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航天網站2012年8月22 日報道,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內蒙古森工集團近日商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衛星應用助力森林工業信息管理等項目達成合作意向。依據合作協議,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將發揮衛星遙感、衛星導航、衛星通信及衛星綜合應用領域的優勢力量,在無人機林火監測、遙感林業資源監測、北斗導航林業應用等方面,對內蒙古森工集團的林區信息化建設予以支持。
據中國航天網站2012年9 月7 日報道,中意激光遙感技術聯合研究中心于9月5 日在京舉行揭牌儀式。該機構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與意大利大學材料物理聯合研究中心合作成立,將共同開發國際領先的激光遙感設備,并以此為基礎逐步拓展合作領域,將跟蹤激光遙感及相關領域的國際先進技術,研發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激光遙感系列產品,還將培養高水平技術人才,在激光遙感等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據悉,激光遙感技術是未來衛星遙感和地面遙感應用的重要方向,在國家經濟、社會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當前正在向著高精度、高靈敏度的方向發展。
據中國航天網站2012年9月7日報道,“空間機械臂”項目競標異常激烈,多家單位的實力都非常強。在競標過程中,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所屬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成功奪標。從2005年啟動這個項目以來,該設計部先后突破了20 多項關鍵技術,在2008 年成功研制出原理樣機;隨后,展開“空間站機械臂分系統”的方案論證和項目工程化研究,2012年完成《空間站機械臂分系統方案論證報告》,并研制出工程樣機。空間站機械臂項目代表著未來大型空間機構智能化的發展方向,集機、電、熱、光、動力學等多學科于一身,是載人空間站必不可少的關鍵設備,具有開啟智能“機器人”時代的意義。
據《中國航天報》2012年8月31 日報道,第64屆國際宇航聯大會中國組委會日前在北京成立。據悉,第64 屆國際宇航聯大會將于2013 年9 月23日—27日在北京召開,大會主題被定為“推動航天發展,造福人類社會”。由國際宇航聯合會主辦的國際宇航聯大會每年舉行1次,吸引全球航天界廣泛參與,享有“宇航奧林匹克”之譽。國際宇航聯合會總部設在巴黎,已有中、美、俄、日、歐等59個國家和地區的227個成員單位。

“睡神”墜地并起火
據Nasaspaceflight網站2012年8月9日報道,當日,NASA 的無人月球著陸器“睡神”(Morpheus)在佛羅里達航天飛機著陸場的首次自由飛行中墜毀。“睡神”從地面起飛后,因無法維持平穩飛行而墜地并起火。該著陸器可向月球表面運送500kg貨物,使用能在其它行星上被制造出來的液氧和甲烷推進劑提供動力。此次試驗旨在演示驗證“睡神”的新型推進系統和自主著陸風險規避技術。在此飛行試驗之前,“睡神”已在NASA 約翰遜航天中心(JSC)進行了一系列繩系飛行試驗。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站2012年8月17日信息,波士頓動力公司獲得一份1 090萬美元的合同,將開發制造一套類人型機器人,支持美國國防預先研究計劃局(DARPA)的機器人項目。這些正在建造的機器人將執行援助行動,以消除人力援助的潛在危險。DARPA 網站表示,人形機器人能在人類工作環境下自主運行,并可在無人監管期間依靠自身智能運行。
據中國國防信息網站2012年8月28日綜合報道,美國陸軍正在按計劃穩步推進小衛星和低成本移動發射器的開發,演示其實用性,直接為部署部隊提供支持。美國國防部正在投資3項陸軍先進概念技術演示計劃:“紅隼眼”光電成像小衛星,其質量15kg、分辨率為1m;超視距通信衛星;士兵作戰及時響應設備(移動發射器),能夠將25kg有效載荷送入高750km 的預定軌道。
據中國載人航天網站2012年8月29日消息,俄羅斯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俄羅斯航天科研生產中心2011—2015年創新技術發展方向。其中最主要是通過發射系統(質子-M 火箭和微風-M 推進器)應用創新技術來完善現有產品。其優先項目還包括打造新的創新產品,包括安加拉(Angara)系列運載火箭、KBTK 氫氧推進器、可重復使用火箭系統上面級、“國際空間站”各種艙、新型小衛星。他們計劃研制并完善現有產品和制造新產品的創新技術、試驗樣品和批量生產的制造技術、商業管理過程中新技術應用,以及建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
中國航天網站2012年9月5日消息,俄羅斯閃電科學生產聯合體(NPO Molniya),正在設計高超聲速飛行器“鐵錘”(Hammer),它將能攜帶質量800kg的衛星進入高200~500km 的軌道。俄羅斯目前增加了研發高超聲速飛行器的興趣,這種技術可軍民兩用。閃電科學生產聯合體是俄羅斯最大的航天器制造企業,曾在蘇聯時代參與暴風雪號航天飛機計劃,也曾參加過制導武器項目。
據中國科技部網站2012年8月8日消息,俄羅斯計劃于2015年發射月球載人飛船,并在2018年送人登月。為此,俄羅斯正在研制機動軌道、登月以及為在軌飛行器維修的飛船。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正在制定的《2030年前航天活動發展戰略》,包括一項全新的火星探險計劃,也包括考察和開發月球表面。在籌集到相關經費后,俄羅斯將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
據中國國防信息網站2012年8月30日綜合報道,小型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平臺(Small GEO)已從瑞士送至ESA 準備測試。它是下一代模塊化靈巧型通信系統的一部分,通過公私合作方式開發。ESA 借助其電信系統先進研究(ARTES)計劃支持這個項目,工業合作者則投資部分研發經費。Small GEO 首次在西班牙Hispasat 公司的Advanced Generation-1 衛星上應用,預計于2014年發射。
據美國Spacenews網站2012年9月7日消息,法國武器裝備總部(DGA)當日表示,已與法國兩家衛星承包商簽署合同,實施一項競爭性的下一代軍事衛星通信系統(Comsat NG,包括X 頻段、Ka頻段,以及EHF 頻段有效載荷)研究,該系統將在2019年發射,研究期限為1年。參與競標的公司分別是總部設在法國的法意合資的泰勒茲·阿萊尼亞航天公司和法英德合資的阿斯特留姆公司。

Rafael公司的微衛星示意圖
據美國Aviationweek網站2012年8 月13 日消息,以色列Rafael公司正在研發微型衛星Lite-Sat,用于作戰及時響應空間系統(ORS)的優化,使戰術用戶能夠快速訪問近實時、高分辨率的衛星圖像,補充飛機和無人機空中偵察的不足。此衛星可從飛機(如F-15)上發射,能用小型火箭將其送入低地球軌道。這些微型衛星及其星座可持續覆蓋所需區域,提供ORS部署。LiteSat可折疊置入長1.5m、寬0.3m 的殼體內,重量不超過100kg,它運行于400km 的低地球軌道內,工作壽命7年;其有效載荷包括全色熱成像系統,提供小于米級的分辨率。衛星有效載荷控制及圖像處理將采用該公司的ImiLite多功能情報管理與分發系統(目前該系統正在空中偵察機和無人機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