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杰 顧 理 魏 威
遼寧省大連市第四人民醫院理化檢驗科,遼寧大連 116001
尿氟受很多因素影響[1-2],群體尿氟水平能夠反應氟的攝入、代謝和排泄情況。因此,在進行氟危害調查和評價防治效果時,用群體尿氟水平來分析氟的負荷狀態很有價值[3-4],但由于尿氟的影響因素很多,如與飲食、飲水、飲茶、活動量及采樣時間等因素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導致尿氟的變化較大,因此,掌握本地健康人群的尿氟正常值范圍有重要意義。而大連地區尿氟正常值范圍尚未見有文獻報道。本文采用離子選擇電極法通過對798名正常體檢人群尿氟的結果分析,以了解大連地區尿氟水平。
選擇2011年2~12月大連市內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和高新園區5區來我院進行召工體檢各項檢查均正常、無氟接觸史、年齡為21~53歲的正常人群798名作為測定對象,其中,女417名,男381名。
1.2.1 儀器
上海雷池儀器廠生產的PHS-2C型精密酸度計,恒溫磁力攪拌器及配套的氟電極、甘汞電極等。
1.2.2 試劑
1.2.2.1 氟化物標準儲備液 將氟化鈉于105℃烘2 h,冷卻至室溫后準確稱取0.221 g,溶于去離子水中并移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冰箱保存,此溶液1.00 mL含1.00 mg氟化物。
1.2.2.2 氟化物標準使用液 將氟化物標準儲備液用去離子水稀釋成含氟濃度為0.1、0.2、0.5、1.0、2.0、5.0、10.0 mg/L標準系列。
1.2.2.3 pH為5.0~5.5的總離子強度緩沖液。
1.3.1 標準曲線制備
取標準液10 mL于50 mL燒杯中,放入一根磁力攪拌棒,浸入氟電極和甘汞電極,在磁力攪拌器上攪拌至指針不變,停止攪拌,讀取mV數,以E(mV)為橫坐標,氟離子濃度(mg/L)為縱坐標,在半對數坐標紙上繪制標準曲線。曲線方程為:Y=237.014 3-23.782 7logX,r=-0.999 6。
1.3.2 尿氟含量測定
取尿樣5 mL加入5 mL總離子強度緩沖液,其余操作與標準相同,在標準曲線上查出對應的氟濃度乘以2即為尿氟含量。
采用國產PEMS 3.1醫學統計軟件進行進行數據分析,對不符合正態分布的數據采用對數轉換,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表1可見,尿氟結果頻數不呈正態分布,不能直接用正態分布法處理,因此,需將尿氟結果取對數,進行正態轉換,見表2。將偏態分布資料變換為正態分布后,按正態分布法估計正常尿氟值范圍。

表1 尿氟總體資料頻數表

表2 尿氟總體資料的對數頻數表
從表2可見,尿氟數據對數分布為正態分布,尿氟含量77%的數據都分布在-0.615 4~-0.102 7組段間。
將男417名,女381名的尿氟結果換算成對數統計,按男女尿氟含量頻數分布進行統計學分析。不同性別間尿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126 6,P>0.05)。見表3。按照對數正態分布計算:尿氟的對數上限95%=-0.3385+1.645×0.205 2=-0.000 946;-Log(-0.000 946)=1.00 mg/L。

表3 不同性別尿氟結果比較
不同居住區人群尿氟結果比較見表4。

表4 市內5區尿氟結果比較
根據表4結果,每兩個區之間進行比較,將5個區分為兩組:甘井子區與高新園區為第1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中山區、西崗區和沙河口區為第2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第1組與第2組間,尿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本研究分別計算了兩組尿氟上限值。第1組:尿氟的對數上限95%=-0.380 8+1.645×0.205 7=-0.042 424;-Log(-0.042 42)=0.91 mg/L。第2組:尿氟的對數上限95%=-0.304+1.645×0.1985=-0.022 533;-Log(-0.022 533)=1.05 mg/L。
大連市不同性別與市區之間尿氟的對數上限略有差異,總體綜合,確定大連地區成人尿氟正常值為小于1.0 mg/L。
雖然2005年衛生部頒布了《人群尿氟正常值》行業標準,但在適用范圍中明確指出:本標準不適用于地方性氟中毒病人的個體診斷。當然也不適用于工業性氟病的診斷。根據《工業性氟病診斷標準》中提到:患工業性氟病者尿氟含量往往超過當地正常值。因此,要求各地開展調查研究,據國內87個單位的資料報道[5],尿氟正常上限值為1.05~3.78 mg/L,可見不同地區尿氟正常上限值相差3倍之多,故建立本地區健康成人尿氟正常區上限參考值,已經成為職業病診斷急需開展的研究課題。
從筆者對大連市內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和高新園區5區居住半年以上健康成人尿氟檢測結果表明,在市內不同地區居住的人群尿氟檢測結果略有差異,將其分為兩組,計算上限值分別為0.91、1.05mg/L;男女之間尿氟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上限值為1.0 mg/L;故合并綜合比較確定大連地區健康成人尿氟正常上限值為1.0 mg/L。本次測定數據呈偏態分布資料,因此需變換為對數正態分布,然后按正態分布法估計健康成人尿氟正常值范圍,取95%正常值范圍。
綜上所述,本研究確定的大連地區尿氟正常含量為小于1.0 mg/L,低于國家標準1.6 mg/L,此項結論可為工業性氟病的診斷提供參考;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鑒別排除職業禁忌證,保證職業性健康監護及職業病診斷的質量,提升工業性氟病診斷和治療效果評價的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填補了遼寧省及大連市的空白。
[1]李新新,劉蓮華.蘇州市健康成人尿氟正常值探討[J].上海預防醫學,1994,6(8):31-32.
[2]朱伯相,汪迪光.連云港地區尿氟正常值的調查研究[J].職業與健康,1999,15(1):34-35.
[3]閆慧芳.工作場所有害物質監測方法[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354-356.
[4]Christie LP.The spectrum of radiographic bone changes in children with fluorosis[J].Pediatric Radiology,1980,136:85.
[5]柴劍榮,吳南翔.氟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調查[J].浙江預防醫學,2005,1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