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慧,包雙翔,姜 娜,楊明蕾
(大連民族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學生,遼寧大連 116605)
貝殼填料強化污水中有機物去除試驗研究
劉穎慧,包雙翔,姜 娜,楊明蕾
(大連民族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學生,遼寧大連 116605)
隨著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要求的提高以及處理費用和能耗的限制,根據傳統經驗和規范來設計和管理污水處理廠的舊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快速發展的污水處理事業的要求。將厭氧工藝控制在水解酸化階段,對低有機物濃度的城市污水進行預處理,不僅可以節省初沉池,而且因其不需要曝氣可大幅度降低運行成本。經過多年的研究與開發,水解酸化處理工藝作為生物預處理工序或厭氧-好氧聯合生化處理工藝中的前處理工序,已經日益成熟并引起廣泛應用,人們已經認識到厭氧發酵過程控制在酸化段而帶來的好處。因此如何發揮水解酸化處理的最大功效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之一。
在酸化反應器中填加填料,以便于附著生物膜,增加反應器內的生物量,達到提高污水酸化段對有機物處理效能的目的。貝殼作為海產品廢棄物,對其綜合利用不僅解決了處理問題,還實現了資源化。貝殼具有硬度充足、表面粗糙、富含碳酸鈣等特點,是一種很好的污水酸化反應器填料;貝殼不僅起到傳統填料的附膜載體作用,還可以在微酸性環境下釋放堿度,彌補污水酸化帶來的堿度損失。
酸化反應器為有機塑料柱,直徑10 cm,高73.7 cm,內裝填料。填料為片狀貝殼,大小約5 cm*5 cm,填充率9.3%,總高度54.7 cm。進水采用升流式。
原水為人工配制,加適量微量元素。主要水質指標為:NH4-N 35~45 mg/L;TP 6~8 mg/L;COD 210~300 mg/L。微量元素投加量為:CuSO4·5H2O 400 mg/L,CoSO4·7H20 150 mg/L,Fe-SO4·7H2O 1.5 g/L,MgSO4·7H2O 25 g/L,MnCl2·4H2O 2.5 g/L。
試驗考察了水力停留時間分別為2 h、4 h、6 h和8 h條件下,貝殼填料酸化反應器處理污水COD的去除情況。每個停留時間穩定運行一周,檢測3組數據,取平均值,檢測結果見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水力停留時間2~8 h,隨著水力停留時間的延長,COD去除率明顯升高,最高達到80.8%,出水COD濃度甚至達到GB18918-2002的一級B排放標準。

表1 反應器進出水水質變化
貝殼填料酸化反應器可高效處理低有機物濃度污水,適用于經濟不發達地區以及村鎮的污水處理。
[1]葉長兵,韓相奎.異波折板厭氧廢水處理技術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9,32(1):152-155.
[2]宋鐵紅,趙勇勝,崔玉波.厭氧折流板反應器中酸化菌活性研究[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6,36(3):429-432.
[3]崔玉波,朱寶英.低溫下ABR酸化反應器的運行效果及微生物活性研究[J].環境工程學報,2007(2):49-53.
X703.1
A
(責任編輯 劉敏)
1009-315X(2012)01-0092-01
2010-06-30;最后
2011-06-16
大連民族學院太陽鳥計劃資助項目(20100308)。
指導教師:崔玉波(1968-),男,內蒙古赤峰人,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污水、污泥處理與資源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