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學
(1、河北聯合大學2012級工程碩士(在讀);2、中煤第一建設有限公司南陽坡分公司,山西 朔州 036900)
目前,在我國煤礦開采過程中,可以看出我國的綜合煤礦開采工作的平均效率仍然不高,在一定程度和意義上,可以說還是屬于相對落后的。因此,在煤礦開采過程中提高煤礦開采效率和安全性,采用可靠的理論知識對煤礦開采進行指導是至關重要的。隨著中國煤礦開采活動的不斷增加,煤礦開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逐步擴大,開采引起了水土流失、水環境惡化、土地沙漠化、固體廢棄物占地增多等問題,致使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并且其惡化速度呈現不斷加快的趨勢。所有這些都已成為中國經濟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之一。煤礦的合理開采與環境保護已成為國內、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
近年來,環境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在中國,無論是世界五百強的大企業還是私有企業及小企業,都出現了越來越多重大環境事故。2011年6月4日,中國海上最大油田蓬萊19-3油田發生漏油事故,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和大面積海洋受到污染。此油田是由中海油和康菲石油公司共同合作的項目。私有企業或小型企業的環境污染事件更是數不勝數,例如:江西銅業的廢水污染事件,臥龍電氣鉛酸蓄電池污染事件,以及萬馬電纜飲用水污染事件等等。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環境污染事件,應該引起政府和公眾的廣泛關注。
煤礦開采作為我國經濟支柱行業,雖然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很多貢獻,但是對環境也造成了極大的損害。由于對煤礦過度開采,據統計:已經導致600km2~1000km2的土地塌陷,在華北、東北平原地區,每年塌陷的土地面積達到 6600hm2,其中耕地面就多大4000hm2,這代表隨著我國煤礦的開采,每年將會有將近4萬名以耕田務農為收入的農民因此失去自己賴以生存的耕地。煤礦開采導致地下水流失和污染,僅山西省就因為開采煤礦導致至少30萬人飲水困難。同時,由于煤礦開采缺乏保護措施,礦區附近的水源污染嚴重。
煤礦開采階段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環保教育對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培訓對于企業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技能提高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時應該創造煤礦開采小組的學習氛圍,因此獨特的組織文化就不可或缺。煤礦開采企業要建立獨特的文化理念,在無形中就會為煤礦開采過程帶來很多積極的影響,從而使煤礦開采企業最終獲得生產經營豐收的碩果和良好的環境績效。組建煤礦開采企業良好的文化管理模式,必須具有超前的風險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使煤礦開采企業的文化理念在迅速發展的社會中逐漸成長并完善。現階段,企業文化的研究一直是企業管理研究的熱點問題,如何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對于煤礦開采企業員工的工作環境和煤礦開采企業的正常運行都有重要的影響。很多學者認為企業文化決定了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文化是一種無形卻充滿力量的影響力,它對組成整個企業的成員起到約束凝聚、以及協調組織的作用,文化可以凝聚一個企業的集體力量,推動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
財富無法創造出絢爛的文化,然而一個企業凝聚的文化卻可以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巨大財富。煤礦開采階段在環境管理的實施過程中另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就是:煤礦開采階段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之間的獨立性。很多煤礦開采階段的環境管理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受影響對象,因此讓這些管理人員自己監督自己,很顯然這個過程本身存在很多矛盾和阻力。很多情況下,煤礦開采階段的環境保護實施過程本質上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才實行的。例如,對于一些煤礦開采企業來講,企業總裁或者老總一個人執行決策,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遵守者。對于大型企業也是如此,因此為了實現獨立性,可以尋求外部監督評價人員進行煤礦開采的環境管理。
現代企業的四個基本特點是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這些特點都是良好企業規范制度的基本表現。良好的企業規范制度是一個企業有序運營的根本保證。不僅對于企業如此,對于任何社會單位的有序運行也是如此。如果煤礦開采企業有健全的環境管理制度,那么煤礦開采企業的環境管理必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企業的規范制度包括兩個方面:“軟”因素和“硬”因素。軟的方面強調企業必須以人為中心,在煤礦開采環境管理制度的實施過程中,必須切實考慮到員工的實際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硬的方面要求煤礦開采過程必須有嚴明的關于環境管理的規章制度,環境方面的規章制度的制定不能單單的表現在紙面上或者口頭上,必須將這些規章制度落實到實處,無論是員工還是高層管理人員違反了規章制度,都要受到相應處罰,只有在這種條件下煤礦開采對環境的影響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另外將環境責任具體到每個員工身上也是提高環境績效的一個重要方法。因此績效評估對煤礦開采環境影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績效評估包括很多方面,對于煤礦開采來講,可以有財務績效,員工工作績效,員工安全績效,雖然不同的績效衡量煤礦開采的不同方面,但是它們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公正與實用。并且對減少企業的成本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任何煤礦開采的績效考評標準不能夠體現公正與實用,那么也不會取得良好的環境績效結果。因此煤礦開采在構建績效評價體系時,必須時刻體現體系的公正和實用性,只有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環境績效的結果。
通過對礦產開采事件的描述,發現煤礦開采對環境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煤礦開采對大氣的危害,煤礦開采對土地的危害和煤礦開采對水資源的危害。
為了提高煤礦開采的環境管理績效,維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很多問題和改進措施,例如,由于企業監督管理部門和運行部門獨立性較差,可以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構建有利的企業文化,加強煤礦開采的環境管理機制和建立清晰的企業環境控制績效評估體系以提高煤礦開采的環境管理,進一步獲得較好的監督管理結果。企業環境管理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只有切實制定健全的煤礦開采環境管理制度,才能使煤礦開采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
[1]戴莉萍.礦山開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礦區生態修復——以煤礦為例[J].學理論,2010(18).
[2]趙東,王長新,李恩花.煤礦開采塌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治理措施[J].中州煤炭,2008(4).
[3]袁霄梅,李光,陳永勝.淺析煤礦開采對環境的影響及對策[J].煤礦開采,2008(6).
[4]徐明德,李涇妮,李艷春,等.煤礦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方案[J].北方環境,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