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芳
(長春市農業學校圖書館,吉林 長春 130102)
農業中專是按國家建設現代農業的需求,完成中等農業職業教育規范目標要求的為培養農業生產第一線的科技服務型人才。學生接受專業教育的目的就是在農業生產戰線上就業,所以農業中專又是一種完成性的職業教育機構。
農業中專圖書館在這種完成性的專業職業教育培養中,承擔著提供具有明星專業的優勢、學科特色的藏書體系、文獻資料、信息資源服務中心的作用。是學校教學、科研、生產和社會服務等方面承上啟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在學科專業領域和范圍的藏書、期刊、文獻資料和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所以在多方面的提供服務中,確實起到了第二課堂的教育作用。
在國家強農、惠農、富農的政策支持下,學生在校享受國家助學補助,為發展農業職業教育提供了強勁的支撐和創造了廣闊的辦學空間。
我國的縣、鄉農業推廣體系,擔載著發展農業生產力、改進傳統耕作方式,推進農業標準化的咨詢、指導和示范服務任務,是振興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最前沿工作,聯系著千家萬戶。
農學專業師生自1990年先后承擔省市科技推廣項目有132工程、3818科教興農項目水稻新品引種試驗,玉米自交系818擴繁協作任務,大豆長農5號新品試驗推廣等,在132和3818項目與九臺市卡倫鎮農業推廣站合作的“玉米新品種推廣試驗”在教學、生產、科研相結合,推廣科技創新、科教興農中,不但鍛煉了學生的生產實踐能力,同時在推廣試驗過程中對當地廣大農民進行了技能性的培訓,致使該地區玉米產量比上一年增產11%,創收76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并獲得省科技推廣二等獎。
在承擔大豆長農五號,水稻新品種“新農一號”的引種試驗實踐性教學活動中,農學專業師生在實習農場作推廣新品種試驗中,創出大豆長農五號,產4000多斤;新農一號水稻收獲9萬斤,均可作為良種推廣。
多年來農學專業在全國性評比中一直保持著試點學科的榮譽。
我校畜牧獸醫專業和畜禽生產與疾病防治專業(畜禽養殖與繁殖)師生為開展實踐性教學,先后在校園周邊30公里范圍的興隆山、卡倫鎮和龍家堡鎮開展畜禽飼養和疫病防治方面的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并在興隆山鎮創辦“畜禽獸醫科教興農窗口”,多年來,學生不但提高了對疫病防治的實用性技能性的培養,而且普遍受到周邊農村養殖專業戶和農民的歡迎和好評,并為縣鄉畜牧獸醫工作站培養選用專業人才奠定了初步基礎。
因與人們健康生活、城鄉文化發展息息相關,尤其是苗木生產、草坪種養、機具使用維修、病蟲防治等就業率高,發展前景可觀,僅龍嘉綠化公司,各區園林部門,開辦的園林班竟達到400多人。
在適應市場經濟需求,面向社會的開放辦學中,全面實施“三體”教學方式,即理論與實踐一體,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一體。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一體,優化了學生的就業渠道。
在1993年以來,與吉林省涉農的龍頭企業——浩月清真肉牛公司、德大公司、廣澤乳液公司、龍蘭集團、華邦種業、查干湖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數十家企業,采取聯合辦學辦班,簽定定單培養協議,按所需專業類型定向培養(包括脫產、半脫產、工學交替等形式),如嘉禾班、光明飼料班、生態爾班、高才農業技術班等,致使就業率供不應求。
在面向社會,適應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自1993年以來突破了只辦中專班方向,實現了多層次、多形式,面向社會的開放式辦學渠道。并以中專班為主體的延展到涉農企業、事業、黨政部門和農業大專院校等的聯合辦學形式,開辦了高職班(3+2)和農業成人教育中心、干部培訓等校內外相結合,靈活多樣的為“三農”培養技能服務型人才格局。
農業中專圖書館是農業科學的綜合性多學科和專業的信息資源儲存、輸送、開發與利用的信息服務中心。是農業科技知識通過載體在教學、科研和生產生活中產生價值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對廣大讀者既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技能培訓的引領者。
在面向社會開放辦學辦館中,由于專業層次和服務對象的變化,如青年中專班、職工中專班、高職(3+2)、對口升學班、農業院校的成人教育中心等。面對變化著的辦學形式和層次需求,改進和提高服務效率、服務質量,提高館藏資源和“長春網絡圖書館”的利用率。從多方面為“三農”培養技能服務型人才提供信息服務的能力,是農業中專圖書館的使命和社會責任。
農業中專圖書館在明確本校學科和專業優勢特色的辦學過程中,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要遵循超前和前瞻性的重點服務理念。由于科技和知識不斷更新,在初步了解學科知識現況中現況中,幫助讀者代查代檢,尋求解決問題的信息途徑是至關重要的。
(2)要深入教學(師、生中)、生產(校內、外生產實習實踐基地)、科研(實驗室、實驗基地等)第一線跟蹤或定題跟蹤收集被服務方面的所需,急需的信息,為師生提供專項的、個性化的服務,在新品種推廣和專項論文方面,幾年來已提供1500余項專業信息。
(3)按本校特點根據學科、專業層次需要,多訂購相關專業的重要期刊(如東北三省和華北的省級農業期刊、211工程農業院校學報,以及國家級相關專業學術性期刊和科普性、實踐技能培養性期刊),為層次不同的專業提供最新信息。
(4)開展咨詢、調研、網絡參考咨詢等服務,增強咨詢的主動性。如對食用菌栽培方面、綠化(城鄉、居民區、風景區、旅游景點、道路等),畜禽產品加工等咨詢服務。
(5)通過新書介紹、科普宣傳、支農窗口服務、參與省農業博覽會和各級科技興農大型集體社會活動等,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拓寬了思路,提升了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動力。
(6)發揮農業院校圖書館網站作用,充分利用“中國農業信息網”、“中國農村科技信息網”和省、市圖書館聯盟的網絡查詢“一站式”服務平臺在校內微機閱覽室,即可獲得惠及千家萬戶的滿足廣大農民多層次的科技需求,對培養技能服務人才,促進農業信息化建設、發展現代農業具有重要作用。
[1]王宗可.中專圖書館的辦館特色與定位[J].圖書情報工作研究,2002,(1).
[2]秦志強.搞好專業圖書館的特色服務工作[J].圖書情報工作研究,1999,(7).
[3]李瑩波.長春市協作圖書館工程-實現基層讀者閱讀權利的實踐與思考[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12).
[4]王文舉.長春市農業學校五十年(1958-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