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偉,1958年生于北京。少年時期受北京畫院油畫家張文新先生和首都師范大學油畫系主任丁慈康教授的藝術熏陶開始習畫。先后畢業于北京工業大學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1995年獲北京市美展銀獎,作品被北京市政府收藏。參加聯展多次,多幅作品被韓、日及國內人士收藏。是新中國成立后全面表現紅色故都——瑞金革命遺址風貌的第一位油畫家。《艱難歲月》被國家一級博物館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收藏。《父親的收藏品》曾入選全國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年美術作品展。現為中國未來研究會油畫院常務院士、北京油畫學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水彩畫學會會員。
盧偉個性內斂溫良,待人含蓄謙和,從不夸夸其談、慷慨激昂地亂發宏議,宣揚些大而無當的畫論。人們常說文如其人,其實畫亦如其人。他那累墻盈室的作品中透出來的是一種腳踏實地的創新精神。從內容到形式,從有形的畫面形象到無形的畫外功夫,沒有絲毫的矯揉、茍且與急功近利的痕跡。尤其是西部題材的作品,其人物畫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瞬間情態,構圖巧妙、形神兼備、氣完韻足。其風景畫氤氳郁秀、源清本正、四時不同,貫之以濃稠樸實的情感,厚實爽利的筆觸,滌盡了冒膺榮命輩的虛聲浪跡,盡現了西部壯闊的沉重與藝術家的使命良心。
有人說:“自覺地選擇是人的潛能的最好發揮。”作為一個地道的北京人,滿目繁華,盧偉卻以癡頑般的執著與倔強,長年沉迷于山間林壑之中,徘徊于溪渚流水之畔。觀山的厚重不遷以養性,看水的周流無滯以寬心,憑著過人的雕塑功底,通過獨標一格的盧氏油畫、水粉畫所特有的色彩、明暗、線條、肌理、筆觸、質感、光感、空間、構圖……向神圣無垠的大自然致敬,表現曾經的“老少邊窮”地區蓬勃向上的明媚和萬象更新的生機,寄托高出同儕的人格與懷抱。
可以說,成功的藝術家大多別無二致——根子在其學真行實。盧偉不遺余力地全方位吸收傳統和現代的營養,把握筆觸的奧妙變化與傳統藝術精神,各得其妙。既遵循著質性自然、主靜去欲、無俗不塵的傳統文人生活方式,在藝術創作上又能專攻西方繪畫藝術之長,融會貫通,善于取舍,數畫每變,不拘一格地進行提煉、探索、再創造,彰顯個性面貌、審美意趣和時代感。因此,他的作品往往能擺脫桎梏,破繭而出。他的筆下人與物、景與勢皆執著于藝術創作的唯美使命,不乏詩意化意境的開拓,大作大而不空,內容飽滿且鮮活生靈、了無媚態,盈尺小品亦能見其大處,令人視覺延伸至無窮盡處。
有道是“清暉娛客久,佳境引人徐。”不覺間與盧偉清談已久。盧偉的為人為藝之跡帶來的啟迪卻可堪回味。相信無羈高名大譽之累,不諳炒作貪競之鄙的盧偉,其剛毅勤謹的藝術之路必有新的不可估量的精進。
編輯/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