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理論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思想指南。”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在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回答了改革開放面臨的重大而迫切的問題,也為創新理論研究打開了巨大的空間。在這樣“昭昭如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尚書大傳》)的精神旗幟和思想指南引領下,中國的改革實踐、理論發展都進入了全新的時代。同年,《人民論壇》這樣一本思想理論期刊應運而生。
20年過去了。南方談話精神歷久彌新,中國已經歷了滄桑巨變。《人民論壇》也已由最初的一本月刊發展為包括人民論壇雜志、三個網站(人民論壇網、第一政論網、中國縣域科學發展網)、民智市場調查有限公司、理論研究中心和論壇會議、系列圖書出版等多種業態形式構成的思想理論綜合傳播平臺。時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的胡喬木同志曾為《人民論壇》題詞寄語:“探討中國人民前進道路上的問題”。時代的不斷發展和改革開放偉大實踐,要求我們及時對中國發展經驗作出科學概括和論述。在20年的辦刊歷程中,我們也一直有著這樣的理想,以最精致的學術方法論述最有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的問題。現在,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人民論壇雜志社主辦的《學術前沿》問世了。
二
這是一本全新的高端學術期刊,其定位是:對重大現實問題的學術分析。所謂重大,即在中國改革發展實踐中長期存在、觸及根本、關乎全局的議題;所謂現實問題,即中央關心、民眾關注,極富現實針對性,亟待給出對策、抓緊解決的問題。所謂學術分析,即以精確嚴整的學術范式,對這些重大、緊要的問題進行探討,以求在規律層面進行把握。我們將以“二十四個重大問題研究”的形式,每年二十四期,每期對一個重大現實問題進行集中研究和闡析,以理性的視角和開闊的視域,真正為讀者展現社會發展的前沿、學術研究的前沿。
此外,這本刊物還將設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成果發布、調查研究、公共治理、中國戰略、政黨政治、學術大視野、政治評論等欄目,力爭囊括我國政治、經濟、法律、社會領域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廣泛深入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確引領社會思潮,體現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前沿水準。
三
為什么要辦這樣一本以“重大現實問題的學術分析”為定位和使命的刊物?
這首先基于總結和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歷史性需要。實踐的突破帶動理論的突破,理論的創新引領實踐的創新,兩者緊密聯系,相互促進。中國“在較短時期內實現幾億人擺脫貧困、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快速提升、成為推動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的成功經驗”亟需總結,與此相應的一系列深層次思想理論問題亟需回答,這就要求我們超越功利、浮躁的一般傳播模式,跳出一般學術研究微觀、具體的視角和小眾化的論說模式,以對重大現實問題的分析和論述,不斷為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出新貢獻。
這代表一種新的學術期刊運營模式和發展理念。傳統學術期刊專業性強、讀者面窄、發行量小,運營渠道封閉,這種自說自話的“封閉與矜持”,不僅無法成為學術層次的象征,而且越來越與“動態的大眾社會(Dynamic mass society)”發展趨勢背道而馳。《學術前沿》呈現的,將是面向大眾、面向現實的學術,關注社會進程、關注時代發展的理論,開放式研究、多業態融合的運營模式與發展理念。
這蘊含著我們對復興中國學術、重建中國話語體系的不懈追求。當今世界大國之間的競爭,思想理論是重要武器。零碎而膚淺的理論觀點不可能支撐強大的話語能力。一個理論上強大的國家,首先需要對自身有深刻的認識,對于如此恢宏、如此獨特的中國實踐和中國經驗,如何解釋?這是一種歷史性的需要。因此,復興中國學術,“創建符合中國實際、帶有中國主體性的學術和理論/概念,……對現實越來越積極的關懷”(黃宗智,《我們要做什么樣的學術?》),已成時代議題,也是這本新刊的使命和追求。
四
辦好這本新刊,我們充滿信心。
這種信心,來源于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光輝成就。正因為有了“中華民族在人類文明史上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超越西方社會變革和生產力發展經驗的另一種嶄新價值才是可以追尋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術話語體系才是可以實現的,中國學術研究的復興和強大才是可以期待的,我們做這樣一本全新學術期刊的前景才是可以憧憬的。
這種信心,來源于人民論壇長期以來為打造更具價值觀點產品所做的艱苦努力和深入探索。“全部科學的價值……應當是:從學術工作中得出的結論,有重要的知識價值。”(馬克思·韋伯,《學術與政治》)20年來,做更具價值的觀點產品,是人民論壇雜志社一貫為之“苦其心志”的目標。圍繞這個目標,我們不斷轉變發展思路、豐富業態形式、提高理論水平、改善運營管理模式——一個已經初具期刊集團雛形的人民論壇思想理論綜合傳播平臺和觀點產品的完整“流水線”,為我們做好這本新刊提供了大量的可借鑒經驗。
五
“思之愈深,行之愈遠”,這是人民日報社前社長邵華澤同志對《學術前沿》的寄語和希望。深思、遠行,將是我們和廣大讀者共同的使命。我們力爭營造一個冷靜、理性、從容的沉思空間,以高質量的議題設置,引發讀者更多、更深入的思考。我們深信,智慧,就在讀者的目光里。
在忠于黨的事業、捍衛國家利益的原則下,我們將不回避任何重大問題、敏感問題,在學術思想的天空里,不應有人為預設的“禁飛區”。我們將竭盡所能,為讀者奉上“大學者,大文章,大議題”,以精良的學術方法展現一個“真實的世界”,永不停止對共識的追尋、對意義的探索。
真正的思想,是為人們所渴求的,而“道心惟微,圣謨卓絕,墻宇重峻,而吐納自深”(《文心雕龍·宗經第三》),博大精深的學術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我們的認知水準和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局限我們”,對思想的不懈追求又“揚棄我們的局限性”,但作為編者,我們的能力和水平終究有限。故此,更加由衷地感謝作者的智慧、思想、辛勞和厚愛,更加殷切地希望讀者和公眾對本刊提出批評、意見和建議,這將是《學術前沿》最大的欣慰和榮幸,將成為我們克服困難、竭盡所能辦好這本新刊的最大動力。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