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紅貴 鄧春漣
(江西省腫瘤醫院 南昌330029)
由于頭部天然的體形,人躺著時活動度較大。頭部腫瘤放射治療時對腫瘤周圍重要器官的保護、擺位及固定等,一直是放療界的重要課題[1~2]。我院對頭部腫瘤放療患者采用熱塑面膜制作面罩加以固定,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材料 所需要的器材有模擬定位機、放射治療機、數字電熱恒溫水箱、熱塑面膜及與之配套的底座、固定塑料頭托、膠布、彩色筆等。
1.2 面罩制作及模擬定位[3~6]在模擬機房囑患者暴露頭頸部或上半身,將與熱塑面膜配套的底座放在定位床上適當的位置并擺正,根據患者頸部長短及頭形等情況選擇適合患者的固定塑料頭托,讓患者根據放療的需要選擇適當的體位臥于定位床上。打開機房激光燈,升床至需要位置,調整患者頭部,使兩側激光“十”字線投射到患者兩側外耳孔同等位置,在透視下調節人體位置,使脊柱在縱向上擺直,使縱向激光線與人體前正中線重合。這時患者體位已擺好,囑其勿動,用藍色或黑色彩色筆標出激光線在患者胸部及頭部的投影。
將數字電熱恒溫水箱加熱至65~68 ℃,把U 型或S 型熱塑面膜放入水中,1~2 min 便透明軟化,然后將軟化的熱塑面膜取出,用毛巾吸收水珠,迅速置于患者頭面部,兩側邊框固定于底座上,用手按壓面膜表面,使面膜與患者面、頸等處的皮膚充分接觸,以便制作的面罩和患者的額、鼻、嘴唇、下頜、頸部的弧形等相吻合,塑出其形狀,待其冷卻變硬成型。在制作過程中,要叮囑患者不能動,始終保證縱向激光線與患者皮膚上的縱軸標記吻合。面罩制作好后,開始定位、攝片,在面罩上激光線3 個“十”字投影處貼上膠布,并用彩色筆標記。面罩上要寫上患者的姓名、所在科室、相應的塑料頭托、定位日期等。定位完成后記錄下各照射野的面積、腫瘤深度、源皮距、機架角度等。
1.3 治療擺位 放好面罩底座,選擇與患者相配的固定塑料頭托,囑患者解開衣扣,與定位時一樣,暴露頭頸部或上半身,利用治療室的激光定位燈和制作好的面罩擺好患者的體位,使3 束激光燈與面罩上的3 個“十”字相吻合。采用等中心照射技術[7]或固定源皮距照射技術,調整好機架角度、源皮距和照射野面積等,正確地插入適形鉛模等,最后開機治療。
1.4 檢測患者放療過程中戴面罩與不戴面罩時體位穩定性差異的方法 隨機抽取120 例頭部腫瘤患者(每例選一個照射野)進行兩種擺位方法(各60例)的對比。面罩固定組:先把治療機燈光野中心對準標在膠布上的照射野“十字”中心,照射完成后立即測量膠布上的“十字”中心偏移的距離;墊棉枕組:擺位時同樣在照射前將治療機燈光野中心對準患者體表野中心,照射完成后立即測量體表野中心偏移的距離。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
頭部腫瘤放療時,用面罩固定或墊棉枕與患者體位穩定性的關系,見表1。表1 顯示,頭部腫瘤放療用面罩固定或墊棉枕時,體表照射野中心偏移情況有非常顯著性差異(χ2=19.492,P <0.005),用面罩固定時患者體位的穩定性較好。

表1 頭部腫瘤放療時體表野中心偏移情況 例
頭部腫瘤放療時,傳統擺位方法是頭墊棉枕,患者側臥或仰臥,放療時患者體位的穩定性較差,這已在檢測結果中得到證實。另外,傳統擺位方法每次擺位時體位的重復性也差;由于皮膚與棉枕間的磨擦牽拉,還會使畫在皮膚表面的照射野(體表野)與實際設野(靶區)不完全相符。
我們采用面罩固定技術治療頭部腫瘤后,臨床效果良好。其優點為[4~6]:(1)此方法在放療擺位中操作簡便、快速、準確;(2)可在同一體位進行多野給角照射,提高了工作效率;(3)提高了治療擺位的穩定性和重復性;(4)照射野的設計更加合理,避免了相鄰野之間的劑量“熱點”和“冷點”問題,有利于提高腫瘤局部控制率;(5)由于只需在面罩上標明照射野及中心點,不需在患者身上用彩色筆劃線,減輕了患者的心理負擔。事實上,隨著精確放療的普及,體位固定裝置已成為保證放療體位重復性和準確性的重要一環[2,8~11]。
面罩使用以來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1)國產的熱塑面膜制作的面罩有一定的回縮性,在放療擺位中許多患者覺得很緊甚至難以承受。通過臨床摸索,筆者發現制作面罩冷卻成型的時間以10 min 為宜。經濟允許的話,可使用進口的熱塑面膜制作面罩,它具有良好的收縮性能。(2)患者的皮膚反應稍重,這是由于面罩及貼在面罩上的膠布使患者的皮膚劑量增加所致[12~13],但患者完全可以耐受。(3)與面罩相配的插銷要便于手工操作(T 型插銷較好),且插銷不宜過長,否則,會影響鼻咽癌第二療程分野時電子線的治療,有時會使限光筒到不了位。(4)畫在面罩和患者體表的參考線應較長,因為參考點較多,體位的可重復性就較好。(5)首次放療擺位時應嚴格核對與面罩相配的固定塑料頭托,若發現面罩上記錄的固定塑料頭托與紙質醫囑上的固定塑料頭托不一致,則應該與主管醫生聯系,決不可主觀臆斷。(6)用面罩固定患者后,有時患者會覺得特別不舒服,或者與以往放療戴面罩時的感覺明顯不同,此時應該立即松脫面罩,重新擺好患者的體位,直至患者舒適為止。(7)現在調強放療已成為常規放療,放療擺位時應充分考慮到機架旋轉過程中是否會和治療床相撞以及治療床的邊框、有機玻璃體的金屬邊框是否會遮擋射線。(8)每次放療結束后,患者的面罩應該整齊擺放,這樣既整潔,又可防止面罩變形。(9)有的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放療,因消瘦或腫瘤縮小,原來與頭顱相配的面罩變得相對較大,固定作用減弱了。因此,建議在縮野時或放療期間重新制作面罩,以確保療效。
[1]胡逸民.腫瘤放射物理學[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362-366
[2]王瑛.如何保證擺位準確[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06,15(6):470-471
[3]殷蔚伯,谷銑之.腫瘤放射治療學[M].第3 版.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116-169
[4]胡逸民,楊定宇.腫瘤放射治療技術[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9.196-205
[5]鄧春漣,陳廣華,吳建國,等.適形放療在60Co 放射治療機上的應用[J].江西醫學院學報,2007,47(3):77-80
[6]鄧春漣,丁生茍,黎杞光,等.面罩適形技術在頭部腫瘤放療中的臨床應用[J].實用癌癥雜志,2004,19(6):653-654
[7]鄧春漣,吳建國,丁生茍,等.中心照射技術[J].醫用放射技術雜志,2003,25(12):8-9
[8]Bentel GC,Marks LB,Sherous GW,et al.A customized head and neck support system[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5,32(1):245-248
[9]鄧春漣,吳建國.坐位放療支架的臨床應用[J].實用癌癥雜志,2007,22(2):170-174
[10]鄧春漣.乳腺癌患者術后放療體位固定方法的臨床研究[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8,8(2):22-23
[11]金亮,鄧春漣,孫雅潔.支架在直腸癌患者膝胸臥位放療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9,9(1):62-63
[12]David EM. Dose behind various immobilization and beammodifying devices[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5,32(5):1 193
[13]姜秀英,黎靜.面部“U”型固定架對皮膚劑量的影響[J].腫瘤防治研究,2005,32(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