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實施和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在我國企業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應用,成效斐然;政府預算管理改革則成為了當前改革進程必須跨越的突破口。大家普遍贊同這樣一種觀點:短期改革是利益博弈,中長期改革是價值博弈。公平、正義、民主、法制,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價值觀的廣泛傳播,為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進一步深化改革做好了鋪墊。價值觀的實現和外化,不可能只通過政策調整而不進行制度變革就能達到。2008年中國人均GDP突破3 000美元,開始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中國走向中等發達國家的突破口在哪里?我們需要審視和回答!2010年中國GDP總量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世界經濟大國已成不爭的事實,如何從世界經濟大國轉變為世界經濟強國,引領世界?我們更要審視和尋找答案!社會管理是否公平公正、社會凝聚力是否為政府的首選目標之一、政府行為對公民的透明度和參與度、行政管理體制能否應對社會經濟環境的挑戰、制度變革體現先進文化與價值觀的科學程度等一系列問題,均能在當前預算管理改革特別是政府預算管理改革進程中尋找到落腳點。正是在此背景下,關振宇教授及其帶領的團隊編著完成了學術專著《預算改革理論與實踐研究》一書,并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發行。
全書內容由五大部分(篇)組成。第一、二部分(篇)主要由課題研究的結項內容組成。在2006年起始開展的課題理論研究部分,以預算管理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關系為紐帶,以市場經濟運行基礎和本源為出發點,首先挖掘探討預算管理與德治和法治的內在關聯關系,提出了預算管理是和諧社會實現過程中“德治”與“法治”的融合點,德治和法治互為表里,并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反映并貫穿于社會經濟生活全過程的理論觀點;積極著手以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廣泛吸收德國思想家馬克斯·韋伯等有關非經濟因素對經濟因素“決定性”影響作用的論述,致力于提出、探索、挖掘和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讓世人矚目、創造出巨大經濟奇跡的成功經濟模式背后所應具備的文化、精神、價值觀念是什么的時代命題。通過中西合璧,即結合對中華傳統文化、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科學理論的道德隱含探索,解析得出了:“以人為本”是我們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科學發展的基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則與此相對應并伴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逐步發展成為人們的文化自覺追求,最終造就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在精神層面上的統一、凝聚和不斷升華的論斷。關振宇教授本人及其帶領的研究團隊,對有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相關預算管理問題的研究,就是以此為理論基點而把握選擇方向和展開調研的。在隨后的第二部分(篇)當中,全面涉及了宏觀層面的政府預算管理問題和微觀層面的事業以及非公共財政領域的企業單位預算管理問題,社會經濟管理工作實踐應用價值突出,涉及到的預算管理內容廣泛而深入,涵蓋了政府和企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中面臨的難點,展示了化解之道和探索求解的目標路徑。理論聯系實際、內容系統全面是其主要特點。第三—五部分(篇),重點針對我國政府預算改革的熱點問題,結合部門預算、政府會計、項目預算、預算績效考核等工作難點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圍繞權力如何在陽光下運行、信息公開透明、預算過程的民主參與和監督、促進民生與和諧預算的建設、提高政府綜合競爭力等議題,采取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地集中開展了對政府預算改革實踐進程的討論和介紹。
關振宇教授新作《預算改革理論與實踐研究》將關注的著重點放在了當前經濟政治改革的熱點與焦點問題上,是一部向每一個普通公民系統介紹現在和將來政府要做什么、怎樣做的“通俗”調研報告,同時是將調研結論轉化為個人、單位與國事相關連的現實話題的集合;是“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強烈的責任意識”全力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的最好體現。愿我們一道,以社會責任感和辛勤勞動,關注政府、單位和身邊預算管理改革的進程,不斷為推動預算管理改革與社會的進步貢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