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拉格和好朋友谷拉拉、麥格格一起逛街。
2.古拉格看中一雙970元的鞋子,可是他一分錢也沒帶。
3.古拉格向谷拉拉借了500元錢,又向麥格格借了500元錢,買下了那雙970元的鞋。
4.剩下的30元,古拉格還谷拉拉10元,還麥格格10元,自己剩下10元。
5.古拉格在公車上計算:欠谷拉拉500-10=490(元),欠麥格格500-10=490(元),490+490=980(元),加上自己的10元,等于990元。
6.古拉格百思不得其解:還有10元錢哪里去了?
古拉格想破腦袋也想不通,問題出在哪里?消失的10元錢到哪里去了?
我們暫且不管這10元錢,先從其他角度分析一下古拉格的賬目到底有沒有問題。
一、古拉格借了1000元錢,他花了970元買鞋,還了谷拉拉10元,又還了麥格格10元,自己剩下10元,列式得:970+10+10+10=1000(元)。沒有問題!
二、古拉格借了1000元,最后剩下10元,那他總共支出了1000-10=990(元)。這部分支出包括買鞋的970元、還谷拉拉的10元、還麥格格的10元。沒有問題!
三、古拉格向谷拉拉和麥格格分別借了500元,然后又各還了10元,實際上他向他們各借了490元,490+490=980(元)。古拉格用970元買了鞋,自己還剩下10元,970+10=980(元),剛剛好。沒有問題!
文中古拉格的思考角度和計算方法都偷換了概念,如果換成這樣思考就正確了:欠谷拉拉500-10=490(元),欠麥格格500-10=490(元),490+490=980(元),自己手里的10元+買鞋的970元=980元,正好等于欠債的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