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可樂屏科技有限公司
上菜慢讓餐廳遭到不少抱怨。可是如果客人點了菜,廚師卻忘了做,遭到的不只是抱怨,而是實實在在的經濟和信譽損失。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發生,餐廳一定會把“回頭客”通通變成“一回客”,客人再也不會光顧了。
餐廳老板當然知道這都是丟單惹的禍,可是在他們的印象中,丟單是行業通病,無法完全避免。
餐廳如果完全不用餐飲軟件,依靠服務員進行手工下單,由于字跡難辨或傳遞保管問題,丟單的情況比較常見,這還情有可原。可是,使用餐飲軟件的餐廳也會出現丟單情況。由于軟件開發商程序設計水平良莠不齊,廚房丟單率能控制在1%的餐飲軟件已經很好了,丟單率3%以內是業界正常情況。

業內人士都認為100%不丟單的餐飲軟件是不可能有的,撇開軟件不談,因為打印機出單的方式是物理方式,誰也無法保證打印機每分每秒都處于正常狀態,如果打印機壞了、斷電或者沒紙了,工作人員又沒注意到,丟單便成了必然會發生的現象!
還有另一種丟單情況也無法避免:廚房特定的工作環境無法保證熱敏打印紙打出的訂單清晰整潔,不是沾了油就是沾了水,從傳菜口分到配菜員再送給廚師,嚴重時訂單干脆成了“白條”,原先點的菜完全看不到了,這種“丟單”更讓后廚無奈。
問題的癥結一直很清楚,但要徹底解決丟單難題,靠改良不行,必須全面革新——廢掉打印機出單模式,杜絕物理故障,取消紙質訂單,全面實現無紙化訂單傳遞。
用智能廚顯指揮系統顛覆打印機物理傳單方式,既要從軟件架構上將餐飲系統延伸到廚房,又要在硬件設備上全面創新。很顯然,用觸摸屏設備替代打印機既可以解決不可控的物理問題,又可以擺脫紙質訂單的缺點,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紙化管理。無論從架構安全性、成本控制、有利環保的角度看,這一方式都符合發展趨勢。
打印機只能單向接收文字,無論在信息的單一性還是接收速度上都存在一定局限。而觸摸屏有操作系統,不僅可以實時從服務器上讀取數據,顯示在廚師面前;而且斷電也可以重新刷新,重新獲取,不存在丟單的可能;并且訂單是以圖片、文字、聲音等更加豐富的形式雙向傳送,使廚房管理方式實現本質上的跨躍。

涼菜廚師劃單觸摸屏

配菜員專用觸摸屏

全密封四防設計
如果放眼世界看一下后廚信息化這方面的案例,就知道我們面臨的技術差距有多大。目前,麥當勞、肯德基都使用國外開發的廚房訂單顯示系統(KDS)。對于廚房標準化的管理是國外餐飲業最為重視的環節,如果沒有廚房信息化的支撐,這些店根本無法運營和擴張。廚房信息化不僅是連鎖復制的需要,其生產流程的數據也會對中央廚房和新品研發中心帶來更多研究價值。
國內餐廳使用的多為打印機出單方式,根本原因是中餐制作出品流程復雜、角色多、產品多變、非標準化等障礙,對廚房系統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難度很大,而西餐制作流程則簡潔標準的多。另一方面,對適應中餐廚房的硬件設備也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如“四防”設計——防油、防水、防高溫、防蟑螂的智能設備開發和生產,也是軟件公司難以逾越的鴻溝。這使國內餐飲軟件公司不敢也無力涉足這個十分復雜的環節,因此中餐智能廚顯指揮系統長期成為餐飲系統開發領域的空白。
可樂屏針對中餐廚房特點,專門開發了具有“四防”功能的智能廚房設備,連續申請了7項專利。說到這個設備,看似簡單卻難度很大,比如不能讓油、水、蟑螂進入機器,意味著設備不能有任何散熱孔,可是觸摸屏一體機有獨立的操作系統,如果不散熱長時間使用肯定會死機。廚房的溫度夏天有時高達40℃以上,如果既要滿足散熱通風要求,又不能開哪怕是一個針尖大小的孔,這就像一個悖論,成為無解的命題。
可樂屏的工程師經過1年多時間的反復實驗,終于找到解決這個悖論的方法,成功設計出第一臺適應中餐廚房苛刻環境的觸摸屏一體機設備。這種設備可以長時間工作,甚至不需要關機,外表居然沒有散熱孔,找不到任何縫隙;能夠無線或有線聯網,多點觸摸,配有15和19寸兩種尺寸,金屬外殼,堅固耐用,維修方便,操作簡單,為智能廚顯指揮系統的開發掃清了硬件障礙。
不僅如此,智能廚房和前廳點菜服務系統連通,使前廳后廚一體化互動成為可能。廚師在面對屏幕時就像在和顧客直接交流一樣,這種中央服務器加終端瀏覽器的架構,使后廚觸摸屏和前廳點菜觸摸屏連在同一個網絡上,前廳下單發送到后廚沒有時間間隔,做到零時差。這一改變意義重大,不僅讓傳菜口、配菜員、廚師都通過屏幕來獲得信息、管理訂單,前廳也可以及時了解后廚的情況,信息雙向互動,使顧客和后廚之間將變得“透明”起來。
智能廚房的推廣和普及必定會推動餐飲服務品質的全面提升,通過電子菜譜和廚房觸摸屏,廚師和顧客從此將很自然地連動在一起,將廚房演變成服務顧客的重要內容。從這個角度看,這項變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智能廚房不僅解決了絕不丟單的難題,同時重新定義了廚房在服務環節上的重要價值,對餐飲業將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