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順利
(河間市職教中心,河北 河間 062450)
會計學科是一門實踐能力相當強的應用型學科,會計專業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擁有系統的專業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的技術型、實用型會計人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一直是會計專業教育教學的重點。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使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具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學時,要在加強專業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注重會計的實踐教育,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重點開展會計實踐教學活動,加大技能訓練力度;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技術能力,使學生將來走上工作崗位順利完成會計工作任務。那么,在會計專業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長期以來,實踐教學相對于會計專業理論知識課教學難度大,實踐教學不但要要專業的教材,而且還需要實物教學;還需要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實踐教學組織難度大,特別是實習環節,工作量很大,組織安排都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往往在教學中不重視實踐教學。為此首先要更新觀念,提高認識,充分認識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在當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時期,加強實踐教學是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客觀要求,也是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迫切需要。在職業教育教學中開展實踐教學有利于優化實踐教學體系突出職業學校辦學特色,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開展實踐教學有利于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開展實踐教學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助于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為此,我們要提高認識,更新觀念,結合學校學科學生實際,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把實踐教學落實到實處。要瞄準國際國內就業市場,摸清就業崗位需求,超前謀劃,轉變教育觀念,拓寬會計專業教學思路,改革創新會計實踐教學體系,建立新的教學模式,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確定新形勢下的教育目標,把加強和重視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納入新時期職教改革的重要日程,全面提高職業教育會計專業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要特別重視會計專業學生的實習訓練,制定周密合理的實習計劃,創設良好的實習條件,聯系對口的實踐基地,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選派素質較高、業務精湛、能吃苦、有較強敬業精神的專業骨干指導教師進行實習指導。
在會計專業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系統地深入細致掌握會計課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是提高會計專業學生實踐技能的基礎。首先在教學過程中,要千方百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會計專業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特別是對剛從初中升入職高的學生,他們剛剛從初中過來,沒有接觸過會計專業,對會計專業課教學很不適應。對此我們要預先搜集大量的、通俗易懂的、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會計專業課資料,引導新生盡快進入專業課的學習,為將來的專業課學習和實踐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堅決拋棄傳統的“填鴨式”“注入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會計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實踐訓練,完全避免了理論課抽象枯燥乏味的現實,也避免了集中實踐的繁瑣和厭煩情緒的產生,在類似于真實的情境中輕松的快樂的學到專業知識和技能。另外,教學過程中還應強化案例教學,使案例分析與課堂討論相結合,如組織學生參與社會調查,搜集會計案例,案例與實踐相結合,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倡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可將抽象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變得形象、通俗易懂,降低教學難度,提高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協同作用,使會計教學具有立體感、真實性,增強學生對會計實踐活動的感性認識,使教學形式更新穎,教學手段更科學,教學過程更優化,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最后,在課堂教學中,要精講多練,增加實踐技能操作的教學時長,實施實踐技能考核,不斷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
會計專業教師素質的高低、專業技術業務是否熟練、實踐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建立和培養一支真正意義上高素質,業務精湛的會計專業師資隊伍,使他們具備較高的文化、專業理論水平和廣博的專業基礎知識、熟練的專業實踐技能、一定的生產經營組織和科技推廣能力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是提高職教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保障。同時要求會計專業教師還要要能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可以從校外企業聘請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來校任教、指導學生實踐,或是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會計師到校兼職,也可以建立本校教師到企業崗位實戰制度,定期、分批選派本校會計專業教師和實踐指導教師到企業、業務等部門掛職鍛煉,有條件的還可以建立教師實踐基地,及時了解企業會計業務要求的最新動向,熟練掌握會計專業中各個環節的具體工作操作,提高會計專業實戰技能,積累豐富的專業實踐經驗,提高會計專業綜合分析運用信息的能力和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能,培養更多掌握專業技能的骨干教師,推動實踐教學取得良好的實效。
隨著教育教學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會計專業院、校、系紛紛建立了會計模擬實驗室,會計模擬實驗室是通過營造實訓場景,配備必要的物品,模擬企業或公司和單位的專業業務及其處理程序等教學材料進行加工、整理、成型,為會計實踐教學提供一個類似于真實環境的實驗基地,教學時,學生在實驗室操作會計專業的仿真專業資料,模擬現場進行實驗操作,提高會計專業的感性認識和操作技能,熟悉企業單位的會計業務。專業教師依托模擬實驗室對讓學生在仿真的環境中扮演實際角色,進行工作情景仿真模擬操作,完成專業操作程序,這對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起到了極大促進作用。在模擬實驗教學中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選擇好典型的模擬會計主體,即根據本校會計專業學生的主要就業方向來選擇會計模擬實習的主體;二是把握好模擬主體與課程內容的聯系,即所編制的經濟業務既要滿足教學內容的需要,又要考慮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三是處理好專業理論知識教學與專業實驗教學的關系,既要保證專業知識的學習,又要保證實踐教學的教學時長,同時還要注重會計模擬實驗的廣度、深度與實驗效果。同時,還要加強實習基地建設,開展好實習實踐活動訓練。聯系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公司或聯系相關單位作為校外實習基地,搞好校企合作與溝通,將校內實習與校外實習相結合,增強靈活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提高專業技能。
培養和提高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方法和措施很多,總之,我們要在教學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強創新能力,使學生走向社會后,能迅速適應會計崗位,為社會經濟建設做貢獻。
[1]石中東.素質教育新概念主體性教育[J].教育科學,2009-8.
[2]王衛新.提高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方法和措施[J].河北職業教育,2008-5.
[3]韓林學.會計專業仿真模擬操作和實習訓練[J].教育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