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視角
2月16日,湖南省長沙市委稱,為將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當地決定成立學雷鋒活動指導處,學雷鋒活動將作為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年度考核依據。學雷鋒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除進行表彰獎勵外,還在評選評優、招考招聘、社會禮遇、子女升學、醫療救護、住房保障等方面給予照顧。
為鼓勵更多的人“學雷鋒”,有的地方對學雷鋒先進集體和個人,除表彰獎勵外,還在招考招聘、子女升學、醫療救護、住房保障等方面給予照顧。有的地方甚至出臺規定,按遺失物價值的10%獎勵“拾金不昧”者。
雷鋒精神閃耀的是人性的光輝,是發自內心的善與愛,無需物質刺激和外在“動力”。當然,不是誰都天生有這樣的自覺。鑒于人與人之間的現實差距,對學雷鋒者予以褒揚表彰,體現了一種社會導向。但這個“度”一旦過了,則容易透出功利的味道,與雷鋒精神背道而馳。
與各種高調的獎勵相比,還要看到,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故事:忘我助人者得到的不是感激而是質疑甚至訛詐,見義勇為者遭遇困境卻求助無門。這就需要我們既要為“雷鋒”營造廣受尊重的社會氛圍,又要著力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使他們不致因學雷鋒添了煩惱、多了困難、惹了官司。如果做好了這些,雷鋒的追隨者肯定會越來越多。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縣委出臺了《科級領導干部德的考核評價辦法》(試行)。在《辦法》中,干部的生活方式、興趣、交友是否健康,是否孝敬父母、善待妻兒,家庭、鄰里關系是否和諧等都被納入考核。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是今天用人標準的本質和核心。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借鑒。漢文帝時“舉賢良方正”、漢武帝時“舉孝廉”,都是實踐的產物,要求被舉之學子,除博學多才之外,更須孝順父母,行為清廉。然而,德也是最難考核的東西,古人雖然對此強調得多,但沒給出什么考核的模式,把干部德的表現情況考實、考準,確是今天各級部門值得用心探索的關鍵環節。
彭山縣將考核量化到個位數的分值,比如政治品德30分、職業道德28分、社會公德28分、家庭美德14分。彭山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寧武說80分以下,不得作為擬提拔任用人選?!八綍r在小區亂停車嗎?和鄰居吵過架沒?亂扔垃圾不?物管費、水電氣費及時繳沒?”諸如此類的問題,橫豎看來都不像是考核尤其是考核準備提拔的干部,倒更像是在評選年度社區好居民。不愛做家務,也成了德的尺子?
所以,與其在“精細”程度方面下功夫,還不如真正地置于公開監督之下,時時刻刻可以“考核”干部的德,尤其是他能否在法律制度的范圍內做好本職工作,這可能還是公眾真正希望看到的干部的“大德”。在監督的制約之下,即便可能“缺德”的官員,也不得不懸崖勒馬。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裸官”監管調研報告》指出,“裸官”是貪污腐敗行為的高發人群,“裸官”治理也已經成為反腐敗的軟肋。
隨著地球村時代的到來,配偶和子女因某種原因均在國(境)外定居或加入外國國籍,或取得國(境)外永久居留權的公職人員已在所難免。但隨之而來的“裸官”監管又成為一大難題。相關資料顯示,外逃貪官現象很是嚴重,近年來,此類案件呈集中爆發之勢。媒體報道的一長串名單大大地刺痛了國人的眼球。
社科院的報告,不失時機地提出了一系列的治本之策。首先,對內科學監管。如果逢貪必治、遇腐即懲的相應措施到位,那就無所謂單獨加強監管“裸官”的問題了。其次,要加強國際合作。加強國際合作打擊貪腐行為已是大勢所趨,但是由于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國際合作尚未啟動,相關法律尚不完備,司法合作機制尚不健全,以至外逃“裸官”被引渡或遣返回國接受法律懲治的渠道仍不通暢。
監管“裸官”的一些治本、治標之策,還需重申:一是要進行徹底公示。比如報告提出,所有處級以上公職人員配偶及子女獲得外國國籍或者獲得外國永久居留權的情況,均應向社會公開或允許公眾查閱。此外,如果眼下公示財產尚有困難,對此類官員的提拔公示中,應附有配偶或子女居留他國情況的內容。二是勸退。在全面公示的基礎上,對于那些子女配偶宣誓效忠他國的官員,有關方面在提拔的時候還應該作謹慎使用的考慮。
□ 編輯 潘 陽 □ 美編 閻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