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翠
(天津市天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
空間是構成建筑的基本細胞之一,也是最直接供人們使用的主要空間。各類使用空間由于使用功能不同,設計亦決然不同,但在進行使用空間設計時應考慮的基本因素是一致的,它們有著共通性。
不同功能的使用空間對設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生活居住用房中的臥室,是滿足人們休息、睡眠之用;客廳是會客之用;工作學習用房中的教室,主要是滿足教學之用;觀眾廳是滿足演出、觀賞和集會之用;陳列廳是陳列、展示之用。因此在進行這些空間設計時,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滿足各自的使用要求。
同類使用性質的空間,由于使用對象、使用方式和使用人數的差異,對空間的形狀、大小、空間高低、內部布置均將產生明顯的影響。例如同樣為臥室,在城市型住宅中或農村型住宅中,其考慮的內容就有所不同,它與集體宿舍和旅館中的客房設計差異就更大。這主要因使用對象的不同,決定了使用方式的改變,從而影響著房間設計。如閱覽室,由于采取開架、半開架或閉架等不同使用方式,其內部布置亦不相同。演出性建筑的觀眾廳,由于容納人數的不同,就直接影響其定額指標、平面形式和空間體積等
建筑應最大限度以人為本地滿足人生活的需要。尺度對建筑的影響非常大,建筑物內的尺度,設備、家具的尺度都來源于人,以滿足人的各種基本需求。
1.2.1 人體基本尺度
各類房間為滿足其使用要求,就需要有家具、設備,并進行合理的布置。如臥室中有床和柜子等;教室中有課桌椅、黑板和講臺等;陳列室中有展板、陳列臺和陳列柜等。由于這些家具、設備是供人使用的,所以它的尺寸大小就與人體尺度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家具設備的基本尺寸,是以人體尺度作為基本因素來決定的在建筑設計中確定人們活動所需要的空間尺寸時,應照顧到男女不同人體身材的高矮的要求,對于不同情況可以按以下三種人體尺度來考慮:
應按較高人體的空間尺度來考慮的有:樓梯頂高、閣樓及地下室的凈高、個別門洞的高度、淋浴噴頭高度等一般采用男子人體身高幅度的上限1.76m另加鞋厚度20mm,得出建筑最低空間高度應不少于1.80m;在考慮窗臺、欄桿高度時,按人體的重心(100cm左右)定為90cm-120cm。
應按較低人體的空間尺度來考慮的有:樓梯踏步、吊柜、擱板、掛衣鉤及其他空間設置物的高度,舞臺高度和蠱(盥)洗臺、操作臺、案板的高度等),即采用女子的人體平均高度1.58m,另加鞋厚度20mm,應為 160cm,一般建筑內使用空間的尺度應按我國成年人的平均高度 1.72m(男)及 1.58m(女)來考慮,(例如:展覽建筑及影劇院中考慮人的視線時,公共建筑中成組的人活動使用時,以及普通課桌的高度等),另加鞋厚度20mm,即為167cm,對托、幼及中小學建筑,由于其主要使用對象為兒童,應根據不同年齡的兒童高度來確定此類建筑內部空間的大小,窗臺、欄桿尺度及家具設備尺寸等。
1.2.2 人體基本活動尺度
房間內除家具、設備所占據的尺度外,還有人的活動空間所占的尺度。人體活動所占的空間尺度是確定建筑內部各種空間尺度的主要依據。
房間內設備和家具所需具體尺寸再加上人體活動和交通所需的空間面積就基本確定了空間大小,但同樣面積的房間,由于房間面積比例及尺寸的不同,也直接影響家具布置和使用效果。同時空間內部設備、家具布置得恰當與否將對合理的組織空間和利用空間有很大的影響。
人流活動路線是指對內和對外兩方面的聯系。使用空間內部的人流活動路線主要與內部設備、家具布旨(布置)以及附屬設施的配置有關,要求達到流線明確,盡坦(盡量)避免和減少交叉。例如陳列室內展板布置就決定了觀眾的參觀路線;候車室個(刪掉此字)旅客的活動路線與候車座位的排列,以及入口及檢票口的位置,以及廁所、小賣部等附屬設施的布置等緊密有關,其布置不同,流線組織差異很大。
使用空間對外的交通疏散與走道布置、疏散口的位置和數量有關,要求達到交通暢通、疏散迅速。例如觀眾廳的走道布置和疏散口位置、數量就決定了人流方向和疏散時間的長短,在進行疏散設計時,必須遵照國家現行的各類建筑的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進行計算。
住宅的內部空間組合由人的生活需要所決定,同時又在改變著人生活的方式和習慣。因此,既要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又要滿足精神要求,還要考慮它的經濟性和安全性。
住宅內部空間有各自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要求。有公共性的和私密性的,有動的和靜的。在設計中要正確處理它們的功能關系,滿足各功能分區的要求,使之動靜分區、公私分離、潔污分離,這是住宅使用功能良好、居住舒適的先決條件。在進行合理功能分區時,還要做到室內流線順暢,交通面積集中、緊湊、減少干擾,突破單純的交通功能,做到交通面積的綜合利用,提高室內空間利用率。
住宅內部空間組合靈活性要求指可以按照不同住戶、不同時期的使用要求對套型空間進行靈活分隔和重組。設計時可以將某些功能分區合并或連接,不做明確限定。如將起居室與餐廳合并;把廚房設計成開敞或半開敞的形式;減少固定構件,用可活動的輕質材抖(料)構件分隔不同的功能區域;減少固定的墻體,使得室內空間流動開敞而不閉塞,同時也使得套型可以根據功能的變化而改變空間形態、位置和尺寸,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舒適性是一個綜合概念,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舒適性要求的標準也會不斷發展變化。在住宅設計中,應根據該地區的氣候條件,爭取較好的朝向,獲得較多日照和較好通風環境,利用自然對流通風,有效地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和衛生狀況。
面積的合理分配要分清不同功能空間的不同要求,如大套型和小玄(套)型的臥室、衛生間除數(數量)互不同之外,每個臥室、衛生間的功能要求、設備尺寸基本相同.面積需求也相近;而起居室、廚房、餐廳雖然功能相同,大套型比小套型服務的人數多,其面積也應該大一些。
衛生間與衛生間或廚房鄰近,便干(于)管線共用,節省投資。
節能方面主要是關于房間朝向。臥室是以夜間睡眠(使)用為主,白天的活動很少在此進行,大部分時間是空著,其向南還是向北,有無直接日照,對于建筑節能而言差別不大。在滿足通風采光,保證窗戶的氣密性和隔熱性的要求下,臥室不向南不影響建筑節能。而起居室已成為家居生活的核心,如果起居廳向南,白天有充足的日照,室內的自然熱環境較好,可以大大地節約采暖和空調的耗能。
在進行使用空間設計時,一般首先考慮使用性質和技術經濟條件,但與此同時,也必須考慮內部空間的構圖觀感等精神功能要求。如空間的比例,各個界面的處理,材料質感和色彩的運用以及空間氣氛的形成等。
[1]周波.建筑設計原理[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
[2]武勇.居住建筑設計原理[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3]相鈞之.實用建筑設計施工與管理[M].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