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曼莉
(黑龍江省富裕牧場計財科,黑龍江 富裕 161241)
農業作為國家的一個支柱產業,其生產過程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與自然聯系緊密的同時又和經濟有著直接的關系。農業生產活動一方面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如氣候、降水、氣溫等情況都會對農業的生產有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導致產量下降、品質降低等。另一方面,農業生產需要一個較長的生長周期。當前的農業企業的會計核算在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與農業自身的一些特點相脫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我國的多數農業企業的會計無法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提供相應的會計信息。農場與家庭農場之間的經濟關系比較單一,往往采取收取實物地租。很多規模不大的國有農場將土地承包出去,有租戶自主經營,這樣農戶自己根據市場的需求生產相應的產品,而農場只負責與承包之間簽訂合同以及定期收取承包費用。在這種單一的管理體制之下,農場很難形成建全的會計管理體系,會計工作比較簡單,只需要制作一些簡單的報表,無法提供農產品成本的會計信息。在具有一定規模的國有農場中,實現了種植、養殖、生產加工的一體化經營,企業的會計能夠提供相對完整的會計資料,但是對于農產品的詳細成本,仍然無法提供相應的會計信息。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的完善,當前我國的農業企業會計與計劃經濟時代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農業企業的生產活動只是按照計劃的被動執行,生產出來的農產品由政府按照一定的價格統一進行收購,農業企業生產的產品并不是直接進入市場流通。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原本的農業企業會計核算制度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市場的要求,會計信息質量不高,不能為企業的決策者提供決策所需的依據。
由于各種可預料的或者不可預料的原因,各個行業的會計信息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失真的情況。農場企業當然也不例外,農場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具有自己的一些特殊的原因,一方面,農業企業的生產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自然環境的變化人類是很難進行準確的預測的,這就導致農業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容易受到災害性的自然條件的影響,因此,農業生產活動很難進行準確的計量和統計,從而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另一方面,對于家庭農場來說,完成相應的生產任務之后所剩余的農產品完全由自己進行支配,而農業企業的會計信息對于家庭農場來說沒有什么實際的作用,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加劇了會計信息的失真。
農業生產具有自己的一些特點,同時與自然和經濟相聯系,這就決定了農業企業的會計確認與企業行業相比更加復雜,尤其是其中關于生物資產的確認。在國內尚沒有對生物資產進行確認的相關準則和制度規范,這給農業企業會計確認工作帶來很大的不便,建立健全相應的會計確認體系十分有必要。我國可以參照國際上相應的會計準則中關于生物資產確認的部分,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農業會計核算制度,為農業企業的會計確認提供參考依據。
我國現行的會計準則以及相應的會計制度對農業企業的會計計量都沒有進行專門的規定。但是從我國企業會計制度中可以看出,當前我國農業企業只能采用歷史成本法對生物資產進行計量。因此,要不斷的完善農業企業的相關的政策和標準。
會計記錄主要涉及到會計賬戶的設置問題,在農業企業會計核算中除了需要設置與其它行業具有共性的會計科目以外,還應設置反映農業特殊性的會計科目,主要包括:農產品、幼畜及育肥畜、固定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基本生產成本——種植業生產成本、應收家庭農場款、應付家庭農場款等。
當前國內的農業企業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并沒有相應的規定,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缺乏專門的農業會計核算方法以及農業會計準則。但是有一些普通會計的披露政策同樣適用于農業會計:流動資產以及非流動資產的區分、提取資產減值的情況以及折舊政策。農業活動與其他行業相比具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對農業活動會計事項的披露上應該充分考慮農業活動的自身特點,而不能生搬硬套普通經濟活動的披露方法,只有這樣,農業企業的農業活動才能為投資者所深刻的了解。動植物的年齡不同在采用歷史成本法進行計量的時候,成本的差別很難被體現出來,這就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農業活動披露政策或者相應的標準。
農業企業依據其生產規模以及日常經營活動中農業生產所占的比例,可以劃分為:農業為主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農業企業和家庭農場三種基本類型。
對于已經上市的農業企業,其會計工作應該依照新的《企業會計制度》展開工作。一般來說上市的農業企業的綜合性比較強,其通常由一些相應的,業務不同的分公司組成。這些分公司有的直接從事農業生產而有的則已經完全脫離直接的農業生產,從事相應的深加工或者是運輸物流活動。這就要求會計工作應高從各個公司的業務實際出發,分別進行相應的會計核算。直接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分公司的會計核算應該按照農業會計來進行日常的帳務處理。而完全脫離了直接的農業生產活動的分公司則應該執行新的《企業會計制度》。這樣,既能反映農業上市公司的總體財務狀況,又能提供農產品成本核算的詳細資料,突出農業活動的特點,滿足企業內外不同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許多國家都有特殊行業的會計制度,如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已經發布了中小型企業的會計標準,目前聯合國會計專家組、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也把研究制定中小企業會計準則指南作為工作重點,用于規范中小企業的會計工作。所以,對于我國中小規模的農業企業,可以先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待發展到一定層次后,符合條件的農業企業可逐步轉向執行統一的新《企業會計制度》。
家庭農場是以種植、收獲農林畜牧產品為其經營活動的農業經營主體,其會計核算過程應著重體現農業活動的特點。一般來說,由于家庭農場經營者的文化素質較低,會計知識匱乏,不具備進行精確會計核算的條件。對這部分經營者來說,可以要求他們對農業活動過程中的各種耗費和損失進行流水賬式的記錄和反映,以便為農業公司系統的會計核算提供翔實的原始資料。根據企業產品生產特點和成本管理要求,在產品成本計算工作中主要采用品種法。分步法和分批法三種基本的產品成本計算方法。但由于農、林、牧、漁業生產的對象是有生命的植物和動物,其生產要以自然再生產為基礎,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很大,在具體運用某種產品成本計算方法計算農、林、牧、漁業產品生產成本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廖書金.淺談農業企業會計核算制度[J].中國農業會計,2010,(03).
[2]高樹義,文國峰.淺談農業會計處理手段的改進[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4).
[3]祝凌青.農業企業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審計與經濟,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