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仙
(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測繪隊,四川 成都 610000)
在小城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的形勢下,地籍測量的內容越來越廣泛,作用越來越大,技術應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相對于傳統的測繪技術,數字化測繪技術以產品多樣化、技術含量和應用程度高的優勢得到了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特別是在信息時代、網絡時代的優越條件下,大大提高了地籍測量的質量及速度,提高了測繪的自動化、科學性、規范化程度,促進了測量工程的飛速發展。
在具體應用上,數字化測繪技術的優勢表現在:
利用數字化技術完成的地籍測繪所獲得的信息和數據,作為網絡設計的底圖或資料,如城市道路網的設計方案、土地資源開發規劃等,在通過計算機處理時非常方便。同時,能夠更加方便地對方案、規劃進行設計、對比和統計,特別是在對各要素之間的比較、分析和總結的過程中,能夠保證及時和準確。
相對于傳統的測繪產品,數字化測繪產品在使用和維護上表現出更加簡潔、方便的特點,更新速度更加快捷。如果產品出現錯誤,即可進行補充、修改,對圖表進行隨時的更新和完善,能夠保持產品信息的現勢性,方便應用和處理。
經過廣泛的應用和不斷地總結,數字化地籍測量在具體操作技術上得到了較大地進步,打破了內外業界限,實行一體化作業,減輕了外業的工作強度,而且縮短了成圖周期。同時,數字化地籍測量打破了分級布網、逐級控制的原則,測量所需控制點的數量大大減少,節約了人力、物力。在實際應用中,測量碎部點坐標的方法除極坐標法外,還有矩形兩點法、平行線法、直角偏距法、方向線支距法等諸多方法。
在現實情況下,客戶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應用數字化測繪技術進行地籍測量,可以根據不同客戶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對產品的相關要素進行數據加工。通過加工,可以得到不同用途的產品和圖件。而且,還可以通過網絡、計算機對對圖形進行縮放、拼接和處理,滿足客戶需要。
應用數字化地籍測繪技術實現的成果精度高、不變性強,可以一圖多用,避免了重復測繪,節約了運行費用。在統一的基礎控制系統內,各項成果都能夠為今后的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數字化處理的成果修改方便,能夠隨時更新。而且,根據實際需要,客戶和各流程之間可以通過網絡技術進行交換和共享。
地籍即土地的簿籍與圖冊,主要記載土地及其附著物的類型、位置、界址、數量、用途和權屬等基本情況,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土地的各項特點和綜合信息。地籍信息由地籍圖形集、地籍數據集、地籍簿冊三部分表述。地籍圖形集就是用圖形直觀地描述土地附著物的相互位置關系;地籍數據集主要用數字描述土地及其附著物的數量、位置、質量等要素;地籍簿冊主要是用表冊對土地及其附著物的確切位置、價值大小、法律狀態等基本情況進行文字描述,如地籍調查表及各種相關文件。
1)地籍測量的意義
地籍測量就是利用測繪手段對土地及其附屬物的位置、權屬、面積、用途、數量、質量、經濟價值及現狀等基本情況進行測定和調查的活動,是進行土地管理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城鎮建設的基礎工程。通過地籍測量,可以獲得與永久性標志相關聯的土地位置、土地面積、權屬界址、房產情況、土地利用及相關數據的地籍圖等產權資料。而且,地籍測量所得到的數據和整理的資料都具有法律規定的效力,是進行土地登記、發證和收取地稅的重要依據。同時,地籍測量的各種資料也為建立和完善全國土地管理信息系統奠定了基礎。
2)地籍測量的內容
數字化地籍測量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地籍圖根控制的測量和地籍勘丈;地籍調查表的輸入和輸出;土地證、土地申請書及歸戶卡的生成和輸出;宗地圖、地籍圖、圖幅結合表及控制點網圖的生成和輸出;土地面積量算、匯總和統計等。
3)地籍測量的目的
地籍測量的目的在于表述每項宗土地的形狀、權屬界線位置、數量等基本情況,在于真實、全面地掌握土地的屬性、面積、用途、經濟價值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建立與土地相關管理的數據庫及地籍管理系統,并應用數字化測繪技術,實現地籍管理的自動化,為政府部門正確決策和有效管理提供依據。
數字化地籍測量就是利用專業的數字化采集設備采集地籍數據,利用相應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輸出并繪制各種所需地籍圖件和表冊的一種自動化測繪技術,也就是通過數字的方式來表達和描述常規的地籍測量,因為,數字形式便于管理,在應用、傳輸、存貯、處理等過程中比較方便。這項技術的大部分工作在于進行數字化測量,并需要進行專業處理。數字化成圖以后,將地籍要素與圖形信息進行疊加,即成為地籍圖。
數字化測繪技術是一項以數字測圖系統為主的作業流程的綜合,通過系統內各設備的運行、各流程的實施,實現對數據的處理和控制。數字測圖系統以計算機為核心,以電子速測儀、數字攝影測量儀、GPS、數字化儀等為采集工具,對地形的數字空間數據進行采集、輸入、繪圖、輸出和管理。
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主要有:
對于圖根的布設和測量,應根據所處地理位置的不由而采取相應的測量方式。在比較廣闊的區域,一般可采用PTK技術來設置圖根控制網。在圖根網的實際布設過程中,當碰到街道和建筑物比較集中的情況時,就必須通過全站儀進行布設,而且需要將圖根導線設置為結點網。通過這樣的設置,就能夠避免相鄰兩條單導線之間因人為或環境影響而出現誤差,引起結合部界址邊超限。
數據采集是指從傳感器和其它待測設備等模擬和數字被測單元中自動采集信息的過程。在地籍測量應用中,對于數據的采集,更多的是通過測界址點的方式對陽臺角、房屋拐角、圍墻拐點等地物的數據進行測量,而對于其他地物的測量,則采用測量地形點的方式來進行。不管是測界點還是地形點,在采點時,一般都會把性質不同的點制作成與之相對應的地物代碼,便于技術人員的操作和記憶。在實地打點測量過程中,一般要求所在對區域的地物進行依次測量,這樣,相同地物的各項數據經過內業轉換,就會實現自動聯線,避免了過多散點的存在,影響編圖的進行。
這是針對一些偏遠山區或經濟欠發達地區而采取的一種測圖方式,簡捷而迅速,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的設備、設施以及原有的地形圖繪制出所新的地形圖,滿足測量需要。原圖數字化測圖主要有兩種工作方法,即手扶跟蹤數字化和掃描矢量化。從效率上分析和比較,掃描矢量化的精度效率比手扶跟蹤數字化的方式更高。但是,利用這種方式采集到的數據在精密度、準確度上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它在成圖上反映出來的地貌特點不一定準確。如果想要對這種測量方法所得出的數據進行充分利用,就必須采取補測、修測等方法對原有的坐標進行調整和精確,以提高數據的精密度。
這種方法也稱為內外業一體化數字測圖方法,是目前各測繪單位用得最多的數字測圖方法,在沒有合乎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圖的地區,可直接采用地面數字測圖的方法。通過該方法的應用,能夠得到精度較高的數字地圖。而且,也可以保持重要地物相對于鄰近控制點的精度控制在5cm以內。
這種方式就是利用航空設備在空中攝取地面的影像,通過外業判讀、內業建立模型和計算機處理技術而直接獲得數字地形圖的方式,主要針對測區較大的地區而采取的測圖方式。它最大的優勢就是減少了測繪人員的勞動強度,有些流程還可以將原本需要在室外完成的工作轉移到室內完成,因此,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精度高、不受氣候和季節影響等優點,特別適合空曠地帶和氣候多變的測區。
數字化測繪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了測量工程的不斷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數字化測繪技術的日益更新和不斷進步。在信息、數字和網絡技術的應用要求越來越高的形勢下,廣大測繪工作者只有不斷地創新思維,更新知識,提高實際應用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地籍測量及其他測量工程工作,并做出更大的貢獻。
[1] 朱青霞.數字化測繪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25).
[2] 賈科明.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06).
[3] 蘇中躍.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今日科苑.2010.(14).
[4] .孟祥國.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