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霖 張天民 秦明珠 孫偉剛 牛頃 吳云霞
(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 天水741000)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簡稱血透)是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期患者的常規替代治療方法,由于其費用高,使患者及家庭不堪重負。為此,我們開展了中藥保留灌腸行結腸透析以減少血透次數的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60 例患者,均為病情穩定且連續每周3 次透析1 個月以上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正常血透組)30 例,男18 例,女12例,平均年齡53.63 歲;治療組(血液透析加中藥灌腸組)30 例,男16 例,女14 例,平均年齡51.43 歲。
1.2 病例納入標準 (1)除糖尿病外的各種原因所致的尿毒癥患者(血SCr≥707.2 μmol/L,CCr<10 mL/min),如慢性腎炎、高血壓腎病、慢性間質性腎炎及多囊腎等;(2)年齡18~65 歲;(3)維持性血透1個月以上。
1.3 治療方法
1.3.1 一般治療 兩組患者均采用足熱量優質蛋白飲食、糾正貧血、控制血壓及對癥等治療。
1.3.2 血液透析 對照組充分血透每周3 次,所有病例選用金寶6LR 型透析器,碳酸鹽透析,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流量200~300 mL/min,時間4.5 h;治療組每周血透2 次,透析條件同對照組,每晚中藥保留灌腸1 次(除外透析當日)。
1.3.3 中藥灌腸 治療組加用中藥保留灌腸,組方:大黃25 g,煅牡蠣30 g,丹參15 g,當歸24 g,黃芪20 g,蒲公英15 g。灌腸方法:上述藥物加水400 mL,煎取藥液250 mL,保留灌腸,保留1 h 后排出。
1.4 觀察指標 觀察血透前后患者癥狀、體征(胃納、精神、尿量及大便等)變化,檢測血透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計算CCr、Kt/V、TACurea,1 個月為1 個療程,連續觀察2 個月。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 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
觀察期間所有患者精神可,胃納佳,治療組患者大便保持稀軟便,2~3 次/d。治療組延長透析間隔時間后,腎功能改善情況及透析的充分性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 >0.05),兩組透析前后BUN、SCr、CCr、Kt/V、TACurea 變化見表1、表2。治療結束后,治療組對殘余腎功能(以CCr 表示)保護作用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P >0.05)。見表1。
表1 兩組透析前后主要生化資料比較 (±S)

表1 兩組透析前后主要生化資料比較 (±S)
BUN(mmol/L)SCr(μmol/L)CCr(mL/min)組別n透析前透析后透析前透析后透析前透析后對照組3027.19±3.109.23±5.40685.00±56.00168.00±42.007.98±3.418.49±5.10治療組3028.12±2.909.06±5.94671.00±62.00174.00±39.508.09±3.088.53±4.93 P 0.350.190.210.290.170.22
表2 兩組透析的充分性比較 (±S)

表2 兩組透析的充分性比較 (±S)
注:Kt/V:尿素清除指數;TACurea:尿素的時間平均濃度。
組別nKt/VTACurea(mg/dL)對照組301.21±0.5410.02±1.41治療組301.22±0.4710.49±1.02 P 0.180.13
血液透析是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期患者的常規替代治療,然而其昂貴的費用使患者及家庭不堪重負。我們開展了中藥保留灌腸行結腸透析以減少血透次數的研究,旨在保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效果和生活質量的前提下,減少血透次數,以達到減少患者治療費用的目的。中醫在提高血透患者生活質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2],結腸黏膜的通透性較好,液體進入后與黏膜下的毛細血管和小血管內的液體進行物質交換,達到清除血液中毒素及有害物質、補充電解質和堿性物質的目的。慢性腎功能不全發展到尿毒癥期,當屬中醫“水腫、虛勞、關格”等范疇,其病機為本虛標實,以脾腎雙虛為其本,濕濁毒盛為其標。血液透析配合中藥保留灌腸,可以起到標本兼治、整體調治的作用[3~4]。尿毒癥期患者脂質代謝異常、貧血加重,這些都是血液透析所不能解決的,而配合中藥灌腸可減輕臨床癥狀。本組保留灌腸方有益腎解毒之功效,方中大黃滌蕩腸胃,通腑泄濁,活血止血,使體內濕濁、水毒排出增加。據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大黃[5]具有降低尿素氮、抗凝、降低血黏度和免疫調節等作用。同時,大黃灌腸后,可促進腸道氮質清除,使糞氮含量增加,血磷水平下降,并有調節免疫功能和延緩CRF 的進展及惡化的作用。煅牡蠣[5]含有大量碳酸鈣、磷酸鈣,通過腸道的吸收可改善鈣磷代謝,另外牡蠣多糖具有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作用。丹參[5]可降低血黏度,減輕血液高凝狀態,調節腎臟血流動力學,降低蛋白尿,延緩腎間質纖維化進程,改善腎功能。當歸、黃芪[6]對心腦腎等靶器官再灌注損傷具有保護作用,此外,對機體免疫系統具有調節作用,能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促進淋巴細胞轉化,誘導產生干擾素及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的活性。蒲公英[5]具有抗菌消炎、抗內毒素之功效,對防止腎功能衰竭的繼發感染有積極意義。
本研究表明,中藥保留灌腸可以延長透析間隔時間,且不影響患者透析效果及生活質量,為患者減輕了醫療費用支出,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王海燕.腎臟病學[M].第2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 441-1 464
[2]王自敏,呂宏生.中西醫臨床腎病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479-492
[3]李愛軍,劉延杰,任朋順.六味地黃湯加減治療慢性腎衰竭尿毒癥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08,30(5):478-479
[4]干方紅.尿毒癥患者的心理狀態與透析效果的關系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0,7(31):151-152
[5]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129-467
[6]李曉玫,王海燕,蔡琪.黃芪當歸合劑對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腎損傷的保護及加速修復作用[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0,16(6):387-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