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一場關于方便面的探索之旅,純粹是無意之舉。
“20萬包泡面被緊急運往日本地震災區”,鼠標隨意一點,我瀏覽著網頁上的新聞。不到三分鐘時間,肚子便向我發出信號,咕嚕嚕、咕嚕嚕的聲音此起彼伏,好似在胃里奏出的交響樂。饑餓的感覺一點點地分散著我的注意力,手頭的工作是做不成了,腦子里只剩下一碗熱氣騰騰的方便面,濃濃的湯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不斷勾起肚里的饞蟲。不一會兒,我就從附近的便利店滿載而歸,隨即竟掩不住興奮之情,向朋友們群發了一條附帶笑臉的短信:
“我買了方便面吃!”
“還買了點兒蔬菜。”這第二條短信幾乎緊跟著第一條發了出去。這樣的短信怎么說都略顯尷尬,很明顯,這是對第一條的補充,為的是證明,至少我的午餐也不是毫無營養。然而,這卻一瞬間讓我很掃興,原本高高興興的一次購物似乎在第二條短信發出的那一刻失去了意義。
這不禁引發了我的思考。今時今日在人們心中,正確的飲食應當是“食用有機食品、吃出地方特色、吃出健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那么,一包融合了我們懷舊之情與特殊喜愛的方便面,是否已經變成了又一個“罪惡的享受”?就像是—次去快餐店的歡樂午餐那樣,一杯甜滋滋的冰淇淋,一包黃澄澄的炸薯條,這樣的美昧要_人獨享,絕不合得分給別人半點兒。對快餐的鐘愛是一種無以名狀的感覺,對泡面也是一樣的情懷。可是在講究飲食健康與飲食文化的今天,方便面難道真的已被遺忘在了無人問津的角落嗎?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打定主意,登陸Facebook,發起投票:“大家都吃方便面嗎?”
很快,人們的回復一條接一條地涌來。我發起的投票引起了網友們的極大熱情。以往也因好奇一些事情發起lBFvIutyzoeNCC0zjzwAiA==過多次投票,但這一次人們參與的積極性卻大大超乎我的想象。然而,高興之余我卻吃驚于回復之中那些直截了當的“不吃”,還有那些毫無感情的“偶爾吧”。
簡直難以置信。
這些令我心灰的回復中,就有一條來自大學時期的舍友。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們的友誼同方便面密不可分——大學時代那一個個夜晚,饑腸轆轆的兩個人常跑到便利店買幾包方便面。每每開水沖出的熱氣伴著泡面特有的香味蒸騰而出之時,泡面仿佛變成了美味珍饈。一碗下去,兩人便已飄飄欲仙,而我們的友誼也在這美味之中變得更加珍貴。
可是現在呢?曾經鐘愛方便面的一代人,難道已然沒有了激情?毫無疑問,參與投票的每個人都清楚“方便面”說的是什么:一包做起來方便、吃起來美味的面,附帶著一包小小的調味料,同面餅一起裝在泡沫塑料制成的碗或袋子里。夜晚餓醒時,盡管睡眼惺忪,連路都走不穩,但我們仍能夠伴著呲呲啦啦的聲音輕松地把泡面的包裝打開。
然而,隨后出現的許多回復都讓我眼前一亮。原來,好多朋友剛才正忙于他事而沒能顧得上參與投票。我猜,他們沒準兒是正在享受方便面的美昧而無暇分神來討論它吧!除了語氣肯定的“當然吃啦!”之外,還有許多其它對于方便面愛的表達。其中一條讓我看了從心里到胃里都是暖暖的:“三包五包的我從來不買,要買就買整箱的。”看了這樣的回復,我真想拿出手鼓敲敲打打慶祝一番。
另一個朋友唱了一首上世紀80年代一首方便面的廣告歌:
“來呀來呀吃泡面,
面條筋道味道鮮,
端起碗兒拿起勺,
美味環繞在嘴邊……”
隨著在線討論越來越激烈,我收到一些網址,登陸我喜愛的方便面品牌的網站。瀏覽當中,我忍不住再一次跑出家門,來到附近的超市,徜徉于貨架之間,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種各樣的泡面。回想起多年前第一次吃方便面的時候,沸騰的湯在鍋里嘟嘟冒泡,旁邊灶臺上灑著溢出的湯和散落的碎面渣,那場景還歷歷在目。這么多年過去,泡面的種類和口味已然數不勝數,貨架上碼放的各種方便面讓我應接不暇。
我的思緒不禁回溯到了方便面的創始人——安藤百福。被稱作“方便面之父”的安藤百福老先生是中國臺灣裔日本人。他發明方便面的靈感,來自于“二戰”后日本人對于拉面的空前熱情。當時,買到一碗拉面往往要排很長的隊,安藤便在自家后院支起了壓面機,放置了鍋和水罐,終于創造出一種可以烘干保存、遇熱水即可泡煮食用的面食產品。后來有一天,看著妻子在制作日本傳統油炸小吃“天婦羅”,安藤靈感一閃:利用閃速烘干的手法,可以讓調料的味道保留在烘干的面條之中。隨即,第一包方便面——著名的“日清始祖雞湯拉面”便在1958年誕生了。當時的方便面被看做是新鮮事物,一包的價格往往要比一碗新鮮的拉面高出好多倍。安藤所創建的日清食品公司也就此誕生。
起初的方便面只是雞肉口味。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食品生產商們愈發意識到:美昧無國界。現在,各種口味的方便面層出不窮,單拿產業內的龍頭老大日清公司來說,已經上市銷售的方便面新口味就有450種之多。
不光口味,就連面餅本身的原料也花樣繁多。現在的面餅已經不單只有黃白色、扁而圓的老樣子,傳統的白面也不再是唯一,出現了米線、紫米米線等等多種新產品。至于口味就更不必說啦——雞肉味、牛肉味、蔬菜味是最基本的,另外各種異域口味的泡面更是多種多樣,泰國冬陰功口味、印度咖喱口味、韓國泡菜口味、智利蟹肉口味,等等等等,讓人眼花繚亂。
回到我的網上投票,又有新的回復。孩子們喜歡干脆面咔呲咔呲的脆爽,頭疼做飯的懶人們則倒上開水坐等美味。還有那些喜歡烹飪新花樣的人們,會在廚房里大顯身手,把簡單的泡面發揮成為餐桌上的美昧佳肴。還有一個朋友,在帖子里的感嘆很有意思:“一碗泡面,熱氣騰騰。如果是出自媽媽或者愛人、男朋友之手,這碗面就更加包含著愛。就讓泡面的愛來得更猛烈些吧!”
隨著網上調查的開展,我受邀到一些朋友家里烹飪、品嘗泡面,還包括一場專門以泡面為主題的午餐會。在這里,我感受到的是人們對于泡面不變的鐘愛。在我身邊的是一張張期待的面龐,餐桌上的禮儀擋不住我們端起碗來大口吃面、暢快喝湯的愉悅。讓我們一起唱起來吧:“來呀來呀吃泡面,面條筋道味道鮮,端起碗兒拿起勺,美味環繞在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