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每到天冷就容易皮膚發癢,尤其是年齡大的人更容易皮膚癢。大張就因為皮膚癢常去泡澡、桑拿,可皮膚科醫生說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雖然當時會覺得舒服一點,過后瘙癢會更嚴重,這是什么原因呢?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皮膚上有一層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物共同組成的天然薄膜防止皮膚水分蒸發,而冬季皮膚血管收縮,局部血液循環降低,皮脂和汗腺分泌較少,不能形成一層保護膜,皮膚干燥便容易發癢、發炎,表現的特征是皮膚表面出現干燥、脫屑、粗糙、龜裂、瘙癢、紅腫,甚至破皮、結痂、感染等嚴重情形亦常見。
冬季癢癥常出現在干性膚質者,或干性皮膚疾病(如魚鱗癬、異位性皮膚炎等)患者中;老年人因皮脂腺及汗腺的活性隨年歲增加而萎縮,也更容易出現冬季皮膚癢。
對待冬季皮膚瘙癢的錯誤做法
常有人對皮膚癢采用錯誤的做法使皮膚癢變得更加嚴重。
有些人因皮膚癢而增加洗澡次數,過多使用肥皂等清潔用品,使勁搓洗皮膚,并把水溫調得過高,還喜歡泡澡,說燙一點止癢會舒服一些,但這樣做不但把皮膚表面的天然皮脂層破壞了,而且刺激了角質基底層,使角質層不正常增生,使皮膚變得更粗糙、皮屑脫得更多,皮膚失去了水分及油脂,冬季癢的癥狀就更加嚴重;水泡后皮膚似乎就不癢了,但這其實是熱水促進血液循環所帶來的錯覺,熱水會洗掉皮膚表面的皮脂膜,泡過熱水澡后,一遇到干冷的空氣,角質層變回又粗又硬的狀態,更加會發癢。
也有些人因癢而不斷搔抓,腿上、身上都是抓痕,這不但不起作用,反而增加了皮膚損害,使皮膚干燥、角化,甚至引起皮膚發炎,皮膚癢就會更厲害。
了解了冬季皮膚癢的原因,就應該知道,切不可貪一時止癢之快而粗魯對待自己的皮膚。
防治冬季皮膚瘙癢要注意什么
冬天氣溫較低、出汗量少,沐浴的次數應減少,洗澡的方式以淋浴為佳,水溫避免過高。
少用肥皂等清潔用品,洗澡時盡量選擇中性、質地溫和的乳霜沐浴乳或香皂。非中性的清潔用品容易帶走皮膚上的皮脂,使皮膚更干燥易癢。
洗澡后由于熱水及清潔劑多少會帶走一些皮膚的保濕成分,可立即涂抹具保濕作用的乳液,讓皮膚覆蓋一層薄薄的油脂,減少水分的蒸發,保濕效果將更為良好。
衣著方面,內衣以寬松的棉制品為佳,毛衣、化纖類衣物宜穿在棉制品外,避免刺激皮膚。
多喝水可補充身體水分,飲食要清淡,避免辛辣、油膩、咖啡、酒等刺激性飲食。可多吃些水果和胡蘿卜等蔬菜,適當服用維生素A和維生素B等藥物。
使用空調、電暖器會降低空氣濕度,可在室內放置一盆水,以提高空氣的含水量,也可幫助保持皮膚的濕潤。如能做到以上幾點,冬季癢疹就會減少或消失。如果仍不能控制,癢得厲害就應找皮膚科醫師診治。
編輯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