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葛遜
搜狗王小川:移動搜索開啟新的未來
文 葛遜
在采訪一開始搜狗CEO王小川問了自己三個頗具哲學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我是誰?第二個問題:我到哪去?第三個問題:我從哪來?當今我們所處的產業大環境主題是移動互聯網,搜狗是一個遲到者。之前很多移動互聯網企業已經賺到了錢,并已經形成了明確的模式,搜狗顯得比較落后,是遲到者。搜狗在移動互聯網的布局雖然比較晚,但是希望有所斬獲。搜狗在手機輸入法里擁有著絕對領先的位置,就算是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也是排在前五位。現在有很多圈里人說搜狗是包袱公司,在我看來確實不假。搜狗做PC,做輸入法,做瀏覽器,做PC搜索,未來還要做好多好多事情,包袱確實不少。
互聯網天地:現在市場上說搜狗是腳踏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兩條船,互聯網這條船預計還有比較多的用戶,前不久聽說您說了一個觀點:為什么搜狗在移動互聯網上不做瀏覽器?
王小川: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搜索引擎給出的鏈接,已經不是行業的全部了,傳統的瀏覽器是以鏈接為導向的,PC里90%用戶的上網時間是放瀏覽器里面,而移動互聯網領域不是這樣的,屏幕已經是瀏覽器的方式了。
互聯網天地:每一個APP構建了一個APP墻,信息看似垂直檢索,但是信息不能橫向打破,未來這是移動搜索面臨的一個問題,很多信息不能同向傳播,最近百度也持這種觀點,搜狗做搜索的是不是也持這個觀點?
王小川:搜狗有兩句話:技術驅動,市場導向,我們在談技術,技術打破什么東西,需求是什么,市場是什么,要解決搜索的問題,我認為現在不只一條道路。
互聯網天地:您對移動搜索如何理解?
王小川:傳統需求是網頁搜索,在中國不得不提百度,百度已經有完整的理念。第二個是垂直搜索,淘寶或者優酷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情。移動搜索有三式:
移動搜索第一式:傳統模式。獨立搜索拿百度來講,可以當做一個簡單的入口,我認為傳統模式的布局上還會有些難點,需要由一些大的創新來改變。今天手機上以應用為核心,UL切入的形式不是移動互聯網爆發的方向。因為APP缺乏連通性,從頁面的分析再到怎么分析內容,用傳統模式都會受到限制,這是最本質的一件事情。對交互成本引發的變化,會使搜索體驗變差。隨身化、個性化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跟位置服務有關。對搜索引擎的需求是需要提供更加便捷的接口,需要提供一站式服務,面臨成本增加,語音和智能引擎在這里面變得很重要,同時還需要把所有需求都放瀏覽器里,需要有自己的載體能夠把效率發揮到最大。
移動搜索第二式:語音輸入加搜索加智能瀏覽器的方式。SiRi=輸入法+搜索+瀏覽器。深度定制化的搜索服務,同時也很個性化和人性化。一些大公司在這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利用已經有的數據和搜索,也有一些小工具。
移動搜索第三式:從用戶體驗緯度出發。從商業模式角度考慮,手機搜索的商業模式不變的,第一、大量的用戶使用,從眼球經濟考慮這個商業模式是不需要質疑的。第二、精確的匹配用戶和商家,用戶到底要什么,搜索引擎就是讓用戶找到他最想要的商品或服務,用戶和商家是不變的。
伴隨著搜索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王小川有兩喜兩憂:其中一個喜是搜索,憂是他的想法不止局限于搜索里,可以放到更廣闊的位置;另外一個喜是布局,搜狗的專利數是互聯網領域最多的,但是搜狗也有創新方面的壓力,此憂是兩條,要談創新,創新要寬容失敗,搜狗的創新是現在計劃的未來要實施的新事物,所以壓力越來越大,這個壓力里除了有失敗的壓力以外,還有被抄襲的壓力。
搜狗,一直走在創新的路上。在PC領域開創了搜索三級火箭的模式,去年10月份的搜索超過谷歌的流量。今年下半年在輸入法、瀏覽器和搜索領域都會產生創新的版本,除了這些戰場以外,第二個戰場放在瀏覽器創新環節,在互聯網時代產品是為需求服務,新聞瀏覽、視頻、社交、旅游、教育、游戲、購物,要完成這些需求,需要通過瀏覽器輸入和搜索,在這些行為里,用戶有功能上的需求,包括互聯網用戶的具體應用。搜狗今年下半年重點要推出快速瀏覽產品,瀏覽頁面時候有機會提供用戶更想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