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神舟9”號飛船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將第一次入住“天宮”。33歲的劉洋也成為中國第一位飛向太空的女性。托舉“神舟9”號飛船的“長征2”號F遙九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這是長征火箭的第165次發射,也是神舟飛船的第四次載人飛行。“神舟9”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走向成熟。
東京都醫學綜合研究所、東京首都大學、東京藥科大學的聯合小組利用果蠅進行實驗,發現鎂離子能阻礙神經細胞內一種抑制蛋白的生成,從而幫助維持長期記憶。此前的研究顯示,中樞神經系統內的NMDA型谷氨酸受體對學習和記憶發揮著重要作用。這種受體吸收谷氨酸后,神經細胞就會吸收鈣離子,引發對學習和記憶來說必要的生化反應。不過,鈣離子通道平常是被鎂離子堵塞的,只有神經細胞被激活變興奮時,鎂離子才會離開,鈣離子得以進入神經細胞。研究人員認為鎂離子的阻礙作用能夠防止過多的鈣離子進入神經細胞,從而防止抑制型CREB蛋白質增加。這一發現有望促進探明衰老導致記憶力下降的原因以及阿爾茨海默癥等的發病機制等。
英國前國防部UFO專家尼克·珀普表示,外星人可能在倫敦奧運會期間突然出現。這位曾在國防部工作20余年的UFO專家指出,奧運會這樣大規模的事件對于外星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向人類展示自我的最佳時機。1991年—1994年,珀普曾在英國國防部負責研究和調查UFO目擊報告。他表示最初進行研究時,自己也持懷疑態度,后來便對UFO深信不疑。他指出,需要從確保國家安全和空中安全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為了反擊外星人入侵,全世界必須團結起來。不過,面對大規模事件,我們在對可能發生的恐怖襲擊高度關注的同時,也應該將目光投向更遙遠的太空,為可能出現的、造訪地球的外星人做好準備。
在人類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間里,探索銀河系一直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50年前,人類征服了地心引力,沖出大氣層。直到這一天,這個夢想才開始成為現實,我們甚至開始討論如何在其他星球上定居。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朝著茫茫宇宙邁出第一步的同時,我們也回到了石器時代,因為在最初定居外星球時,我們需要住在洞穴里。科學家指出,洞穴也是在其他星球上尋找冰和微生物的理想之地。現在,我們已經開始走上了探索地外洞穴的道路,雖然這可能需要幾十年或者更長時間,但當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這些想法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了。那么,讓我們現在就開始可以期待,我們會在洞穴里發現怎樣令人意想不到的東西!
北極的消退冰川和融化永凍土正在大規模泄漏甲烷,將對全球氣候產生重大影響。通過地面和空中觀測,阿拉斯加州費爾班克斯大學教授凱特·沃爾特·安東尼和同事發現了15萬個甲烷泄漏點,主要分布在格陵蘭與阿拉斯加正在融化的冰川和永凍土一帶。甲烷是一種強效溫室氣體,所產生的影響將讓氣候難題變得更為復雜。隨著更多冰川和永凍土融化,這種影響將越發嚴重。研究人員指出,北極的冰川和永久凍結帶能夠捕獲油氣儲層釋放的甲烷,從而減少進入大氣的甲烷數量。全球氣溫升高對人類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控制這一趨勢成了人類的當務之急。
仙女座星系與銀河系將無法避免地碰撞是我們能完全確定的兩個世界末日預言中的一個,另一個是太陽的毀滅。仙女座星系與銀河系最終碰撞是兩個超級重的“宇宙島”不可阻擋的引力作用的結果,它們的質量均為太陽的1萬億倍以上。太陽還有60億年的壽命,60億年后它將燒毀,使地球變成寒冷貧瘠之地。從太陽的這種命運可推斷出宇宙中每顆恒星的命運。從現在起,100萬億年后最后一顆恒星將熄滅。但是,我們人類文明未來的先進技術潛力應當能緩解這些災難事件的最壞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