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逍
(七臺河市建筑安裝工程安全監察站,黑龍江 七臺河 154600)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工程越來越顯現出其命脈作用。建筑是決定經濟水平的參照,所以建設高水平工程成為了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而建筑工程機械又是建設的臂膀,所以,嚴格的管理施工機械,才可以為工程質量和工程效益提供保障。
對于建筑工程,不僅是基礎施工階段還整個工程施工期間,對施工的機械設備都有著不同需求,建筑工程施工環境惡劣,設備復雜多樣,機械設備操作技術要求高,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合理的調配工程的機械設備,對各類設備的運行情況要詳細掌握,隨時對設備的安全情況進行檢查,以避免安全事故發生。
2.1 管理機構不健全
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業過分注重企業的經濟利益部分,而忽視了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這對于建筑施工的分布廣、設備、人員調配頻繁的施工現場來說,機械設備的安全問題成了最大的隱患。施工企業為了節約開支,精簡了部分管理人員,把機械設備歸納為現場的一部分,覺得和管理部門沒太大關系,這樣就造成了建筑施工企業對機械設備安全管理的極大漏洞,嚴重影響了施工的安全,做為一個建筑施工企業來說,需要建立完善的機械設備管理機構,健全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職能。
2.2 機械裝備落后,設備盲目購置
建筑工程是一項復雜繁瑣的工程,不可預見的因素很多。施工機械的數量種類都要根據施工的環境、條件等因素來決定。先進多樣的機械設備配置,對施工方法和工藝的多樣性是有很大促進作用的。雖然設備配置的強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工程質量和進度,但是施工企業也不能只盲目的追求量數量而忽視其對自己企業的適應度。要切合企業實際,根據正式的需求進行購置,才能全方位的發揮機械的高效功能,而且還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購置成本。這就要求施工企業要真實的了解自己的公司現狀,對設備配置要有長遠規劃,才能有效避免造重購置,輕管理的現象發生。
2.3 機械管理與生產管理存在矛盾
一個企業要保證科學合理的運作,就要重視制度的約束作用。完善的管理,科學的考核,就能極大地調動職工、機械設備的工作積極性,消除“大鍋飯”意識??茖W全面的管理制度也消除了很多管理上的死角,使機械管理不再僅僅是車輛機械的油料和安全的管理。
企業管理首先就是以市場需求為根本,市場需求的發展演變帶動企業的管理機制的改進,才是一個市場化的良性循環。合理的管理機制包括很多方面,但是能真正完全調動全員積極性,群策群力,認真主動的參與到企業的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方法就是完善的獎罰兌現機制。經濟利益與施工管理有效結合。而且為了更大限度的擴大有利面的影響,要遵循獎大于罰的原則。
3.1 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實施規范化的管理機制。
3.2 制定嚴格的管理方案,并下發到所有操作人員手里,詳細了解施工中的各種相關細則。
3.3 嚴格控制工程機械操作人員的的使用情況,實行嚴要求,高標準,減少事故的發生率。
3.4 堅持機械設備的質量檢查制度。機械設備部每月定期進行一次質量檢查,每次檢查結果發布通報,并與獎懲掛鉤。
3.5 獎罰分明,對在關鍵崗位和關鍵工種上的機械工作人員,實行獎金上的傾斜政策。
3.6 實行機械設備管理例會。在工程施工的工地,按時招開機械設備管理的例會,這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機械設備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性,使在施工中的機械設備的運行問題和進度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都能得到及時的溝通,并進一步加以完善,設備管理例會使機械設備在施工中的具體使用問題得到了及時的調整及落實,使工程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工程機械設備的合理使用,及工程進度的順利進行。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對于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是設備安全管理的重要一部分,施工是一個連續性的活動,所以對機械設備的需求就更加嚴格,機械設備的完好率和穩定的運行情況是保證工程施工正常進行的重要保障。所以在機械設備現場,需要有專職檢修保人員對設備進行及時有效的維護,以避免因小故障累積成大事故,導致整個工程停工。所以對于機械設備的檢測是保證機械設備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檢測過程中需要各部門相關人員的協調配合,特別是設備的操作人員,更要及時發現設備的不正常狀況,及時采取措施,以免故障變大,影響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
由于施工的特殊性,對機械設備的維修管理感覺還存在著很大的困難,部分設備的維護狀況還很不盡如人意,如完成施工任務的設備沒有清洗,嚴重的會造成影響設備的使用效果;部分陳舊的設備維護起來很困難;設備的專業維修人員缺乏,這些都嚴重的影響了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
加強職工隊伍建設,提高其技術素質和業務能力,是強化現場機械設備管理,為安全生產服務的基礎。班組在“三級”安全教育中,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是其中主要內容之一,但設備的完好與否,是同等重要的。我們要杜絕“三違”現象,同樣要強調施工設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它不僅關系到設備的本質安全,同時直接危及操作人員的人生安全。試想,若一臺殘缺不齊的設備,操控困難、運行不穩,或是安全裝置失靈,甚至缺失,其將要產生的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要強化安全教育、全員參與,使“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的自覺行為,在學習教育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質,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積極主動參與設備管理和安全管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施工設備,朝著大型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這就要求設備的操作人員以及檢修人員、管理人員的技術素質、技術水平、必須與其相匹配,否則,不僅不能發揮設備的正常功能,反而容易造成設備非正常損壞,影響設備的本質安全和使用壽命。因此,建立和落實設備的各項管理制度,不斷地進行技術培訓,制定可行的安全操作規程,是保證設備安全的必要條件。
設備安全管理,不僅屬于安全管理的范疇,而且也是設備管理的業務范圍,兩者是交叉相融的。設備的管理不能不講安全,安全管理必講設備的安全。所以,提倡“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和“安全無小事、安全從我做起”的全員安全意識,是促進設備安全管理邁向新高度的推動力,具有現實意義。
[1]袁魯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9):134.
[2]施寶印.論工程機械的安全管理問題[J].科技與管理,2009(3):45.
[3]段紅升.工程機械安全管理之我見[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01(4):57.
[4]羅曉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創新探索[J].工程與建設,2009(1):118-120.
[5]陳秀萍.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安全管理[J].廣東科技,2009(1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