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秘魯,黃仲儒所生產的Calimod皮鞋是最受歡迎的品牌之一,以質量好、款式時髦著稱。“我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坐在沙發上,75歲的黃仲儒神采奕奕,對記者談起他在秘魯的創業史。
“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
1957年,21歲的黃仲儒帶著100美元從廣東來到秘魯,跟著爸爸在糖廠做工。“那時候生活條件很不好,甚至沒有熱水洗澡。”黃仲儒說,“我看很多中國人在這里成功創業,我想我也可以!”
在糖廠工作3年之后,黃仲儒來到了位于卡亞俄的一家皮鞋店做銷售員。雖然工資很低,但是有銷售提成。聰明的黃仲儒想了很多銷售策略,比如降低價格增加客源、搞推廣活動等等,很快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皮鞋店的生意十分紅火,通過提成,他3年內賺了1萬美元。“這是我在秘魯的第一桶金。”黃仲儒興奮地說。
黃仲儒遠不滿足于做銷售員。他發現秘魯生產的皮鞋遠不如意大利、法國生產的皮鞋柔軟。“那我為什么不能在秘魯生產柔軟的皮鞋呢?”
1964年,黃仲儒開了自己的皮鞋作坊。他親自挑選柔軟優良的皮料,并聘請了優秀的做鞋師傅,從挑選材料、設計、制作到銷售,所有事情親力親為。
因為是新牌子,黃仲儒到鞋店推銷時常被拒絕。他不灰心,很快改變了策略。每個星期,他都帶著微笑和小禮物登門拜訪這些鞋店。漸漸地,許多老板被黃仲儒的真誠感動,并且發現皮鞋質量真的不錯。于是,黃仲儒生產皮鞋的銷售市場越來越大。
一年之后,皮鞋銷量從剛開張時的5雙發展到180雙,這給了黃仲儒極大的信心。第二年,他購買了專業機器,皮鞋的生產量達到每天300雙。皮鞋訂單量也從5打發展到10打、20打,并且呈持續增長的勢頭。良好的質量、新潮的款式,黃仲儒生產的皮鞋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工人就像我的孩子一樣”
黃仲儒的皮鞋品牌叫做Calimod,取的是calidad(優質)和moderno(時髦)的合意,在秘魯是最受歡迎的皮鞋品牌之一。陪記者同去采訪的翻譯發現,自己腳上穿的鞋子也是Calimod牌子的,“確實很舒服”。
“我從小就有這個決心,做什么都一定要做到最好,有夢想就一定要實現。”黃仲儒的臉上展露出滿滿的信心,并且把這句話重復了幾次。“意大利生產的皮鞋是全世界最好的,所以我就要向它學習。”黃仲儒說。直到現在,他依然親自挑選制鞋材料。
目前制鞋工廠聘請的400多名工人都是秘魯當地人。“工人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我經常聽聽他們的意見。”黃仲儒說。有的工人生病了,但是不在醫療保險范圍之內,黃仲儒就自己出錢給工人治病。同時,他倡導工人組織30人左右的互助會,每人每周拿出100索爾,進行抽簽。抽中的那個人可以得到這周互助會所籌集的錢,購買需要的東西或者進行投資。“這樣可以解決工人的燃眉之急,也能增加凝聚力。”黃仲儒說。除此之外,每年工廠都會派工人去意大利學習先進的制鞋技術。
這么多年來,黃仲儒的皮鞋廠沒有發生一起勞資糾紛,這在秘魯是十分罕見的。“有了良好的工資收入和福利待遇,工人自然不會對你有抱怨。”
“喜歡秘魯人的真誠”
黃仲儒坦言自己很喜歡秘魯,他已經加入了秘魯國籍。“這里氣候很好,水果很多。更重要的是,我喜歡秘魯人的真誠。”
他回憶剛來秘魯時,有一天經過一個海鮮攤,想吃卻沒帶錢。老板對他說:“你先來吃吧,下次再給我錢。”他有些猶豫,老板微笑著說:“你是中國人,我相信你是講信用的,先拿去吃吧!”這段經歷讓黃仲儒很受感動。“秘魯人很真誠,他們很尊重中國人,我已經把秘魯當成了我的家。”
周末,黃仲儒喜歡和朋友們聚會聊天。秘魯人沒有理財的習慣,黃仲儒經常建議朋友要適當進行儲蓄和投資。他常用自己的經歷鼓勵朋友們,“剛來秘魯的時候,我沒有錢,也不會說西語,經過努力現在我的事業發展得不錯。秘魯是你們的家鄉,你們又有那么多親戚朋友,憑你們的努力也一定會取得成功!”
目前,黃仲儒的企業還代理巴西和中國的17個品牌的鞋子,皮鞋還出口到美國。現在,他將所有管理工作移交了公司雇員,但是每天早上他都會到這個付出了諸多心血的工廠看看。“希望它越來越好吧!”黃仲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