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1月20日,奧巴馬總統入主白宮以來,美國對于亞太地區的重視程度明顯上升。就在這一年,奧巴馬政府提出了“重返亞洲”的口號。
2011年底,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對亞太地區進行了密集的訪問,發表了一系列講話。克林頓國務卿明確指出:“亞太地區將是美國今后外交戰略的重心”,“21世紀將是美國的太平洋世紀”。2011年11月19日,奧巴馬總統出席了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東亞峰會。美國總統出席東亞峰會,這還是第一次。今年1月5日,美國發表了新軍事戰略報告,進一步顯示了要把戰略重點轉向亞太地區的意圖。
美國的上述行動,引起了國際輿論廣泛的重視。美國和國際輿論紛紛認為,美國的戰略重點正在向亞太地區轉移,其矛頭是針對中國的。有的國際問題評論家十分悲觀,甚至斷言:中美關系正在惡化,“共贏的世界結束了!”
如何看待美國戰略重點東移?這是擺在中國、亞洲和世界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值得我們重視和思考,我們需要有一個清醒、客觀的認識。
首先,我們應當看到,美國戰略重點東移是必然的。美國的戰略重點是追隨國際關系重心所在地的。上個世紀國際關系的重心在大西洋。二戰后,世界所經歷的四十多年冷戰,美蘇爭霸的重點在歐洲,美國的戰略重點在大西洋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從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以來,國際關系中出現了一個影響深遠的大潮流,這就是國際關系的重心正在從大西洋轉向太平洋。這是400年來國際關系當中最大的變化。導致重心轉移的根本原因,是亞洲在崛起。美國戰略重點當然要追隨國際關系這個大趨勢。
其次,美國戰略重點東移尚處在初期階段。之所以這樣說,那是因為國際關系的重心從大西洋轉向太平洋這個過程遠遠沒有完成。2010年,全球GDP總量為63萬億美元,北美和歐洲加在一起超過33萬億美元,占到全球GDP的一半以上,而東亞13國加在一起才15萬億美元,僅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然而,東亞地區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區。今后30年,這個地區再加上南亞,其經濟總量將會占到全球的50%以上。當然,國際關系重心的轉移,不只是經濟的,還涉及到其他方面。亞洲的崛起,說到底是亞洲文明的復興。國際關系的重心要完全轉移到亞太地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三,今天的世界和20世紀的世界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時代已經從戰爭與革命的時代,進入了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美國作為當前唯一的超級大國,戰略重心的轉移所帶來的結果,必定和舊時代不一樣,并具有鮮明的、今天時代的特點。
在戰爭與革命時代,游戲規則就是你輸我贏,你敗我勝,你死我活。而今天,在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世界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各國的相互依存度達到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正如胡錦濤主席所指出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二是人類所面臨的共同挑戰,諸如氣候變化、恐怖主義、跨國犯罪、流行疾病,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單獨應對,只有聯合起來,人類才能生存下去。
在上述時代的背景下,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其戰略重點轉移,究竟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不僅美國有發言權,美國戰略重點移向的國家、地區和人民也有發言權。美國戰略重點轉移的結果,不僅取決于美國,而且也取決于這些國家的政府和人民。
我們在觀察美國戰略東移的時候,切忌用老眼光來看,以為轉移的結果必定會造成中美之間的對抗,或者導致一場新冷戰的爆發。當然,這種危險是存在的,關鍵是我們中國人、我們亞洲人如何應對。
歷史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總會是走向進步的,世界總會是走向光明的。中美關系,從總的發展趨勢看,也是如此。盡管中美之間有摩擦、有爭斗、有較量,但是中美關系幾十年發展史告訴我們,中美關系是在不斷前進,而不是在倒退;中美之間的合作是在不斷加強,而不是在不斷削弱。中美兩國人民是一定會友好的,中美兩國的關系是會繼續向前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