一個廣場,將一張農業銀行卡遞到姚洪芬的手里。
李某是劉治溫任武城縣縣長時的老下屬,曾求劉治溫“幫忙”成功中標,攬下了社會福利中心工程中空調和電梯業務。事成后,李某大賺了一筆,便給劉治溫打電話,獲得同意后才與姚洪芬相約見面。
經查明,在社會福利中心工程建設期間,劉治溫非法收受工程承包商、工程供貨商賄賂累計164萬元。其中,姚洪芬參與受賄147萬元,約占90%。
“劉局長對我有恩,對劉局長‘報恩’的同時,我自己也能撈點兒好處。”趙成軍供述。
趙成軍原本是劉治溫的司機,后在劉治溫的提攜下,由一名臨時工成為民政局的正式職工。2008年社會福利中心工程動工時,劉治溫提拔趙成軍成為材料工程部部長,全權負責該工程材料的采購,這其中的利益關系不言而喻。從此趙成軍成為劉治溫受賄索賄的得力助手。
據趙成軍供述,2009年4月,劉治溫給他安排了一個“活兒”——跟鋼材商砍價。
“鋼材這塊挺賺錢的,可在里面吃個提成。”劉治溫吩咐趙成軍。
于是,趙成軍很快通過關系找到禹城縣的鋼材供應商賈某,雙方約定“每噸鋼材提成35元至80元”的協議。此日起至當年10月,賈某源源不斷地往社會福利中心供應鋼材,同時不定期地將提成款送給趙成軍。
據統計,趙成軍從賈某手里領取了四次提成款,共計35萬元。為了報答劉治溫對自己的“器重”,他將這些領到的提成款全部都送到了劉治溫家中,“每次送提成時,都把提成表讓姚洪芬看看,再當場撕碎。”
后來,他們如法炮制,多次以同樣的方式拿到混凝土、水暖工程等提成款。
經查明,趙成軍利用擔任材料部部長職務之便,幫助劉治溫向有關工程承包商和供貨商、建筑商收受、索要94萬元。另外,趙成軍個人也借機從中多次非法收受賄賂累計21萬元。
今年4月16日,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劉治溫犯貪污罪、受賄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3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55萬元。法院同時以受賄罪,判處同案被告人姚洪芬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被告人趙成軍有期徒刑5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5萬元。
審判后,劉治溫、姚洪芬和趙成軍均沒有提出上訴。至此,備受社會關注的德州市原民政局局長、正處級干部劉治溫貪污受賄案落下帷幕。
常言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人莫貪,清貧為官是正道”。從小金庫到福利中心大工程,劉治溫等人的貪腐之手伸得越來越長,也越來越肆無忌憚。其中不難發現“獨攬大權”的制度漏洞,而其本身扭曲的人生觀和權力觀,令其面對行賄錢物,從失去警惕到麻木,最后滑向犯罪深淵。這也再次警示手握公權之人:在金錢的誘惑面前,一定要堅守廉潔這一道德底線。
編輯:董曉菊 dxj5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