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春清
(吉林省雙遼市東明鎮農業站,吉林 雙遼 136400)
在貴州省大多地區,稻草收后即可利用稻稈進行栽培。
在適宜溫度條件(25℃左右)菌種培養需60d左右才能發透菌。因此,一般要在播種之前2個月進行制種,即在2~3月開始培養(需加溫),若無加溫條件,應提前到11月下旬開始。
選擇抗逆性好、單株產量高、顏色純白的菌株作為制種,用生物技術方法(組織分離)選用PDA培養基在24~26℃條件下約7d可得純種。
選擇無霉變的麥粒加水浸泡10~15d后,加1%的石灰粉煮沸約30min(無白心),按麥粒90%、米糠10%的比例混勻,濕度在65%左右,按常規方法裝入菌種瓶。在126℃、0.15MPa條件滅菌2h或常壓下(上大氣后計時)滅菌10~12h。冷卻后在無菌條件下接入母種,置于 24℃~26℃條件培養,約 30~40d菌絲可長滿全瓶。
2.3.1 栽培種培養基配方。玉米芯80%,米糠19%,石灰1%、水適量(培養料含水量為60%~65%為宜)。
2.3.2 制備方法。選用長35cm、寬15cm的聚丙烯塑料袋(厚度0.05mm)作菌種袋。按上述配比根據制種數量稱取原料并將所有材料充分混勻后裝袋,每袋裝0.5kg(干料),邊裝邊用手壓實,裝至袋長的4/5,壓平表面,用橡皮筋扎緊扎牢袋口,在126℃、0.14MPa的蒸汽壓力下滅菌2h,或常壓下保持上大汽10~12h。滅菌后取出冷卻,無菌下接種。24℃~26℃溫度下培養50d左右菌絲長滿菌袋。若采用原種做栽培種效果更好。
3.1 栽培場地準備與消毒
選擇地勢較高、取水排水方便、環境干凈、通風、土壤肥沃、有堆料場地、方便操作的地方作為室外栽培場地。挖寬1.2m、深25cm、長不限的半地下畦,挖松畦面土壤,畦四周開30cm寬的排水溝,防止雨水灌入。有條件的地方可在畦上建寬4m、高1.8m的拱棚,上蓋黑色農膜,棚內可挖畦2道、中間和四周留走道,在棚外四周挖排水溝。在放料栽培的頭天,往畦內灌透2%石灰水,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和80%敵百蟲晶體800液混合噴霧,把棚內全噴1遍徹底殺蟲滅菌;也可用硫磺15g/m3燃燒熏蒸殺蟲滅菌,熏蒸時要注意棚內密閉,否則效果不好。若采用室內栽培,在放料播種的頭天,用5%的石灰水涂刷床架,待干后鋪上塑料薄膜,再鋪5~10cm厚的有機質土(該土用1%~2%的石灰水充分濕潤,含水量以在自然條件下不滴水為度)。菇房用硫磺15~20g/m2燃燒熏蒸滅菌殺蟲。
3.2 培養料配方
稻草(粉碎至3cm左右)80%、米糠10%、玉米粉5%、新鮮石灰粉3%、石膏1%、過磷酸鈣1%、尿素0.4%、水150%左右,pH值8~10。
3.3 發酵
將上述材料按比例稱取充分混勻,濕度保持在 60%~65%。堆積料高 1.0~1.5m、寬1.5~2.0m、長度不限,蓋上塑料薄膜保濕發酵。當料堆溫度達60℃時,保持10d后翻堆。翻堆時要外翻內、內翻外,上翻下、下翻上,做到發酵均勻。經反復3~4次翻堆發酵后,培養料產生香味即腐熟。
3.4 播種
將菌種從菌袋中取出,分成花生米大小,播種量為培養料重量的15%。方法是將充分腐熟的培養料攤晾,分3層鋪于事先整好的寬1.2m的畦面上,第1層厚10cm,并在面上播用種量3%的菌種;然后再鋪5cm厚的料,再在畦表面播5%的菌種;第3層鋪料厚5cm,在料面上鋪7%的菌種,然后稍加壓實,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保濕,控制環境溫度在25℃左右發菌。待菌絲長滿料面后,揭開薄膜,覆約2cm厚的有機質細土(也可用70%的有機質細土加30%的煤灰的混合土),澆透水,控制溫度在20℃左右,栽培環境濕度保持在90%左右,培養20d左右即可出菇。
3.5 雞腿蘑栽培管理比較粗放,主要是控制溫度、濕度、污染、適時采收。
3.5.1 溫度、濕度控制。覆土后7d內保持溫度20℃~25℃。7d后加大晝夜溫差,促進子實體原基形成。子實體原基形成后,保持出菇最適溫度18℃~22℃,幾天就可出菇。22℃以上時菌柄伸長快,易開傘,9℃以下時易發黃。覆土澆透水后要保持覆土潮濕,噴水要少噴勤噴,防止因噴水量過大導致土壤板結,不利出菇。現蕾后保持空氣相對濕度85%~90%,以保證菇體潔白、光滑,若低于60%則菌蓋表面易出現鱗片;若超過95%且維持時間較長,菌蓋上部易發黃。室內栽培注意通風,室外栽培要注意遮蔭防雨。
3.5.2 預防污染。雞腿蘑生產主要病菌有青霉、綠霉、毛霉、曲霉及叉狀碳角菌(因其子實體酷似雞爪,又被稱為"雞爪菌");對雞腿蘑危害較大的主要害蟲有黑角跳蟲、紫跳蟲、菇紫跳蟲、菇蚊、菇蠅等。要防止雜菌和害蟲的危害,一是要做好栽培場地的消毒,做到干凈、徹底消毒滅菌;二是應用巴斯德滅菌原理保持培養料60℃下10h,使培養料充分滅菌和腐熟,消除雜菌和蟲卵;三是出現局部污染要及時清除,并用石灰粉局部消毒;四是在棚內或室內用棉球浸50%敵敵畏乳油懸掛于棚內和室內,能有效趨趕蠅、蚊類害蟲。
3.5.3 適時采收。現蕾后3~7d,菌蓋上有少量鱗片,菌環剛剛松動時即可采收。采收后要馬上上市銷售或加工,也可烘干后把干品裝入塑料袋,袋內加干燥劑防潮,貯存或出口。一潮菇采收后,及時清理料面,清出死菇、爛菇及其他雜質,然后澆1次透水,一般10d后可出二潮菇。
[1]黃年來.中國大型真菌原色圖鑒[M].北京:中國出版社,1998.
[2]李昊.雞腿菇高產栽培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