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耳朵的發育歷程
胎兒的生長發育過程充滿了神奇,胎寶寶每天都在生長變化,頭一個月新生命的成長比任何時期都快,小耳朵自第二個月也悄悄地開始生長了。
胎兒耳朵發育開始于頭部外胚層的耳板,負責聽聲音的耳蝸生長得更快,其中最重要的聽神經從胎齡第6周即開始逐漸發育。而聽力感受器稍稍晚一點點,從妊娠第8周開始發育,第10周就初具雛形,第20周長得與我們大人一樣的大小了。
胎兒小耳朵長好了,可胎寶寶什么時候可以聽到聲音呢?妊娠第11~14周聽力細胞發育基本完成。第15~20周開始有聽覺,至25周感受聲音的基本能力幾乎接近爸爸媽媽了。但是,由于這時胎兒聽覺神經中樞與傳音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所以寶寶對外面世界的聲音感知較少。到了28周時,胎兒的各項功能特別是傳音系統已充分發育,這個時候,胎兒終于具備聽到聲音的所有條件了,這也是我們做胎教的理論基礎。
出生不久的嬰兒,有時候出現哭鬧不安,如果媽媽把嬰兒抱在左胸前,嬰兒會很快靜下來,安然入睡;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寶寶在母親體內時,就已習慣了媽媽心臟的搏動,出生后,嬰兒的耳朵貼近母親的左胸脯(即心臟的位置),這種聲音和搏動,把嬰兒帶回昔日寧靜的日子和安全的環境中,這種早已體驗過的安全感是任何優美的催眠曲都無法比擬的。
新生兒從媽媽的子宮出來能夠順利地適應新環境,從咿呀學語到順暢地與人交流,這雙小耳朵可謂功不可沒。前面我們已經了解到在懷孕的第28周時,胎兒的耳朵已經形成并具有聽力。
出生后小寶貝聽力發育8個階段
聽覺察知:是指人耳對聲音反應的本能。出生即存在的聽力。
聽覺注意:指有意識地去聽。滿月的寶寶就存在這個現象了。
聽覺定向:是指辨別聲源的方向。2~3月的寶寶具備了這個能力,聽到聲音就會自己轉動小腦袋去找聲來源了。
聽覺識別:可以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如說話聲、關門聲、搖鈴聲等。
聽覺記憶:是指在聽覺識別的基礎上對聲音信號及其含義的同時記憶。
聽覺選擇:是在不同的聲音里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聲音。如在嘈雜的環境里辨別媽媽的聲音。
聽覺反饋:是指幼兒發音說話時自我調整的過程,這樣便于模仿說話的語音、語調,使聲音更接近自然。
聽覺概念:對聲音信號本質的認識,既能聽到聲音又能聽懂聲音。
從寶寶天生就可以聽到聲音到能夠聽明白聲音的含義,這8個階段互相聯系、互相依存、循序漸進,大約2歲時完成。
生活中與耳朵有關的點滴小事
●選對玩具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可愛的小寶寶誕生了!親朋好友都特別喜歡給寶寶買玩具,玩具是小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恰到好處的使用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促進孩子視覺、聽覺、知覺、語言、動作技能和技巧的發展。
像能發出聲音的小搖鈴、撥浪鼓、八音盒、風鈴等,可以幫助我們訓練寶寶聽聲音的靈敏度。只要玩具的聲音悅耳動聽、響度適當,控制好發聲玩具使用的時間和頻率,每次使用別超過15分鐘,用小搖鈴之類的發聲玩具逗寶寶一般不會影響他的聽力。
●游泳時小耳朵別進水 如今寶寶游泳已成為時尚。醫學研究也證實及早與水接觸的嬰兒發育良好,體格健壯,頭腦聰明。不過當孩子和水親密接觸時,一定要注意體位以免耳朵進水。 平常給寶寶洗頭洗澡時,特別注意:拇指和中指從耳后向前按,拇指按住外側耳廓,中指按住內側耳廓并貼向成人身體,堵住雙外耳道,就可以防止嬰兒耳朵進水了。萬一孩子耳朵進水了,也不必驚慌失措,把寶寶的頭部歪向有積水的一側耳朵,用同側手向后牽拉耳廓,把耳道扯直,水就會流出來。
●耳垢不能隨便掏 有時候我們無意中發現寶寶耳道里好多耳垢,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耳道皮膚分泌的一種淡黃色粘稠液體,稱耵聹,俗稱耳屎。這種物質有的遇空氣干燥后呈薄片狀,有的總是黏黏的如粘稠的油脂,無論是干還是黏的,都是正常的一種形態,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沒有什么妨礙。耳垢平時“藏”在外耳道內,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粘附外來物質(如灰塵、小飛蟲等)的作用。一般正常情況下耵聹可借咀嚼、吸吮、張口等下頜運動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媽媽們盡量別給寶寶掏耳朵。寶寶耳朵發炎時,耳垢才會過度旺盛分泌,這時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了。
●防止異物進入耳道 小寶寶生性活潑好動,有時候對自己的身體還特別好奇,經常有孩子把吃的、玩的小物件如豆豆、珠花、紐扣等等塞到耳朵里了,有時候小蟲子、蚊子也可能飛進耳洞里。一旦外耳道有異物進入時,父母一定要安撫寶寶,保持鎮靜別慌張。若為昆蟲進入時,可先在家里滴入香油或酒精使昆蟲癱瘓、死亡,然后小心用夾子取出。如為豆類、花生仁等類圓形異物進入時,不可用挖耳匙、耳鑷等工具,那樣容易將異物推入深處。特別是尖銳的異物進入時,切忌自己強行挖取以免傷害耳膜。最安全可靠的方法還是帶寶寶到醫院請醫生幫忙取出異物。
溫馨提醒
媽媽養育寶寶的過程中,萬一幼兒有回奶狀況,盡量在奶水流入嬰兒耳朵前擦凈;減少生活中的噪音,讓嬰兒遠離娛樂或者放爆竹等超高分貝的場所;預防感冒防止中耳炎;孩子生病謹慎用藥、避免毒害聽力。
由于孩子年齡小,缺乏表述力,早期聽力障礙需要靠媽媽的細心觀察。如果發現寶寶有這些信號就要檢查聽力了:
◆呼喚孩子時,孩子無反應或反應遲鈍。
◆寶寶對聲源的位置判別能力差;例如喊他時,他不能準確地把頭或身子轉向呼喚人的位置。
◆寶寶學語言延遲,并且發音不準確,講話含糊不清,韻母音很重。
◆寶寶與別人聊天時,喜歡眼睛緊盯著說話人的嘴,這是耳聾之人特有的一種“讀唇”的表現。
◆與寶寶交談時,孩子常常問“什么”,甚至表現出表情漠然的樣子。
◆看電視或聽收音機時,喜歡將電視機和收音機的聲音開得很